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四季养花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17227800000012

第12章 夏季花卉的科学培育花卉的夏季管理(2)

播种可于春、秋季进行,先将种子经破皮处理,浸泡在水中,待果皮膨胀后播于盆中,水深3~5厘米,温度保持在25~28℃,经1周左右发芽,实生苗两年可开花。

月季

别名:长春花、月月红、四季花。

原产地:北半球,几乎遍及亚、欧两大洲。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5~10月。

日照: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环境,忌阴暗潮湿。

温度:性喜温暖,怕炎热,较耐寒。

土壤: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微酸性的沙质壤土,忌土壤板结、瘠薄。

水分:喜湿润,但也能耐一定程度的干旱。

养花要诀

栽植

月季喜富含大量有机质、疏松肥沃、通气性能良好、具有团粒结构的微酸性(pH6.5~pH6.8)土壤。排水不良和土壤板结不利其生长,甚至会导致其死亡。含石灰质多的土壤,影响月季对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会导致缺绿病。

施肥

月季喜肥,要让其月月开花,需要不断施肥,保证充足的营养条件。施肥要注意季节、品种等,切忌施生肥和浓肥。应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根据植株生长的实际情况适时、适量施追肥,补充土壤里养分的不足。

浇水

浇水应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春、夏、秋季宜在上午10时前浇水,冬季宜在午后1~2时浇水。夏季浇水的水温应稍低于土温,冬季则应略高于土温,有利根系发育。

温度、光照

月季一般栽培品种生长的适宜温度,白天为18~25℃,晚上为10~15℃。气温超过30℃以上则生长不良,温度在5℃以下,即进入休眠期,停止生长。盛夏的中午需适当遮阴,以利于降温。

月季花在全日照条件下生长健壮。一般每天要求有6小时以上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为避免夏季高温,需适当遮阴和喷水,日照时数也可缩短到5小时左右。

病虫防治

月季的主要病害为褐斑病,初发生时叶片上有圆斑,随后圆斑变成深褐色并带有黄色晕环,病斑四周变黄,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花期缩短、花形变小。病害发生时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对白粉病可用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防治,每周喷1次,喷3次可控制病情。

月季的主要虫害为蚜虫和红蜘蛛。蚜虫可用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防治,连续喷洒数次;红蜘蛛可用20%二氯杀螨醇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

月季要求空气流通的环境条件,闷热和不通风的环境,不利其生长发育。空气太干燥,嫩叶易变成畸形,太湿则易患白粉病,最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5%~80%。

整形修剪

修剪是加强月季管理的措施之一。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进行修剪,就能保证四季花繁叶茂。

生长期要进行抹芽、打蕾、除残等工作。抹芽就是对春季生长得过多的幼芽,除主枝上留2~3个以外,其余的都要抹除。打蕾就是除了保留中间一个主蕾外,把其余的侧蕾全都摘除。这两种措施都有一个目的,就是除去废芽、杂枝,让养分集中供给主枝。除残花就是在花开残败时及时剪去花朵及其以下的两片复叶,目的是避免花朵附近的几个腋芽萌发弱枝,开出畸形小花,既浪费养分,又破坏花形美观。

休眠期也要修剪,修剪时间在春节前后,主要是对2年以上的大棵月季从基部剪除病虫枝、枯枝、弱枝和重叠枝、交叉枝。

繁殖

月季的繁殖可以采取扦插、嫁接、分株、压条、组织培养等方法,其中,盆栽观赏一般采用扦插或嫁接繁殖的苗木。

(1)扦插法:多在春季15℃以上或初夏、早秋进行,冬季则可以在温室扦插。为了提高扦插臼勺成活率,可以先在植株上进行环割或环剥,待生出愈伤组织后再剪下枝条扦插。另外,还可以采用电诱导扦插或使用激素如吲哚乙酸或吲哚丁酸促进生根。

(2)嫁接法:利用野蔷薇或白玉棠做砧木,在早春芽萌动前进行枝接,也可以在夏季采用“T”字形或“门”字形芽接方法嫁接。芽接的小苗,待芽萌动长出枝条时将砧木剪断,栽种到花盆中。为培育壮苗,上盆后抽生的枝条如果很快现蕾开花的,应将花蕾和其下的两片叶一起摘除,以保证植株的健壮生长。直到植株基部抽生徒长枝时,再将这样的枝条留做开花枝条。

茉莉花

别名:茉莉、奈花、玉麝。

原产地:印度、阿拉伯。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6~10月。

日照:喜阳光充足,对光照要求较严格。在阳光充足、气温高的环境下则叶片碧绿、枝条粗壮、花蓍多、香气浓。相反,如果光照不足,则枝叶会徒长,叶色淡、枝条细、着花少、香气淡。

温度:属于热带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土壤:适于选用疏松肥沃且呈微酸性的土壤。

水分:怕潮湿,忌水涝,如土壤积水常易引起落时、烂根死亡。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茉莉应选用疏松肥沃呈微酸性的盆土,如可用腐叶土(或草炭土)5份、园土4份、饼肥渣1份混合配制而成,上盆时在盆底放少许骨粉做基肥。最好每年或隔年换盆1次,换入新的培养土。换盆后浇透水,并注意松土,温度保持在22~24℃之间,可加速新芽的萌发。

施肥

茉莉喜肥,除每年春季换盆时填入新的培养土(腐叶土5份、沙壤土4份、饼肥渣1份)外,从春季萌芽抽条开始直到9月中旬为止,可每隔7~10天施1次腐熟的稀薄液肥。孕蕾期增施磷肥,秋凉后适当多施磷钾肥,一般9月下旬后应停止施肥。每次施肥浇水后都应及时进行松土,以利根系发育。

浇水

对于盆栽茉莉生长的好坏,浇水是否适当是个关键因素。茉莉怕积水,盆土过湿,容易引起烂根甚至死亡。茉莉四季浇水量大致是:春季,北方气候干燥多风,可每隔1~2天浇1次透水;夏季气温高,植株生长旺盛,需水量多,可每天浇1次透水,并向叶面上喷水2~3次同时向花盆周围地面上洒水,以增加空气湿度;秋季浇水量大体上与春季相同;冬季要严格控制浇水,一般以盆土稍湿润即可,如果此时浇水稍多,根部易变黑腐烂,叶子变黄脱落。

温度、光照

茉莉能适应高温,不耐低温,抗寒能力差。0℃时,轻则叶片和枝梢细嫩部分枯萎,重则枝条大部分枯萎死亡。茉莉生长适温为25~35℃。在10℃以下生长极缓慢,甚至停止生长。19℃左右可以萌芽,25℃以上才孕育花蕾,而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宜温度。

盆栽茉莉无论在室内、室外养护,栽培场所都要保证有足够的光照。在直射光的照射下,最适宜茉莉生长发育。如光照不足或过于阴蔽的环境下,茉莉叶片变得大而薄,叶色淡绿。

病虫防治

(1)茉莉叶螟:是茉莉花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食害茉莉花的叶、花蕾、小枝以及新梢。小枝皮被食后即枯死,幼苗被害后即死亡,严重影响茉莉花的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①冬季或早春,清除植株上的枯枝和地上的落叶,集中烧毁;②适当疏叶,以利通风,用人工捕捉并杀死叶片上的卵、幼虫、蛹;③在茉莉花生长期间,可用5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6000倍液喷洒,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朱沙叶螨:又名棉红蜘蛛,能危害许多花卉和温室植物,茉莉花就是常见的受害花卉之一。被害花卉的叶片起初呈黄白色小斑点,逐渐变红后扩展到全叶,造成叶片卷曲,枯黄脱落。此螨发展很快,危害严重,影响花木的生长和开花。

防治方法:冬季除草清理花圃,并在圃地灌水,以消灭越冬虫源。在红蜘蛛发生危害期,可用40%的三氯杀螨醇乳剂1500~2000倍液(或5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1次,喷2~3次即可,效果较好。喷药时,应对叶背面喷,并注意喷洒植株的中、下部的内膛枝叶。

整形修剪

茉莉花以3~6年生苗开花最旺,以后逐年衰老,须及时重剪更新。在春节发芽前可将去年生枝条适当剪短,保留基部10~15厘米,使其生长更多粗壮新枝:如新枝生长很旺,应在生长达10厘米时摘心,促发二次梢,则开花较多,且株型紧凑,观赏价值高。需要注意的是,修剪应在晴天进行,可结合疏叶,将病枝去掉,并对植株加以调整,以有利于生长和孕蕾开花。

繁殖

茉莉花多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进行繁殖。

(1)扦插法:4~10月均可进行,春插、夏插成活率高,秋插成活率较低。剪成熟的1年生枝条10~15厘米,每穗3~4个节,顶端留2张叶片,去除下部叶片,斜插于沙床,保持适当的湿度,5月份扦插,35天左右可生根,7月份扦插,20天左右可生根,成活率可达90%以上。

(2)压条法:家庭繁殖多采用此法。选取较长的枝条,于15厘米处,最好在节下部轻轻刻伤,埋入盛沙泥的盆内。2~3周后生根,2个月后与母株割离成苗。此法繁殖的苗木当年可开花。

(3)分株法:每年春季结合换盆,将枝条密集的植株扒开分别盆栽,分株时适当修剪根系和地上部枝叶。

花期调节

栽培茉莉,常易出现枝叶茂盛但不开花或很少开花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养护不当造成的。茉莉喜阳光充足而不耐荫蔽,如将其长期放置在过于阴蔽处养护,光线不足就容易形成徒长,叶大而薄,节间长而细嫩,不开花或很少开花,或是花朵很小而不香。同时,发育期间,如施氮肥过多而又缺少磷、钾肥,也易使植株形成徒长,养分多被营养器官吸收,影响花芽的形成,导致不开花或很少开花。发现上述现象要立即将植株移到阳光充足处,适当多施些速效性的磷、钾肥,如用碎骨片等沤制的矾肥水,并适当控制浇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即可孕蕾开花。

紫薇

别名:百日红、痒痒树、满堂红。

原产地:东南亚直至大洋洲都有分布。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7~9月,可以从盛夏开到中秋。

日照:紫薇属阳性树种,不怕烈日曝晒,也能耐半阴。

温度:喜温湿,并有一定的耐寒能力。

土壤:宜疏松肥沃而又含有粗沙或砾石的土壤。

水分:怕水渍,有一定抗旱能力。

养花要诀

栽植

紫薇为阳性树种,栽植时应选阳光充足的环境,以及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以满足紫薇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移栽于3~4月初进行,以清明时节最宜,秋季次之。移栽时植株应带土坨,生长季节中也可移栽,但在移植前应全部去除当年生的新梢枝叶,带土坨,保持土壤湿润,亦可成活。

施肥

紫薇喜肥,供应充实的肥料是使紫薇多孕蕾、开好花的关键措施。早春应重施以腐熟的人畜粪或饼肥为主的基肥,这是孕蕾多的保证。5~6月应酌施追肥,以促使花芽增大。

浇水

紫薇在生长季节要求土壤湿润,为保证紫薇对水分的需要,春季萌芽前应浇1~2次透水,生长期间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病虫防治

紫薇常见虫害有绒蚧、黄刺蛾、大蓑蛾等。

(1)绒蚧:此虫是紫薇的一种主要虫害,其若虫、成虫刺入枝干内吸食树液,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同时由于虫体的排泄物诱发煤污病,常使叶片呈污黑色。

防治方法:结合冬季修剪,除去并烧毁有虫枝,或用竹片等物刮除枝条及树干上的虫体;保护和利用红点唇瓢虫捕食紫薇绒蚧;若虫孵化期可用25%亚胺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2)黄刺蛾:此虫又名痒辣子,是紫薇树上最常见的一种食叶害虫。此虫的1~2龄幼虫群集叶背啃食叶肉,3~4龄后分散危害,5~6龄虫蚕食叶片,使叶片只剩下叶柄及主脉。

防治方法:结合冬季管理和修剪,及时敲碎虫茧,杀死幼虫;在初龄幼虫期,喷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一般喷1次就可以了。

整形修剪

紫薇萌蘖性强,应及时剪除树干和枝条上的萌蘖,以保证丰满树冠的形成。紫薇在冬季修剪,修剪时以枝条分布均匀,形成完整树冠为原则。把影响树冠的枝条剪除,留下的枝条约剪去树冠顶部1/3左右,可收到繁花满树的效果。紫薇耐修剪,其枝干柔韧,且枝间形成层极易愈合,故造型极为容易。可以进行人为修剪和交叉缚扎,造成花瓶、牌坊、亭、桥等多种形状和古朴自然的桩景。

繁殖

紫薇有分株、播种和扦插3种繁殖方法。

(1)分株法:早春3月将紫薇根际萌发的萌蘖与母株分离,另行栽植,浇足水即可成活。

(2)播种法:11~12月采收种子,保存于通风干燥处。翌年春季3~4月在沙壤土上条播,播后及时浇水并遮阳,生长健壮者当年即可开花。为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植株的生长,当年宜及早剪去花蕾。

(3)扦插法:春季3月,剪取1年生健壮枝条,截成长15厘米左右的插穗,插入整好的苗床,入土深度为8~10厘米,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则成活率较高。扦插苗当年也可成花。

十字爵床

别名:鸟尾花、半边黄。

原产地: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非及东印度群岛也有分布。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以春夏为盛。

日照:喜好半阴的明亮光照,对阳光适应性很强,忌夏季烈日直射,但秋季则需要充足光照。

温度:生长适温为18~26℃。

土壤: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水分:喜湿。

养花要诀

栽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