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四季养花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17227800000026

第26章 秋季花卉的科学培育花卉的秋季管理。(2)

(1)宿根保存法:花谢后剪掉老本,然后浇1次透水,放在有阳光的冷室内,室温以0~3℃为宜。此时要严格控制浇水,盆土不太干燥就不要浇水。浇水时浇水量宜少不宜多,只要使盆土保持略湿润即可。这样能使其处于充分休眠状态,有利于来年健壮生长。冬季放置的地点不能过于荫蔽,室温也不能过高。否则光线不足,温度过高,加上浇水过多,就容易长出发黄细弱的根芽,这将消耗大量养分,影响第2年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整个冬季都要保持不干、不湿、不热、不冻的环境,同时要注意防止风干。翌年3月份天气渐暖后逐渐增加浇水量,并移至室外向阳处养护,促进老根萌发新芽,用于分株繁殖或作扦插用。

(2)存芽法:秋末冬初选根茎第1代新芽进行扦插。选芽时要挑选芽头丰满抱头的芽,用锋利小刀深入土中约2厘米处连土一并挖出,插入装培养土和细沙土各半的筒子盆中。插后放在有光照的冷室中,室温保持在3℃左右,少浇水,使盆土保持微湿。存芽时同样有四忌:忌温度高、忌偏湿、忌偏阴、忌风干。翌年3月中旬移至室外,放背风向阳处锻炼7~10天,即可分盆或地栽。

桂花

别名:岩桂、木犀。

原产地:中国西南、中南地区。

类型:品香类。

花期:9~10月。

日照:喜光,但也较耐阴。

温度:性喜温暖,不耐严寒。

土壤:适宜酸性土壤。盆栽可选用山泥5份、腐殖土3份、沙土2份混合配制或用腐叶土和沙壤土各半做培养土。如土壤酸性过强,则生长缓慢,叶黄、叶枯。在碱性土壤中,经2~3个月,即导致叶片枯萎,甚至死亡。

水分:怕积水。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桂花到第2年秋天要换盆,盆以瓦缸或大一号瓦盆为宜。换盆时,起苗不要损伤根部,除去部分宿土,换上新的培养土,并放入少量基肥,栽植时要注意使根系在盆内舒展开,不可窝在一处。栽好后,要摇震花盆,使培养土与根系密切接触,然后浇1次透水,至霜降时,将盆置于室内。在上盆和换盆的初期,浇水不可太多,以防烂根。室内温度应保持在5~10℃,温度过高不利于冬眠,会抽生叶芽和弱枝,影响来年春后正常生长发育;温度低了,则易受冻害。

施肥

春季发芽后每隔10天左右施1次充分腐熟饼肥水,促使其发枝。7月份以后改施以磷肥为主的液肥,促使花芽分化,则植株生长旺盛、开花多、味香。如果施肥不足,特别是磷肥不足,则分枝少,花也少,而且味不香。

浇水

桂花浇水要掌握“二少一多”,即新梢发生前少浇水,阴雨天少浇水,夏秋季干旱天气需多浇水。平时浇水以经常保持盆土含水量在50%左右为宜。阴雨天要及时排水,以防盆内积水烂根。

病虫防治

桂花常易发生炭瘟病、褐斑病、灰色膏药病、枯斑病、藻斑病、介壳虫、裹蛾、刺蛾、蚌蝉、桂花叶蝉等病虫危害,需及时喷药防治。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黑刺粉虱的防治。

黑刺粉虱的成虫体长1~1.3毫米,橙黄色覆有薄的白粉。前翅紫褐色,翅上有7个不规则的白色斑纹。老熟幼虫体为深黑色,体背上有14对刺毛,体长约0.7毫米。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叶背刺吸汁液,被害处形成黄斑。其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使枝叶发黑,叶片枯黄脱落。

此虫除危害桂花外,还能危害芍药、牡丹、风信子、玉簪、兰花、月季、玫瑰、九里香、白兰、米兰、山茶、葡萄、丁香、柑橘、枇杷等。

防治方法:发现黑刺粉虱时,喷洒2.5%溴氰菊酯或20%速灭杀丁2000~2500倍液,或喷洒中性洗衣粉800~4000倍液,每隔5~6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整形修剪

桂花根系发达,萌发力强,成年的桂花树每年要抽梢2次。因此,要使桂花花繁叶茂,需适当修剪,保持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平衡。一般应剪去徒长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利通风透光、养分集中,促使桂花孕育更多、更饱满的花芽,则开花繁茂。

盆栽一般多修剪成独干式。从幼苗开始,选留1个主干,当树干达到预定高度时打顶,促使其萌发3~5个侧枝,形成树冠。以后每年冬春发芽前进行1次修剪,剪除病枯枝、过密枝、细弱枝,并对上强下弱、树形不佳的植株进行适当短截,促使下部萌发不定芽,长出新枝。但修剪不能过度,否则易萌发徒长枝,影响开花数量。

繁殖

桂花可用播种、扦插、嫁接、压条等方法繁殖。播种育苗达到开花的年限较长,故家庭养花多不用此法。扦插在春季发芽前进行,选当年生枝条做插条,插入素沙土或泥炭土中,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放在背阴处,两个月左右即可生根。嫁接可用小叶女贞、女贞、小叶白蜡等做砧木,在春季发芽之前自地面以上5厘米处剪断后用劈接法进行嫁接。北方地区盆栽桂花可在夏季用靠接繁殖,早春先将小叶女贞上盆栽植,然后与桂花树上粗细相近的枝条靠接,成活以后将接穗剪离母体,同时将砧木接口上面的枝条剪掉。高压法在春季芽萌动前进行,选2~3年生枝,环割后包以苔藓等保湿材料进行繁殖。

花期调节

桂花正常花期为9月,欲使其延至国庆节开放,可于8月上旬将其移入室内,温度保持在17℃以上,这时浇水要少,使盆土略湿润即可。同时停止施肥,使花蕾生长缓慢。9月中旬将其移到室外露天养护,此时室外气候较凉爽,有利花蕾迅速生长,到国庆节前夕正好盛开。

不开花的原因

桂花喜强光,好温暖,忌积水,怕煤烟。盆栽桂花,如果养护不当,不能满足其生理要求,就不会开花。桂花不开花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五种:

(1)冬季养护不当。冬季入室后放在低温处使其休眠,次年才能茁壮生长、花繁叶茂。如室温较高,桂花得不到充分休眠,提前抽芽展叶,枝条细弱,消耗大量养分,春季出室后,遇干旱风易萎缩枯死。冬季浇水过多或放置地点光线不足,都易引起植株大量落叶,影响来年开花。

(2)放置地点过于荫蔽。桂花属长日照植物,喜强光。如生长发育期间植株得不到充分光照,导致枝叶徒长,影响花芽形成,也是其不能开花的一个原因。

(3)被煤烟熏染。桂花不耐烟尘,如让其生活在空气污染的地方,则生长不良,叶片变小并易脱落,开花少或不开花。

(4)养分不足。盆栽桂花,若年久未换盆、换土,致使营养不足,根系盘结不能伸展,也是影响开花的一个因素。为此,盆栽桂花宜每隔1~2年换盆1次,并施入少量骨粉作基肥。

(5)浇水过量。桂花忌积水,生长季节浇水要见干见湿。如浇水过多或阴雨天盆内积水,均易烂根、落叶。

金橘

别名:金弹、羊奶橘。

原产地:中国南部温暖地区。

类型:观果植物。

花期:花期6~8月,果期11~12月。

日照:喜阳光,不耐阴。

温度:性喜温暖,不耐寒。

土壤:适于疏松的酸性或中性土壤。

水分:喜湿。

养花要诀

栽植

金橘适生于肥沃疏松、酸性的沙质壤土。盆栽时宜用腐叶土4份、沙土5份、饼肥1份混合配制的培养土。

施肥

在第1次修剪后,要施1次腐熟的有机肥料(如人粪尿、绿肥、豆饼、鱼肥等),其后每10天再补施1次。这时温度适宜,肥水充足,有利于多发春梢。当新梢发齐,摘心后,要追施速效磷肥(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以此来促进花芽形成。花芽能否形成,关键在于使金橘贮存的营养物质不耗费在过多的枝叶生长上,而集中在花芽分化的生殖发育方面。

浇水

“扣水”能促进花芽分化。常言道:“干花湿果”就是说在花芽分化期要适当少浇水,这就是“扣水”。在花卉栽培中常用扣水的方法,抑制植株生长,促进花芽分化。具体地说,金橘在处暑前十余天,要逐渐减少浇水量,以控制夏梢生长过旺,利于形成花芽。到处署前5天左右,要停止浇水。经过3~4天烈日曝晒,金橘上部嫩叶呈轻度萎蔫而下垂,盆土干燥呈灰白色。但为了防止轻度萎蔫的叶片不致过度脱水,应每天早、晚向叶面喷少量水,中午可略向盆中浇点水。当金橘的主芽及预备芽都膨胀,由绿转白时,即表明花芽分化已经完成。此时要及时恢复浇水量,并施薄肥,不久便能相继开花。

病虫防治

金橘枝叶常遭介壳虫、红蜘蛛、凤碟幼虫等危害,其中介壳虫危害比较普遍,发生时期为4~5月,可喷洒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药剂,也可用小毛刷刷去害虫。

整形修剪

开春后,气温上升,金橘生长较快,必须进行修剪。即按圆头形树冠留枝的需要,选择3~5个主枝错落留在主干上,将其他多余的主干齐基部剪去。然后根据所留主干强弱的情况,分别短截,强壮枝可留4~5芽剪截;较弱枝可留2~3芽剪截。这样,可以调整枝条长势,促使每个主枝多发健壮春梢,为开花打下基础。经过两个月的生长,新梢大致发齐。为控制其过于旺长,还需进行第2次修剪,但修剪量可减小,以剪梢为主。以后新梢每有8~10片叶时就要摘心1次,其目的是诱发大量夏梢,以期多开花结果。最后1次摘心时间,要以所生夏梢都能形成芽来决定。

繁殖

金橘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枸橘(播种繁殖),在广东用枸橼(高压繁殖)。嫁接方法有切接、芽接和靠接。切接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以萌芽前1~3周为适宜。长寿金柑春梢萌发早,嫁接应较早。接穗宜选取1年生枝条的中段,留双芽或单芽均可。芽接以9月中旬至10月初为最适期。靠接在4~7月进行,砧木应提前1年盆栽,接穗选2年生健壮枝条。

花期调节

在正常情况下,立冬后果实逐渐变黄。为配合春节观赏,若果实成熟偏早,可采用遮阴、增施氮肥(0.4%尿素)的办法推迟成熟期。若果实成熟偏迟,春节不及转黄,可在预定成熟期前25天,用1.5×10乙烯利涂果,或喷2×10~5×10的赤霉素,均效果显著。

大丽花

别名:大理花、地瓜花、西番莲。

原产地:墨西哥、危地马拉及哥伦比亚等国。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6~10月。

日照:喜光,但阳光过强,对开花不利。

温度:性喜凉爽气候,对生态因子的要求不严,故适应性较强。在生长期内对温度要求不严,在5~35℃之间均可正常生长,但以10~25℃最适宜。

土壤:最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需要轮作,对肥力要求中等,pH6.7~pH7.8均能生长良好。

水分: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一般年降雨量在500~800毫米之间不至于发生旱象。养花要诀栽植。

大丽花适生于疏松、富含腐殖质和排水性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盆栽大丽花定植用土,一般以菜园土5份、腐叶土2份、沙土2份和大粪干1份配制的培养土为宜,板结土壤容易引起渍水烂根,不能用。在日常管理中,应及时松土,排除盆中渍水,因为大丽花肉质块根在土壤含水量过多而空气流通不良时易腐烂。

施肥

大丽花是一种喜肥花卉,从幼苗开始一般每10~15天追施1次稀薄液肥。现蕾后每7~10天施1次,到花蕾透色时即应停止施肥。气温高时也不宜施肥。施肥量的多少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而定。叶片色浅而瘠薄,为缺肥现象;叶片边缘发焦或叶尖发黄为肥料过量;叶片厚而色深浓绿,是施肥合适的表现。施肥的浓度要求一次比一次加大,这样能使茎秆粗壮。

浇水

大丽花喜水但忌积水,既怕涝又怕旱,这是因为大丽花系肉质块根,浇水过多根部易腐烂。但大丽花枝叶繁茂,蒸发量大,又需要较多的水分,如果因缺水萎蔫后没能及时补充水分,再受阳光照射,轻者叶片边缘枯焦,重者基部叶片脱落。因此,浇水要掌握“干透浇透”的原则,一般生长前期的小苗阶段,需水分有限,晴天可每天浇1次,保持土壤稍湿润为度,太干太湿均不合适。生长后期,枝叶茂盛,消耗水分较多,晴天或吹北风的天气,注意中午或傍晚容易缺水,应适当增加浇水量。

温度、光照

大丽花喜光不耐阴,若长期放置在荫蔽处则生长不良、根系衰弱、叶薄茎细、花小色淡,甚至有的不能开花。因此,盆栽大丽花应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叶片生长期需有充足的光照,每日光照要求在6小时以上,这样植株茁壮,花朵硕大而丰满。若每天日照少于4小时,则茎叶分枝和花蕾形成会受到一定影响,特别是阴雨寡照则开花不畅,茎叶生长不良,且易患病。

病虫防治

(1)白粉病:危害叶片、嫩茎、花芽等部位,发病初期喷70%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

(2)灰霉病:梅雨季节或阴雨连绵天气,嫩梢、幼叶及花芽等部位发生褐色或黑褐色腐烂,并长满灰色霉层。发病后摘除受害部位,并喷洒50%代森锌800~1000倍液。

(3)青桔病:细菌性病害,侵染地上部分和块根,高温多湿天气,土壤含水量高易发此病。可在栽植前用1%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或者发病后及时清除病株并喷洒70%敌克松600~1000倍液。

(4)病毒病:由带毒昆虫、嫁接及汁液传播蔓延,及时喷药消灭传毒昆虫。

(5)大丽花螟蛾:幼虫咬食大丽花叶、茎及花心,长大后钻蛀茎秆危害,严重时整株枯死。可在幼虫蛀入前人工捕杀,并喷洒50%杀螟松100倍液;幼虫蛀入茎内后,注射30%~50%敌敌畏乳剂。

整形修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