书城哲学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17226400000008

第8章 述而第七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①。”

【注释】

①窃:私下,私自。老彭:人名,商代的贤大夫。

【译文】

孔子说:“只传述旧作,不进行创新,相信而且喜爱古文化,我私下把自己和老彭相比。”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何有于我哉③?”

【注释】

①默:不出声,不说话。识(zhì):记住。②诲(huì):教导。倦:倦怠,疲倦。③“何有于我哉”:即“于我有何哉”,意思是,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译文】

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注释】

①徙(xǐ):迁移。

【译文】

孔子说:“品德不加以修养,学问不勤于研究,听到符合道义的事,不能竭力去做,自己有缺点不能勇于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的啊!”

【原文】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①。

【注释】

①燕居:闲暇无事的时候。申申:舒展齐整。夭夭(yāo):轻松舒畅。

【译文】

孔子在家闲居时,看上去一副舒展整洁、轻松和畅的样子。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么严重呀!我有很长时间没有再梦见周公了。”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①。”

【注释】

①艺:指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写字)、数(算术)六种技艺,这是上古时代贵族阶级教育、培养子弟的内容。

【译文】

孔子说:“志向在‘道’上,执守在‘德’上,依据在‘仁’上,游娱在‘艺’上。”

【原文】

子曰:“自行束惰以上①,吾未尝无诲焉。”

【注释】

①束脩(xiū):脩即干肉,又叫脯。束脩即十条干肉,是古代作为初次见面的薄礼。

【译文】

孔子说:“只要是带着薄礼来求见我的,我从来没有不给予教诲的。”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①,不悱不发②。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③。”

【注释】

①愤:思考问题时有疑难想不通的样子。②悱(fěi):想说却不能清楚地说出来的样子。发:启发。③隅(yú):角落。反:推及,类推。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个明白而又不能弄明白的时候,我不去点拨他;不到他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我不去启发他。教给他某一方面,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几方面的,我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原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吊丧这一天哭泣过,那他在这一天里就不唱歌了。

【原文】十一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①。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①暴虎:徒手与老虎搏斗。冯(píng)河:不用船只徒步过河。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有用我的,就实行我的主张;不用我,就将它收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

子路说:“如果您去率领军队指挥作战,找谁与您共事?”

孔子说:“空手与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而死了也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与他共事的。与我共事的必须是临事能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取得成功的人。”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①,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①执鞭之士:拿着鞭子为大官开路的低等差役。

【译文】

孔子说:“假使财富是可以求得的话,即使是做下等差役,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能求得,那么我还是干自己喜欢的事。”

【原文】

子之所慎:齐①、战、疾。

【注释】

①齐:同斋;古代祭祀前,一定要穿整洁衣服,戒除嗜欲,如不饮酒、不吃荤等,以示虔诚,这一过程称斋或斋戒。

【译文】

孔子小心谨慎对待的事有三件:一是斋戒,二是战争,三是疾病。

【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于是说:“没想到《韶》乐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啊!”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①?”子贡曰:“诺②,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①为:帮助。卫君:卫出公蒯辄(kuǎizhé),他是卫灵公的孙子,太子蒯聩(kuì)的儿子,蒯聩因得罪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而逃亡晋国。灵公死,辄立为国君。晋国故意把蒯聩送回卫国和辄争夺君位以达到乘机侵略卫国的目的。蒯辄父子争夺君位与伯夷、叔齐互相谦让君位正好相反。子贡以此提问,探知孔子对卫出公辄的态度。②诺(nuò):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译文】

冉有对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君吗?”子贡说:“嗯,我要去问问他。”

子贡进去问孔子说:“伯夷、叔齐是怎样的人呢?”孔子回答说:“他们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他们互让君位而出逃,心里有怨恨吗?”孔子回答说:“他们一心谋求仁德而又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

子贡出来后,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原文】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曲肱而枕之②,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①饭:吃,作动词。疏食:粗糙的饭食。②曲:弯曲。肱(gōng):胳膊。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臂膊当枕头枕,乐趣也就在这里面了。用不符合道义的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上的浮云似的。”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①,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①《易》:书名,又叫《易经》,古代占卜用书。

【译文】

孔子说:“增加我的寿命,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学习《易》,就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①。

【注释】

①雅言:古代以周王朝京都地区的语音为标准的话,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孔子平常用鲁地方言说话,读《诗》、《书》和赞礼时就用雅言。《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三百零五首诗歌。《书》又名《尚书》,主要记录上古帝王的言论。

【译文】

孔子有用雅言的时候,读《诗经》、《尚书》和赞礼时,都用雅言。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①,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

【注释】

①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封地在叶(shè)城,所以称叶公。②云尔:如此而已。

【译文】

叶公向子路打听孔子是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知该如何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啊,发愤用功得把吃饭忘了,心里高兴时把忧愁忘了,连自己快要衰老了也不知道,这样说就行了。”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是我喜爱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寻求来的啊!”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叛乱、鬼神这四样事情。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用他们身上的缺点,来检查自己并加以改正。”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①!”

【注释】

①桓魋(tuí):宋国的司马向魋,由于是宋桓公的后代,所以称桓魋。据《史记》记载,孔子离开卫国去曹国经过宋国时,桓魋想加害于孔子,孔子于是说了这句话。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这些品德赋予了我,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①?吾无隐乎尔②。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①二三子:诸位,几个人,孔子在此指的是他的弟子。隐:隐藏。②乎:相当于“于”,对。

【译文】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认为我会有什么对你们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什么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不对你们公开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原文】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导学生:典籍文献、道德实践、对人忠诚、讲究信用。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①,斯可矣。亡而为有②,虚而为盈③,约而为泰④,难乎有恒矣。”

【注释】

①恒:恒心,此指保持好操守。②亡:通“无”,没有。“亡而为有”:没有却装着有。③盈(yíng):充满。“虚而为盈”:本来空虚却装着充足。④约:穷困。泰:宽裕,富足。“约而为泰”:本来穷困却装着富足。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能够看到的了;能够看到君子,这也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是不能够看到的了;能够看到有一定操守的人就行了。没有却装着有,空虚却装着充实,本来穷困却要装出富足,这样就难以保持好的操守了。”

【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①。

【注释】

①纲:鱼网上的总绳,代指鱼网。弋(yì):用带绳子的箭射。宿:已经归巢歇宿的鸟。

【译文】

孔子只钓鱼,却不用大网捕鱼;孔子射鸟,却不射栖息在巢中的鸟。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①,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②,知之次也③。”

【注释】

①盖:大概,副词。②识(zhì):记住。③次:差一等,次一等。

【译文】

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知却凭空创造的事情,我却没有这样的事。多听各种见解,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学习,多看各种事情牢记在心里,这样学得的知识只次于生来就知道的知识。”

【原文】

互乡难与言①,童子见,门人惑②。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③!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④。”

【注释】

①互乡:地名,这里的人惯于做坏事,不大讲道理。②惑:疑惑。③与:赞许。唯:语首助词。甚:过分。④保:此有抓住的意思。往:从前,过去。

【译文】

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于跟他们交谈,一个互乡的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疑惑。孔子说:“我只赞许他的进步,而不赞许他的退步,这样做有哪点过分呢!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抓住不放。”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难道仁德距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会到来。”

【原文】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①?”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②,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③?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④。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⑤,人必知之。”

【注释】

①陈司败:陈,陈国。司败,官名,即司寇,主管司法的官。昭公:鲁昭(zhāo)公,鲁国国君。②巫马期:人名,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进:前进,此指走上前。③党:袒护,偏袒。④取:通“娶”。鲁国的国君娶了吴国女子做妻子。“为同姓”:鲁国是周公的后代,姓姬;吴国是太伯的后代,也姓姬。吴孟子:鲁昭公的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通常是其所生长的国名加她的本姓。鲁娶于吴,所以应称作吴姬,但周朝的礼法是“同姓不婚”,为了掩盖真相,就改称吴孟子。⑤苟(gǒu):假如,如果。

【译文】

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吗?”孔子说:“他知礼。”

孔子走出去后,陈司败作揖请巫马期走近自己,说:“我听说君子不袒护别人,难道孔子还会袒护别人吗?鲁君从吴国娶了位夫人,那是同姓的,称她叫吴孟子。鲁君如果算得上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

巫马期将这句话告诉给了孔子。孔子说:“我孔丘真幸运,如果有错误,别人一定会指出来,让我知道。”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①。

【注释】

①反:反复,重复。和(hè):跟着唱。

【译文】

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一定让他再唱,然后再跟着他唱。

【原文】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①。躬行君子②,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

①莫:表示揣测的语气,大约、大概之意。②躬行:身体力行。

【译文】

孔子说:“从文化知识方面来说,我大概与别人差不多。在身体力行方面做君子,那我就还没有达到。”

【原文】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谈到圣与仁,那我哪里敢当!我不过是在学问上不厌烦,教导别人上不倦怠,就只算得上这些罢了。”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学生的学不到的呀。”

【原文】

子疾病①,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②’”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

①疾:生病。病:重病,此指病情加重。②《诔》(lěi):此指祈祷的文章。祇(qí):地神。

【译文】

孔子病情加重,子路请求祈祷。孔子问道:“有这回事吗?”子路说:“有这回事,《诔》文上写道:‘替你向天神地神祷告。”孔子说:“我早就祈祷过了。”

【原文】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①。”

【注释】

①孙:通“逊”。固:固陋。与其……宁……,表选择关系。

【译文】

孔子说:“奢侈就显得骄纵,节俭就显得固陋,与其骄纵,宁可固陋。”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①。”

【注释】

①坦:平。荡荡:宽广的样子。长:常。戚戚:忧愁、悲伤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宽广,小人常是忧愁悲伤。”

【原文】

子温而厉①,威而不猛,恭而安。

【注释】

①厉:严肃。

【译文】

孔子温和又严肃,威严又不凶猛,庄重又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