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四季养花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17227800000017

第17章 夏季花卉的科学培育花卉的夏季管理(7)

霜降前移入室内,室温应保持在4℃左右。入室前要摘除叶片,以免烂叶。冬季宜将植株放在室内向阳处,来年谷雨后出室为宜。

整形修剪

要使盆栽的八仙花树冠美、开花多,就要对植株进行修剪。修剪要从幼苗开始,当成活的幼苗长至10~15厘米高时,即作摘心处理,使下部腋芽能萌发。然后选萌发后的4个中上部新枝,将下部的腋芽全部摘除。新枝长至8~10厘米时,再进行第2次摘心。八仙花一般在2年生的壮枝上开花,开花后应将老枝剪短,保留2~3个芽即可,以限制植株长得过高,并促生新梢。秋后剪去新梢顶部,使枝条停止生长,以利越冬。经过这样的修剪,植株的株型就比较优美,可大大提高观赏价值。

繁殖

(1)扦插法:除冬季外随时都可进行,硬枝、嫩枝均可应用。插条长要有2~3节,摘除下部叶片,上部叶片剪去1/3~1/2,减少水分散失,保持在20℃左右的温度、8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约1个半月即可生根,两个月后可以上盆。

(2)分株法:宜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将根部周围萌发出的已生根的根蘖苗从母株上分离,挖时注意不要将母株根系损伤太多,然后移栽至露地或上盆。

(3)压条法:在春季进行,将母株临近地面的枝条弯曲,压入土中深10厘米,1个月后可生根,翌年2~3月与母株切断分栽。

含羞草

别名:知羞草、怕羞草。

原产地:美洲热带地区。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7~10月。

日照: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

温度:性喜温暖。

土壤:适生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壤土。

水分:喜湿润环境。

养花要诀

栽植

播种于用腐叶土2份、园土3份、细黄沙5份过筛后混合配制的培养土中。

施肥

生长期需肥不多,施稀液肥2~3次即可,勿使徒长,因为含羞草主要作为趣味性观叶花卉,以小型为好。

温度、光照

作为盆栽观赏的花卉,冬天宜移入室内向阳处,保持10~12℃的室温即可安全越冬。

繁殖

含羞草用种子播种繁殖。采种时选取健壮母株,加强管理,在结果期随熟随采,荚果成熟时会自动开裂,所以要及时采收。在春季4月初播种,播前可用35℃温水浸种24小时,浅盆穴播,覆土1~2厘米厚,以浸盆法给水,保持盆土湿润,在15~20℃的条件下,7~10天便可出苗,苗高5厘米时上盆。

鹿角蕨

别名:蝙蝠蕨、蝙蝠兰、鹿角山草。

原产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的爪畦等地。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

日照:极耐阴。

温度:性喜温暖。

土壤:常附生于树干分枝上或树皮开裂处,也可生长在浅薄的泥炭土或腐叶土上。

水分:喜阴湿,但也具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养花要诀

栽植

鹿角蕨为附生植物,栽培方法不同于常见的盆栽花卉。通常用少量的蕨根、苔藓或腐叶土加少量腐熟干牛粪做栽培基质,绑扎在带树皮的木段上,或栽植在花盆、木框中或将椰子外壳做成盆状,栽在里面。

施肥

生长时期施少量液肥,能促使生长繁茂,但不宜施肥过量。

浇水

鹿角蕨在空气湿度比较大的环境中生长十分繁茂,浇水也比较少。所以很适合温室栽培,一般室内栽种最简单的浇水方法是每周把整株放在水中浸泡1次。冬季寒冷季节少浇水,保持适当干燥。

温度、光照

鹿角蕨怕直射阳光,在明亮的室内窗前附近生长良好。温室栽培时,夏季应遮去50%~70%的阳光,冬季遮去30%左右比较适合。虽然鹿角蕨对弱的光线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光线不足时,生长缓慢,植株纤弱。

合适的生长温度。夜间为10~15℃,白天为20~25℃。白天在33~35℃的环境中也能生长良好,但湿度必须很大。鹿角蕨在原产地有时能抵抗零下几度的低温而不受害,但要在非常干燥的环境下才行。

繁殖

鹿角蕨通常用分株繁殖,也可用孢子播种法繁殖。栽培1年以上,生长成熟的植株往往在基部生出许多小的萌蘖,待其长高至10厘米左右时,可将根和盾状的叶片切下,单独栽植成为新株。大量繁殖可用孢子播种。

凤仙花

别名:指甲花、急性子、金凤花、透骨草。

原产地:中国、印度和马来西亚。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6~8月。

日照:喜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环境。

温度:喜温暖,不耐寒冷,由于生长周期短,所以南北方均可栽植。

土壤:对土壤适应性强,喜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水分:喜湿,但忌涝。

养花要诀

栽植

种子撒播在培养土上,轻加覆土约0.3厘米,5~6天后发芽,出真叶3~4片即可定植于花盆中,株距30厘米。

施肥

凤仙花小苗长出3~4片叶时,即可移植。移植10天以后,就可开始施1次液肥,以后每周施1次。

浇水

夏季天气干燥,温度较高,要及时浇水,早晨可1次浇足,傍晚若发现盆土已干燥时,需补浇一些。在管理中,盆土的水分掌握是比较重要的一环,过干过湿都会造成落叶或降低观赏价值。

病虫防治

凤仙花生存力强,适应性好,一般很少有病虫害。如果气温高、湿度大,出现白粉病,可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800倍液喷洒防治。如发生叶斑病,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防治。凤仙花主要虫害是红天蛾,其幼虫会啃食凤仙花叶片。如发现有此虫害,可人工捕捉灭除。

整形修剪

为了增强其分枝能力,定植成活后,应对主茎进行打顶,若基部开花,要及时摘去,以促使各枝顶部陆续开花。

繁殖

凤仙花用种子繁殖。蒴果成熟后易开裂,将种子弹出,所以又称急性子。在果实成熟前,即果皮发白时采收种子,用手轻轻压果壳,即可采下种子。种子细小,寿命较长,在室温下贮藏3年,其发芽率仍达79.7%。栽培宜选择阳光充足、土质湿润、肥沃、疏松及排水良好的土壤。播种期3~4月,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用喷水壶浇水,盖上玻璃,保持盆土湿润,温度在25℃左右,约5天开始出苗。苗高5~10厘米时间苗,将细小、纤弱、过密的苗间去。苗高15厘米左右时,可移栽定植。但也可直接播种在定植盆中,经过间苗,不再移栽。

半支莲

别名:大花马齿苋、洋马齿苋、龙须牡丹、松叶牡丹、太阳花。

原产地:巴西。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6~7月。

日照:喜阳光充足,在阳光下开放,阴天、傍晚至清晨闭合,故又名太阳花。

温度:喜温暖。

土壤:适应性强,极耐瘠薄,能自播繁衍。

水分:耐干燥,在阴暗潮湿处生长不良。

养花要诀

栽植

半支莲移植后容易恢复生长,大苗也可裸根移栽。因其为异花授粉,播种繁殖难以保持品种的花色纯一,如需要单色花时,可于早春在温室内播补育苗,初花时再分色扦插,以供需要。种子成熟不一,容易脱落,应及时经常采种。

施肥

半支莲生长健壮,适应性很强,对肥水需求不严,管理粗放,从分栽上盆到开花期,只需施3~4次腐熟液肥或片剂花肥。

浇水

半支莲茎叶肉质,水分蒸腾量少,盆栽者不宜多浇水,水多易烂根,盆土以半干半湿为最好。

温度、光照

整个生长期间若能保证阳光充足,就能叶茂花繁。

繁殖

半支莲的繁殖多用播种和扦插法。播种通常在4月进行,种子发芽适宜温度为21~22℃,约7~10天出苗,小苗初期生长较慢,进入6月后生长加快,一般播后两个多月就能开花。扦插在生长季都可进行,但以7~8月为最佳时期,极易成活,适合家庭少量繁殖。

当半支莲的蒴果顶盖呈黄白色或灰白色,用手指一触即落下时,表明种子已经成熟,这时就应及时采收,如蒴果开裂散落,就无法收集种子。

鸡冠花

别名:凤尾鸡冠、芦花鸡冠。

原产地:印度。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7~10月。

日照:喜光和空气流通,荫蔽处生长不良、花序小、观赏价值降低。

温度:喜高温,不耐寒冷。

土壤:适于栽植在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上,若排水不良,易患根腐病。

水分:喜干燥。

养花要诀

栽植

栽于排水良好的培养土中,花株相距15厘米。

施肥

播种时施足基肥,花前及花期旋1~2次复合肥,氮肥量不宜过多,以防徒长倒伏。

浇水

虽然鸡冠花喜空气干燥,忌涝,但是它枝粗叶茂,生长期消耗大量水分,所以炎夏必须充分灌水。同时也要防止水分过多,遇连续雨天,盆栽花应搬入室内,地植花应注意排水。浇水要适度,否则易烂根。

病虫防治

鸡冠花病虫害较少,苗期易发生立枯病,生长期有蚜虫危害,应注意防治。

如果发现有根腐病,应拔除病株,并喷硫酸铜防治。

整形修剪

对于矮生品种,定植后应进行摘心,促进分枝。用作切花时,可在株高20~30厘米时摘心。

繁殖

鸡冠花的繁殖,一般都采用播种法。播种前,要在苗床中施些厩肥、堆肥或饼肥。苗床的土壤要保持湿润;播种时要在种子中和入一些干的细土进行撒播,然后覆土2~3毫米,不宜过深。

播种后可用细眼喷壶稍微喷些水,再给苗床遮上阴,此后两周内不再浇水。一般7~10天即可出苗。待苗长出3~4片真叶时间苗1次,拔除一些过密苗和瘦弱苗,到苗高5~6厘米时即应带根部土移栽定植。

播种可在4~6月进行,在温度20~24℃时最为适宜。一般在4~5月播种,8~9月即可开花,若在6月初播种,国庆节也有花可供欣赏。

千日红

别名:千日草、千年红、火球花、红火球、杨梅花。

原产地:中国、印度。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7~9月。

日照:要求阳光充足,不耐荫蔽。

温度:喜温暖,不耐寒。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水分:性强健,喜干燥气候,忌水湿。

养花要诀

栽植

千日红因其花为膜质、叶具绒毛,特别耐干旱,所以露地栽植时,不需要经常浇水,管理与木本花卉相似,极少有病虫害。

施肥

定植时施足基肥,以后可不再追肥。

浇水

忌水湿,夏季注意排水。

整形修剪

根系较浅,单株易倒伏,需插支柱。

繁殖

千日红采用播种法繁殖。春播,3月份可在温室内盆播,或播于温床,4月份气温稳定回升后可直播于露地。种子需用冷水浸泡1~2天,因种子细小而有毛,浸水后挤出水分稍干,拌上草木灰,使其松散便于播种。播前细致整地浇足水,播后稍加覆土或不覆土,盖草或薄膜保湿。温度保持在18~20℃,播后约10天发芽,苗高3厘米左右分苗,10厘米左右上盆或定植于花坛。

风铃草

别名:吊钟花、瓦筒花。

原产地:南欧。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5~8月。

日照:适于向阳的环境。

温度:性喜温暖,耐寒性较差,忌干热。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排水好、肥沃、沙质壤土,在中性或碱性土中均生长良好。

水分:喜湿,忌干燥。

养花要诀

栽植

种子发芽出苗后进行间苗,带土移植。一般春播幼苗当年只长枝叶,冬季保护越冬,翌年5月上盆。秋播幼苗上盆于冷床越冬,随着幼苗长大翻盆,翌年作盆花养护,第3年夏季才进入花期。

温度、光照

夏季青苗期应创造凉爽通风及排水良好的条件,生长期需要充足水分,要加强肥水管理,细致养护,使植株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

病虫防治

风铃草易发风铃草冠腐病,病原为白绢薄膜革菌,在潮湿、低温的土壤条件下最易侵染。病株茎秆呈现灰白色而腐烂,以至死亡。发现病株应及时拔掉烧毁,病穴用石灰粉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浇灌。

繁殖

风铃草多采用种子繁殖。蒴果黄熟时,整枝割下晾干脱粒。种子寿命可保持3年左右。播种最好在种子成熟后随即盆播,则翌年大部分植株可开花。播种过迟或夏、秋季培育不当,会导致苗子弱小,甚至翌年大部分都不开花,往往要到第3年春末才开花。播种用土应掺进一定比例的细沙,因种子细小,覆土宜薄。温度在20℃左右时,10天左右即可出苗,应及时间苗,土壤不宜过湿。

生长期可采用分株、扦插法繁殖。

彩叶草

别名:洋紫苏、锦紫苏。

原产地: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11~12月。

日照:喜光。

温度:性喜温暖,不耐寒。

土壤:适宜在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生长。

水分:忌积水。

养花要诀

栽植

栽于腐叶土2份、园土2份、砻糠灰1份混合配制的培养土中,施加适量有机肥和骨粉做基肥。

施肥

彩叶草喜肥,每次摘心后都要施1次饼肥水或人粪尿,入秋后,气温适宜,生长加快,应淡肥勤施,必要时可用0.1%尿素进行叶面喷施。

浇水

整个生长季要保持土壤湿润稍偏干,盆土太潮植株容易徒长,茎干节过长,导致株形不丰满。夏季耗水量大,1天要浇2次水。

温度、光照

彩叶草生长适温为20~25℃,越冬气温不宜低于5℃。

彩叶草在全日照下,叶色更鲜艳,所以一般不作遮阴,但盛夏高温期,生长缓慢,可每天中午遮蔽阳光,并适当向叶片喷水降温,则有利于茎叶生长。

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