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心脏病食疗与养生(居家生活宝典)
17228900000027

第27章 心血管病的科学防治(18)

(2)起搏器只能纠正心率和心律失常,不能治疗心脏本身的疾病,故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对心脏原有疾病,如冠心病等进行治疗。

(3)安装心脏起搏器后会改善自觉症状,所以患者可以从事日常工作和学习,也可以参加轻微的体育活动,如散步、钓鱼、打乒乓球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突然改变体位,或突然牵拉、伸屈动作。

(4)应防止电磁场干扰,尽管一些先进的心脏起搏器抗干扰性能很强,对一般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吹风机、吸尘器、电动剃须刀、电褥子等不受干扰,但一些特殊的电磁设备场所、工厂、电磁机、高压变电器和雷达站等,会破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所以,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应远离上述场所;也不应将半导体收音机的喇叭磁铁放在紧靠起搏器皮囊的身体上,而应放在相距20厘米的地方;更应避免电热或电磁治疗,如超短波、电磁理疗仪,防止损坏人工心脏起搏器。

(5)保护好起搏器皮囊,防止损坏和感染。起搏器表面皮肤,由于受压极易损伤、坏死和感染,特别多见于老年消瘦的患者。应经常注意局部皮肤的保护,检查埋藏起搏器处皮肤有无红肿,注意清洁和消毒。如果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则需要重新进行手术。

(6)定期门诊随访检查。为了保证术后安全,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检查,检测起搏器的功能。起搏器有随时发生故障的可能,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预测电源寿命。一般术后3个月,每月随访1次,以后每隔3个月随访1次。

如何预防心律失常发生

尽管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方法得当,仍然可以减少和预防其发生。

(1)预防诱发因素:心律失常与冠心病、高血压关系密切。心律失常是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而冠心病、高血压是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因此积极控制好这些疾病,就会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2)稳定情绪:精神因素中尤其是紧张的情绪易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生,所以要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精神放松,不过度紧张,避免过喜、过悲、过怒,不计较小事,遇事要自己安慰自己,不看紧张激烈的球赛和电影电视。

(3)自我监测: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时,患者自己最容易发现问题。有些心律失常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可减少甚至避免发生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的患者往往有先兆征象或称前驱症状,如心悸感,摸脉搏有“缺脉”增多,此时及早休息并口服地西泮,可防患于未然。

(4)定期检查身体:定期检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因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用药后应定期复诊及观察用药效果和调整用药剂量。

(5)生活要规律:养成按时休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因为失眠可诱发心律失常。运动要适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过量运动,不做剧烈竞赛性活动。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洗澡水不要太热,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避免受凉,预防感冒,不从事紧张工作。

四、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

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年龄、病变性质、病变严重程度各不相同,有的患者还有其他严重并发症,所以治疗方案也必然不尽相同。也就是说,治疗高血压病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是有下列的一些基本原则。

(1)将血压控制在一个适当的水平,消除高血压带来的种种不适感,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2)尽量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并且逆转已经造成的损害。事实证明,高血压患者经过降压治疗后,心、脑、肾并发症明显减少,而对已有的并发症进行治疗,又可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命。

(3)在降压治疗的同时,要防治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其他危险因素,如左心室肥厚、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等。

(4)治疗方案应尽量简便,容易被患者接受,能够坚持长期治疗。

(5)坚持治疗方法个体化的原则。要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出治疗方案。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均应如此。

(6)提倡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强调医生与患者的密切配合。

低危、中危高血压患者如何治疗

低危高血压患者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予药物治疗。中危高血压患者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同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其他危险因素数周,进一步了解情况,然后决定是否开始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以下内容:①限制钠盐的摄入,以中度限盐为宜,每日进食钠盐5克以下。②减轻体重,主要是降低每日热能的摄入,辅以适当的体育活动,使患者体重逐渐向理想体重靠近。③适当运动锻炼,应采取有氧运动方式进行,如跑步、行走、游泳、打太极拳和其他传统健身锻炼项目。

高危、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如何治疗

高危高血压患者必须立即给予药物治疗。对极高危高血压患者,必须立即开始对高血压及并存的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进行强化治疗。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原则是什么

(1)自小剂量开始,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降压有效但血压控制仍不理想,可视情况逐渐加量,以获得最佳的疗效。

(2)积极推荐使用每日1次,24小时有效的长效制剂,以保证24小时内稳定降压,这样有助于防止靶器官损害,并能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导致猝死、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另外,这类制剂还可大大增加治疗的依从性,以便患者坚持规律用药。

(3)单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不宜过多增加单种药物的剂量,而应及早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这样有助于提高降压效果而不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增加。

(4)判断某一种或几种药物降压是否有效及是否需要更改治疗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该药达到最大疗效的时间。在药物发挥最大疗效前,过于频繁地改变治疗方案是不合理的。

(5)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确诊后应坚持终身治疗。

常用降压药物有哪些

抗高血压药物目前已有百余种,但较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六大类:

(1)利尿降压药:通过肾脏排钠排水,减少血容量并降低外周阻力,达到降压效果。常用的有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氯噻嗪、氯噻酮、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氨苯蝶啶、螺内酯(安体舒通)、阿米洛利等。

(2)β受体阻滞剂:使β受体阻滞,提高血管平滑肌对血管递质的敏感性,抑制肾素的分泌,达到降压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普萘洛尔(心得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美多心安、倍他乐克)、噻吗洛尔(噻吗心安)等。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酶作用,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从而降低体循环阻力,达到降压的目的。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开搏通)、依那普利(苯丁酯脯酸)、培哚普利(雅施达)和苯那普利拉(洛汀新)等。

(4)钙拮抗剂:抑制钙离子通过心肌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使平滑肌松弛,周围阻力降低,具有降压,抗心绞痛作用。常用药物有地尔硫卓、硝苯地平(心痛定)、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维拉帕米、氨氯地平(络活喜)等。

(5)α受体阻滞剂:可阻断突触后α受体,对抗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常用药物有哌唑嗪、多沙唑嗪。

(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发挥降压作用。临床作用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相同,但不引起咳嗽等不良反应。常用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

利尿剂为什么能降压

利尿剂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已被广泛应用,它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再吸收,达到排钠利尿作用,使人体内钠和水的排出量超过摄入量,使血容量和细胞外液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而达到降压作用。但继续用药3~4周后,血容量和心输出量已逐渐恢复,而血压仍持久降低,这是由于此时体内轻度缺钠,小动脉壁细胞内少钠,减少了小动脉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等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从而引起血管扩张,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导致血压下降。

目前临床上用于降压的利尿剂,根据作用强弱分以下三类。强利尿剂,如袢利尿剂速尿;中效利尿剂,如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弱利尿剂,如保钾利尿剂氨苯蝶啶、螺内酯(安体舒通)等。后者主要是醛固酮形成竞争性拮抗作用,使其作用减弱,导致排钠保钾作用。

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双氢氯消疾)是一种利尿药,还具有降压作用,所以也叫利尿降压药。环戊氯噻嗪(环戊甲噻嗪)和氯噻酮等药也属于此类。氢氯噻嗪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回收,而表现强大的利尿消肿作用。它的降压作用究竟与利尿作用有没有关系,是否降压作用就是利尿作用的结果,尚不完全明了。

早年曾有人认为,氢氯噻嗪的降压作用就是利尿作用的结果。因为该药通过利尿作用可以使血容量减少,而血容量减少时血压可以下降;还有排钠作用,而身体内钠的潴留也可使血压升高。但此后进行的许多实验观察逐渐否定了这种看法。例如,在服用氢氯噻嗪后,用血容量扩张药右旋糖酐补充由于利尿而丢失的血容量,仍然有降压作用。而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后,血容量逐渐恢复到给药前的水平,但是降压作用依然存在。

上述事实说明,氢氯噻嗪的降压作用和利尿作用并没有直接关系。可能利尿作用在本药的早期降压上起一定作用。近年来有人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氢氯噻嗪能降低血管壁中钠的含量,这种含钠量低的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显著减弱。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的递质,是维持血管紧张度和血压的重要因素,如果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性减弱,就会出现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当然,这种看法也不是最后定论。

氢氯噻嗪的降压特点是单独用药作用较弱,每日口服25~50毫克,可使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下降13~27千帕(10~20毫米汞柱),对于舒张压高于147千帕(11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往往效果较差。与利血平、胍乙啶、双肼苯哒嗪及其他抗高血压药合用,多可提高疗效。所以,氢氯噻嗪是治疗高血压的一个主要辅助药物。又由于该药的利尿排钠作用,合并用药可消除胍乙啶、双肼苯哒嗪、氯压定等药所致的水、钠潴留。

应用利尿剂降压的原则是什么

(1)一般首选中效降压利尿剂,推荐噻嗪类为首选;无效或有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急症者,宜选用强效降压利尿剂。

(2)初始剂量应小,根据病情逐渐增加,以免失钠过多,血压过低,尤其老年患者应用强效利尿剂时更应注意。

(3)用利尿剂时不需限钠,但勿高盐饮食。

(4)保钾利尿剂是弱降压药,单独应用效果不佳,常与其他利尿剂合用,以防丢失钾,所以用该药时补钾量可适当减少。

(5)单独应用强利尿剂降压时,应补钾,但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时,无须补钾。

(6)强调间断应用利尿剂。

钙拮抗剂作为降压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有何不良反应

钙是人体内最丰富的金属元素之一,对维持体内环境稳定和心血管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在正常情况下,钙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体内的。而离子进入细胞是由细胞膜上的一种具有不同结构的蛋白质来完成的,这种蛋白质称为离子通道。每一个通道只能允许一种离子通过,称为该离子的专属通道。钙通道就是钙的专属通道。能作用于细胞的钙通道,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而发挥心血管作用的药物称为钙拮抗剂。

(1)钙拮抗剂对心血管的主要作用

①抑制钙离子内流,减少血管平滑肌的张力及其对内源性加压物质的反应性,而产生降压作用。

②防止心肌细胞内钙过多,改善心肌舒张功能,减少心肌耗氧,对心脏和缺血的心肌有保护作用。

③降低血管平滑肌张力,扩张冠状动脉、外周血管,以及脑、肺、肾、肠系膜血管。

④减少心肌细胞钙离子内流,降低收缩功能,即负性肌力作用,防止钙超载,避免钙对心肌的损伤。

⑤减少血管壁钙离子沉积,长期应用可防止动脉硬化。

⑥抑制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由于钙拮抗剂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所以它还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脑供血不足、外周血管病、偏头痛等多种疾病。

(2)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

①反射性心率增快,心搏出量增加,也反射性增加血浆肾素活性。合用β受体阻滞剂可减轻此反应,并增加其降压作用。

②硝苯地平的扩张血管作用较强,故常有头痛、面部潮红等。此类副作用出现与剂量有关,一般1~2周后可自行消失。

③踝部水肿发生率约4%,可能与局部血管通透性有关。

④心功能不全者应用维拉帕米可引起心动过缓,多种传导障碍或停搏,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者应慎用。

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有何特点

(1)药物起效迅速,降压平稳,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小。

(2)对原有高血压患者降压幅度大;血压正常时对钙拮抗剂反应不明显。

(3)血压降低后,不影响患者脑、冠状动脉和肾脏的血流量。

(4)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周围血管病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