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家庭养狗一本通(居家生活宝典)
17228300000021

第21章 狗的疾病防治(5)

狂暴型:病犬狂暴不安,攻击人、畜,有时还会咬伤自身。有的犬盲目奔走,再也不归。因病犬咽喉肌麻痹,吠声变得嘶哑,此时眼球凹陷,散瞳或缩瞳,下颌下垂、麻痹,吞咽较困难,流涎也增多。狂暴发作与沉郁交替出现。最终病犬因疲劳过度而卧地不起,随着呼吸中枢的麻痹、衰竭而死。整个病程为6~9天,少数可延长至10天,患病的死亡率几乎为100%。

麻痹型:病犬消瘦,精神高度沉郁,咽喉肌麻痹,下颌肌、舌肌、眼肌也有不全麻痹症状。病犬常张口、垂舌或斜视,口中还流出带泡沫的唾液。不久,后躯就麻痹,行走摇摇晃晃,尾巴垂在两腿之间,还常卧倒在地。最终因全身衰竭、呼吸麻痹而死亡。病程在2~4天。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犬虽无特征性的变化,但可见胃内空虚或充满异物,胃黏膜充血、出血,还可见中枢神经实质及脑膜肿胀、充血和出血。

经组织学检查,在采取大脑海马角或小脑、延脑的神经细胞胞浆内可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诊断】根据本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胃内可见的大量异物,一般可作出诊断。但确诊则要采取脑组织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血清学诊断(可用荧光抗体法、生物学试验、酶联免疫测定、补体结合反应、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等)。

诊断时应与伪狂犬病、犬瘟热等加以鉴别。

【防治措施】

在狂犬病流行区或受到威胁的犬应及时进行定期预防注射。可使用有弱毒疫苗和灭活苗,其用法、用量可参见说明书。对未接种疫苗的犬,引入时应隔离观察一月以上。对可疑病犬和野犬应予以捕杀。对临床症状明显的狂犬病进行治疗无望,应一律捕杀和进行无害化处理。

5.伪狂犬病

狗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家畜中以猪发病较多,但犬也可感染此病。

【病原】本病病原是伪狂犬病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呈球状,具有囊膜。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8℃环境下可存活46天;在24℃环境下可存活30天。但紫外线、2%热火碱、3%来苏儿、0.1%升汞、5%碳酸等则能迅速将其杀死。该病毒对热抵抗力弱,56℃经15分钟,70℃经5分钟,100℃经1分钟即可被杀死。

【流行特点】

本病在自然情况下能侵染狗、猫、牛、绵羊、山羊和猪。猪则是该病病毒的贮存宿主。病猪、带毒鼠和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它们的鼻液、唾液、尿、乳和阴道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途径可经消化道、呼吸道、体表伤口和生殖道予以感染。

【症状】本病的潜伏期在3~6日。患病犬常极度不安,还无故狂吠,对主人的呼唤没有反应,两眼还常呈惊恐状。病毒的侵入部位奇痒难忍,先以舌舐,随后则用牙啃,还以周围的物体摩擦自己的脸嘴,还用爪抓挠,不久奇痒部位即成烂斑,周围组织肿胀。病犬对人畜无攻击性。此时,病犬唾液增多,不能吞咽,食欲减退或废绝,渴欲也明显增加,同时呼吸也很困难。病程迅速,经一天左右,病犬常因衰竭而死。

【病理变化】

根据病死犬尸检,除体表的局部损伤病变外,还可见脑膜出血、水肿,脑脊髓液增量,肺水肿,大脑、延脑细胞可见为数不多的核内包涵体,还可见明显的管套和弥散性胶质细胞反应。

【诊断】根据本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必须经实验室作出诊断。可进行包涵体检查和动物接种检查。此外,还可进行免疫荧光抗体检查,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予以确诊。

【防治措施】

(1)治疗:对本病无特效疗法。早期可对病犬注射抗伪狂犬病的高免血清,有一定疗效。病犬必须一律捕杀焚烧。病犬的粪、尿要及时清扫,并用2%氢氧化钠液进行彻底消毒。

(2)预防:平时搞好犬舍的内外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定期用0.2%氢氧化钠进行消毒。犬的肉质食品要经过热处理,防止犬吃死鼠。对犬进行伪狂犬病弱毒疫苗的接种,4月龄以上的犬,肌肉注射0.2毫升;大于1年以上的犬可注射0.5毫升,3周后再注射1毫升。

6.犬冠状病毒病

该病是由犬冠状病毒引起的症状不一的急性胃肠炎传染病。

【病原】本病病原是犬冠状病毒,属冠状病毒科。病毒粒子呈圆形或椭圆形,病毒的表面有长约20纳米的纤突,单股RNA。本病毒在粪便中可存活6~9天,污染物在水中可保持数日传染性;对热、紫外线、来苏儿、0.1%过氧乙酸、乙醚、氯仿、去氧胆酸钠敏感。

【流行特点】

感染犬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病毒随病犬的粪便排出,污染饲料、饮料,经消化道感染健康犬。本病对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犬都有易感性。本病多发于冬季,并成窝暴发,易在引进感染犬时暴发。幼犬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高于成年犬。

【症状】本病潜伏期仅1~3天,传播迅速,数日内就可成窝暴发。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幼犬的病症则更加重,其主要表现是胃肠炎。病狗初期是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拒食,继而呕吐,并混有大量黏液的食糜。2~3天后就出现腹泻,粪便由糊状、半糊状变为水样,呈黄、绿色至橘黄色,有恶臭,还混有黏液,或带有少量血,重症狗的粪便为紫红色水样。此时,病犬的腹痛剧烈,常拱背、呻吟,腹部膨大,四肢无力,还喜卧。后期出现病犬有明显腹水,呼吸困难,心衰,常昏睡。此后,病犬迅速脱水,体重减轻。多数病例在7~10天内就可恢复,但有的犬特别是幼犬,腹泻淡黄色或淡红色粪便24~36小时后就突然死亡。本病的发病率高,致死率却常随日龄的增长而降低,成年犬一般不会死亡。

【病理变化】

本病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胃肠炎。剖检时,轻度感染可见肠管内充满水样,尸体严重脱水,肠壁薄,肠管扩张,肠内还充满白色至黄绿色的粪便,肠黏膜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水肿。组织学试验,小肠绒毛萎缩变短,并可发生融合,隐窝变深,绒毛长度与陷窝深度之比发生很大变化。黏膜固有层的细胞成分增多,上皮细胞变平,杯状细胞排空。

【诊断】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及病理变化缺乏特征性变化,确诊必须在实验室进行诊断。需进行病毒分离、电镜观察(可在犬粪便中检出犬冠状病毒)及血清学检查(可用中和试验)。

本病常与犬细小病毒病、轮状病毒病混合感染,诊断时应加以鉴别。

【防治措施】

(1)治疗:对本病可用对症疗法,不严重的病犬可自愈。常用复方乳酸林格氏液,加庆大霉素,按每千克体重2~5毫克,静脉注射;或用林格氏液500毫升,氨苄青霉素,按每千克体重20毫克,静脉注射。同时还应口服肠道黏膜保护剂次碳酸铋,每次2~4片。

(2)预防:对本病应采取一般性综合措施。据报道,目前国内农牧大学研制的冠状病毒灭活菌,按仔犬6~8周龄起,以2~3周的间隔连续免疫3次,每次肌肉注射1个剂量,就可获得一年的免疫力。

7.犬轮状病毒感染

该病的感染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犬腹泻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病原】本病病原是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病毒粒子略呈圆形,具有双层衣壳。本病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钠有抵抗力,对酸(pH值3)和胰酶稳定。粪便中的病毒在18℃~20℃时,经7个月仍有感染性。

【流行特点】

病犬和康复犬及人类是本病的传染源。本病毒存在于病犬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所以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本病毒在人、犬之间有一定的交互感染性,只要病毒在人或犬中持续存在,就会造成本病的长期传播。本病常发生在冬季,各种年龄的犬都可感染,成年犬感染后一般呈隐性感染。7天左右的仔犬感染后病状最为严重。若卫生条件差,病犬受寒冷或腺病毒合并感染,病情加剧,死亡率增高。

【症状】幼犬,尤其是仅出生7天左右的仔犬常发生严重腹泻,排出水样、黏液和血液,并可持续8~10天,食欲和体温无大变化,机体则迅速消瘦,眼球凹陷,心跳、呼吸加快,常因脱水衰竭而死亡。

【病理变化】

根据病死犬的尸检,其病变主要在小肠、空肠和回肠部,其表现是充血、肿胀、出血和坏死,肠腔内充满黏液、血液和坏血块,液体呈暗或巧克力色。

【诊断】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必须经实验室进行诊断。可进行电子显微镜检查,免疫吸附试验等诊断方法。

【防治措施】

(1)治疗:对病犬应立即进行隔离,并置于干燥、温暖的场所,因病犬已腹泻大量失液,所以应停止喂奶,并改用葡萄糖甘氨酸溶液(此溶液配方为:葡萄糖45.0克,氯化钙8.5克,甘氨酸6.0克,枸橼酸0.5克,枸橼酸钾0.13克,磷酸二氢钾4.3克,水200毫升);或用葡萄糖氨基酸溶液给病犬自由饮用;或用林格氏液300毫升,5%葡萄糖300毫升,维生素2克,一次静脉注射;或用葡萄糖盐水和5%碳酸氢钠溶液,静脉注射,以防病犬脱水、脱盐。为防止细菌的继发感染,还可用磺胺脒10克,一次喂服,每天喂3~4次,连用2~3天;或用氯霉素,按每千克体重10毫克,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用2天。

(2)预防:目前无疫苗可接种,幼犬应吸吮足量初乳,从中获得免疫保护。

8.犬疱疹病毒病

该病是由犬疱疹病毒病引起的一种以全身性出血和局灶性坏死为特征的急性、无热性和迅速致死的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3周龄的仔犬。

【病原】本病病原是犬疱疹病毒工型,属疱疹病毒亚科。本病毒对热的抵抗力较弱,在56℃经4分钟即可灭活,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对乙醚、氯仿、丙酮等脂溶剂也很敏感。在酸性环境(pH值4.5)中,经30分钟即可使病毒失去致病力。

【流行特点】

病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经唾液、鼻汁和尿液排出体外。仔犬可通过胎盘,或在分娩过程中与带毒母犬的阴道接触,或在出生后因母犬的含毒飞沫而感染此病。仔犬间能互相传染。本病毒只感染犬,以3~4周龄仔犬最易感梁,1周龄以内的仔犬感染后致死率可达80%。成年犬感染后的症状轻微,呈不显性感染。

【症状】本病潜伏期为3~8天。病仔犬精神沉郁,不爱吃奶,体温虽不升高,但呼吸困难,腹痛,还有连续嚎叫、呕吐等症状。3周龄以内的仔犬发病24小时后就可死亡。3周龄以上和成年犬感染后,其主要症状是流鼻汁、打喷嚏、干咳等,约持续2周,症状较轻微。妊娠母犬患病后易流产或发生阴道炎。如此病有混合感染,则可引起致死的肺炎。

【病理变化】

根据病仔犬的剖检,可见肝、肾和肺有散在的坏死和出血。肾脏表面有条纹状,还有肺充血、水肿,以及脾充血、水肿,淋巴结发炎和非化脓性脑膜炎、鼻气管炎等症。

组织学检查,多数器官有出血点和坏死灶。肺泡和肺间质细胞内可见嗜酸性核内包涵体,在肝、肾坏死灶附近的细胞内可见嗜碱性核内包涵体。

【诊断】根据本病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必须经实验室进行诊断。需从肾、肺及鼻汁中分离病毒,还可运用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

【防治措施】

(1)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防治方法,一般都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当病仔犬出现临床症状时,对其治疗的效果不佳,对同窝剩下的病犬则应及时采取保温措施,因此时的仔犬,其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35℃,湿度为50%。同时再进行补液,并使用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就可减少仔犬的死亡率。

(2)预防:目前还无临床使用的有效疫苗,所以只能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卫生,并进行定期消毒,此外,还应注意不引进常发呼吸器官疾病的幼犬。

9.犬腺病毒Ⅱ型感染

犬腺病毒Ⅱ型感染可引起犬的传染性喉气管炎及肺炎。该病的特征为持续性高热、咳嗽,有浆液性乃至黏液性的鼻漏、扁桃体炎、喉气管炎和肺炎等症状。本病易在4月龄以下的幼犬中成窝发病。

【病原】本病病原是犬腺病毒Ⅱ型,属于腺病毒科、哺乳动物腺病毒属,DNA型。犬腺病毒Ⅰ型和犬腺病毒Ⅱ型在免疫学上能产生交叉保护。

【流行特点】

病犬和带毒犬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犬的呼吸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等带有病毒,被污染过的场所也能传染此病。病犬与健康犬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不同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犬都有易感性,但大多见于4月龄以下的幼犬。

【症状】本病潜伏期5~6天。病犬的症状表现是精神沉郁,不食,呕吐和腹泻,并有持续性发热,体温在39℃左右。此外,鼻部还流出浆液性鼻液,有时还会随呼吸向外喷出水样鼻液。6~7天后出现阵发性干咳,后再表现为湿咳,并有痰液,呼吸也随之急促,听诊时可听到气管哕音,进行口腔咽部检查时可见扁桃体肿大,咽部红肿。病状继续发展可引起坏死性炎。本病易和犬瘟热、犬副流感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混合并发,若病犬属混合感染,治疗上就会造成很大困难,死亡率也较高。

【诊断】根据本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则必须经实验室进行诊断。其中包括病毒分离鉴定、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荧光抗体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