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肾的保健细节和养生(现代健康丛书)
17228700000033

第33章 肾脏病饮食疗法指南(6)

【注】脾肾不足则运化失司,主水无权,肾腑空虚。本汤能补脾肾、益精血,其中火腿由猪腿腌制而成,性味咸甘平,功能益肾健脾开胃。《随息居饮食谱》说它能“补脾开胃,滋肾生津,益气血,充精髓”。鸡蛋性味甘平,功能补脾养血,调养虚损。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C、D)、烟酸、卵磷脂、胆甾醇等。榨菜性味咸微辛(辣)微温,功能醒脾开胃,增进食欲。合用为汤,可奏疗虚损之功。

冬瓜皮蚕豆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100克,冬瓜皮(干)、蚕豆各60克。

【做法】将冬瓜皮、蚕豆洗净;猪瘦肉洗净,切片。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至蚕豆熟,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补肾健脾,利湿退肿。

【适应证】适用于肾病水肿属水湿内停者,症见水肿,按之凹陷,面色光白,疲倦食少。小便不利,大便溏泻等。

【注】肾病不能主水,脾虚不能行水,本汤以健脾复运化而利水湿为主。汤中冬瓜皮性味甘凉,功能利水消肿。蚕豆又叫胡豆,性味甘平,功能健脾利湿,上二味合用,《湖南药物志》用治水肿,认为有较强的利尿消肿作用。猪瘦肉性味甘平,功能补肾健脾养血。《千金要方》说它:“宜肾、补肾气虚竭。”合用为汤,使冬瓜皮、蚕豆利水湿而不伤脾肾,猪瘦肉滋养脾肾而不留湿,共奏健脾益肾、利水消肿之功。

【注意】冬瓜皮用鲜品利湿之效更佳,用量宜加倍。若水肿甚者,可单用冬瓜皮、蚕豆煎水代茶淡饮。对蚕豆过敏者不宜饮用本汤。

附子鹿筋猪腰汤

【材料】鹿筋100克,猪腰1个,附片30克,生姜1片。

【做法】将熟附片、生姜洗净;鹿筋洗净浸软切短段;猪腰切开去脂膜,洗净切片。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功效】温补肾阳,散寒祛湿。

【适应证】肾病属肾阳虚衰,寒湿内蕴者,症见面色晦滞,畏寒怕冷,下肢欠温,尿少或清长,大便溏薄或腹泻,口淡不渴及肾功能减退等。

【注】本汤为《四川中药志》鹿筋附片汤改猪蹄用猪腰加生姜而成。‘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脾肾阳虚,寒水内停。本汤温肾阳,散寒湿。汤中附子性味辛热(有毒),为纯阳燥烈之品,功能峻补下焦之元阳。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塔拉胺、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和非生物碱成分。有强心和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等作用;《本草备要》说它能:“补肾命火,逐风寒湿。”鹿筋性味微咸温,功能补阳壮筋骨。《本经逢原》说它能:“大壮筋骨,食乏令人不畏寒冷。”猪腰性味咸平,功能益肾。生姜辛温与附子同用,温阳散寒湿之力大。

本汤与羊肉虾仁羹同属补肾阳之品,本汤温肾阳,散寒湿之力大,羊肉虾仁羹温肾阳并暖脾胃。

【注意】肾病阴虚阳亢及湿热内盛者不宜饮用本汤。

杜仲猪腰汤

【材料】猪腰1个,杜仲30克。

【做法】将杜仲洗净,切细丝;猪腰切开去脂膜,洗净切片。把全部用料一起放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补肝肾,泄湿浊。

【适应证】适用于肾病后或肾病属肝肾不足者,症见反复轻度浮肿,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腰膝酸软,时有头晕、耳鸣等。

【注】肾病虚损,肝肾不足,肾浊上犯,本汤补肝肾而泄肾浊,乃根据《本草权度》中,用杜仲末放猪肾内、荷叶包裹,煨熟食,治肝肾虚寒,今变做汤品而成。其中杜仲性味甘温,功能补肝肾。《神农本草经》说它能“主腰背痛,补中,益肾气,强筋骨……小便余沥”。含有杜仲胶、糖甙、生物碱、果胶、脂肪、树脂、有机酸、酮糖、维生素C、醛糖绿原酸等,有持久的降压作用和利尿作用。猪腰性味咸平,功能补肾和理肾气,通利膀胱。合用为汤,可补肝肾之不足,泄肾中之湿浊,共奏补肝肾、利膀胱之功。

土茯苓黄芪猪骨汤

【材料】猪脊骨500克,土茯苓60克,黄芪30克。

【做法】将土茯苓、黄芪洗净;猪脊骨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1~2小时,用盐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健脾益气,利水消肿。

【适应证】适用于肾病属脾虚湿聚者,症见水肿,小便不利,四肢乏力,食少神疲,或水湿消退而尿蛋白仍高等。

【注】脾虚失运,水湿停聚,湿浊下流,本汤健脾益气复运化,则水湿自消。汤中土茯苓又名冷饭团,性味甘淡平,功能除湿、泄浊解毒。含有皂甙、鞣质、树脂等。《滇南本草》说它能“治五淋白浊,兼治杨梅疮毒”。黄芪性味甘微温,功能补气健脾、利水退肿。猪脊骨(含有猪脊髓)性味甘咸平,功能健脾益血,滋肾强腰。合用为汤,共奏健脾益气、消肿泄浊之功。

枸杞子狗脊猪尾汤

【材料】猪尾1条,枸杞子6克,狗脊30克。

【做法】将枸杞子、狗脊洗净;猪尾刮净毛,洗净切小块。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1.5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补肾强腰。

【适应证】适用于肾病后肾虚困湿,症见腰膝酸痛乏力,小便多,时有头晕或视物不清或遗精、遗尿等。

【注】肾虚则胃腑失充,湿邪内困。本汤以补肾祛湿强腰为主。其中枸杞子性味甘平质润,功能补肾益精。含有甜菜碱、胡萝卜素、玉蜀黍黄素和多种维生素等。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的根、茎,性味甘苦温,功能补肝肾,祛寒湿,强腰脚。含有多量淀粉、鞣质。《玉楸药解》说它有“泄湿祛寒、起痿止痛、泄肾肝湿气、通关利窍、强筋壮骨、治腰痛膝疼、足肿腿弱、遗精带浊的作用”。猪尾能健腰脊。合用为汤,可奏补肝肾、强腰膝、泄湿浊之功。

枸杞猪肝鸭肾汤

【材料】猪肝60克,鸭肾1个,枸杞250克。

【做法】将枸杞摘叶洗净,枸杞梗洗净折断、扎好。猪肝、鸭肾洗净切片,用油盐拌匀。用清水适量煮枸杞梗,煮沸几分钟去掉枸杞梗。放枸杞叶、猪肝、鸭肾煮沸后,调味即可。随量饮用或佐餐。

【功效】补肾肝,益精血。

【适应证】适用于肾病属肝肾不足者,症见腰酸遗泄、眩晕头痛,或有微肿,或有潮热、尿少或尿清长。

【注】肾病日久则精亏血少,肝肾不足,阴虚阳浮。本汤以补肝肾为主。其中拘杞性味苦甘凉,功能补虚益精,清肝祛风。含有甜菜碱、芸香甙、维生素(B、C)、谷甾醇(B、D)、葡萄糖甙等。《食疗本草》说它能“坚筋耐老、祛风、补益筋骨、能益人、祛虚劳”。猪肝性味甘苦温,功能补肝养血,《食医心镜》说它能“治水气胀满,浮肿”。鸭肾又称鸭肫,性味甘咸平,功能滋阴益肾。合用为汤,共奏平补肝肾,调养精血之功。

荠菜蜜枣猪脬汤

【材料】新鲜荠菜150克,蜜枣3个,猪脬1个。

【做法】将荠菜洗净,蜜枣洗净;猪脬用粗盐擦洗净,用沸水烫过。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1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健脾胃,清热毒,利尿止血。

【适应证】适用于肾结核,乳糜尿,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属湿热蕴结者,症见尿血,淋浊,涩痛以及肾炎水肿等。

【注】湿热蕴结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及劳倦伤脾则水湿泛滥。本汤既利膀胱湿热,又健肾制水。其中荠菜又叫菱角菜、鸡心菜,性味甘平,功能和脾、利水、止血。含多种有机酸、氨基酸、糖类、胆碱、乙酰胆碱、酰胺、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灰粉和多种维生素等。据报道,荠菜全草煎汤淡服治疗乳糜尿及乳糜血尿有一定疗效。蜜枣性味甘平,功能补脾益气,和胃生津。与荠菜合用,《湖南药物志》认为能止内伤吐血。猪脬即猪膀胱,又叫猪尿泡,性味甘咸平,功能通利膀胱。合用为汤,共奏清利下焦湿热、健脾利水之功。

【注意】没有猪脬,可改用猪肾或猪瘦肉,亦可获同效。虚寒性水肿、肾虚白浊者不宜饮用本汤。

巴戟胡桃炖猪脬

【材料】猪脬1个,巴戟30克,胡桃肉24克。

【做法】将巴戟、胡桃肉洗净;猪脬用粗盐擦洗净,用沸水烫过。把巴戟、胡桃肉放人猪脬内,置于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用文火炖1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补肾助阳,润燥排石。

【适应证】适用于肾病属肾气不足者,症见小便频数、夜尿多,或排尿无力、腰膝冷,或泌尿系统结石、久不能排、面色白、神气怯弱,或遗尿等。

【注】肾阳不足则肾气不能振奋而气化失常。本汤温补肾阳以复肾气。汤中巴戟性昧辛甘温,功能温肾助阳。含有糖类、树脂、维生素等,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及降低血压的作用,《本草正义》说它有“鼓舞阳气之用……温养元阳……益精”等作用。胡桃肉,又名核桃肉,性味甘温,功能补肾润燥,常用于小便频数及石淋之证。猪脬为猪膀胱,性味甘咸平,功能益肾利膀胱。合用为汤,共奏补肾润燥之功。

【注意】肾病阴虚火旺者不宜饮用本汤。

三子炖猪脬

【材料】猪脬1个,猪瘦肉60克,枸杞子、菟丝子、韭菜子各15克。

【做法】枸杞子、菟丝子、韭菜子洗净;猪瘦肉洗净,切片;猪脬用粗盐擦洗净,用沸水烫过。把“三子”放入猪脬内缝合,与猪瘦肉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用文火炖两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滋肾阴,补肾阳。

【适应证】适用于肾病日久,肾中阴阳两虚者,症见面色暗滞浮肿、精神疲惫、视物不清、腰膝冷痛乏力、尿少或清长,或有遗泄,或有潮热,或有畏寒等。

【注】肾中阴阳不足气化不力,阴液虚少。本汤既温补肾阳,又滋养肾阴。汤中构杞子性味甘平,功能补益肝肾。菟丝子性味辛甘平,功能补肾益精,乃补阳而不燥,补阴而不腻之品。含树脂样甙、糖类。《药性论》说它能“治男子女子虚冷,添精益髓,祛腰疼膝冷”。韭菜子性味辛甘温,功能补肝肾,暖腰膝,壮阳固精。猪脬即猪膀胱,有益肾利膀胱的作用,猪瘦肉能滋阴润燥,并能使汤味鲜甜。合用为汤,温肾阳、滋肾阴,共奏平补肾中阴阳之功。

胡豆炖牛肉

【材料】胡豆100克,牛肉120克。

【做法】将胡豆洗净,牛肉洗净切片。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用文火炖至牛肉熟,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功效】健脾养血,利水消肿。

【适应证】适用于肾病属脾虚而血少者,症见反复水肿,面色萎黄或咣白,神疲乏力,纳少便溏或肾炎水肿贫血有上述症状者。

【注】本汤出自《民间常用中药汇编》。脾胃虚弱,则吸收运化不力,气血之源不足,水湿内停。本汤调补后天之本,益气血消水肿。汤中胡豆即蚕豆,性味甘平,功能健脾利湿,《本草从新》说它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牛肉性味甘平,功能补脾胃,益气血。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钙、磷、铁、胆甾醇等,牛肉的蛋白质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甚多,故其营养价值甚高,《本草拾遗》说它能“消水肿,除湿气,补虚,令人强筋骨,壮健”。合用为汤,可奏健脾补虚、消水肿之功。

【注意】牛肉宜用黄牛肉。若食蚕豆会引起过敏者(即患蚕豆病者),不宜饮用本汤。

川断胡桃仁牛尾汤

【材料】牛尾1条,川断25克,胡桃仁60克。

【做法】将川断、胡桃仁洗净;牛尾用沸水烫,去毛洗净斩数段。把全部用料一起放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两个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或佐餐。

【功效】补肾强骨。

【适应证】适用于肾病日久或久病伤肾属肾虚者。症见腰膝酸软或腰腿冷痛乏力,小便清长,或水肿尿少等。

【注】肾虚则肾腑失养。本汤以补肾强腰膝为主。其中川断又叫续断,性味苦甘辛,微温,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含有续断碱、挥发油、维生素E等。胡桃仁即核桃仁,性味甘温,功能补肾益精。《本草纲目》说它能“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牛尾性味甘平,功能益气血,强筋骨,补肾。合用为汤,共奏补肾养血、强筋壮腰之功。

本汤与枸杞子狗脊猪尾汤均具有补肝肾、强腰膝之功,对肾虚腰痛,筋骨乏力均有治疗作用;本汤温肾壮腰之力较大,并可养血;枸杞子狗脊猪尾汤则补肾益精之效较佳,并能泄湿浊。

熟地理柱牛骨汤

【材料】牛骨500克,熟地黄60克,江瑶柱30克。

【做法】将熟地黄洗净切片,江瑶柱洗净,浸软撕开,牛骨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先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煮3~4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滋阴益肾,养血强筋。

【适应证】适用于肾病日久,精血亏虚者,症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肢体倦怠,腰膝乏力等及肾炎贫血体弱者。

【注】肾病日久,肾精亏虚,肾腑失养。本汤滋肾补血、强骨。汤中熟地黄性味甘微温,功能滋肾填精,补养阴血。江瑶柱为江瑶科动物栉江瑶的后闭壳肌的干制品,俗称干贝,性味甘咸平,功能滋阴补肾,调中。《本草求原》说它能“滋真阴,止小便”。牛骨(含牛髓)性味甘温,功能滋肾填髓,与熟地同用,《得配本草》说“牛骨髓,配地黄汁,治赢瘦”。全汤共奏滋补肾阴、调养精血、强筋健骨之功。

【注意】肾病有实邪者不宜饮用本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