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家庭养花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17230800000035

第35章 常绿木本和藤本花卉的培育(6)

金橘的新梢在一年当中可抽生多次,因此,从春季萌生新梢到挂果之前共需修剪3次。第一次在早春将去年结的果实摘掉后进行一次重剪,每根侧枝仅保留基部2节,让它们重新抽生新枝。4月上旬新叶长全以后,再对所有新枝短截一次,剪掉全枝的1/3~1/2,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使其抽生二次枝。6月上旬进行第三次修剪,主要工作是对二次枝进行全面摘心,促使其萌生三次枝来扩大冠幅,从而增加着果部位。

三次枝形成的多少和生长势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将来的结果数量。在三次枝上的新芽形成之前不要天天浇水,每天只向植株上喷水,使盆土保持半干状态,每隔4~5天再浇一次透水,这样可抑制三次枝的加长生长,有利于营养的积累而促进花芽分化。在此期间可能因植株水造成叶向上翻卷,但不会凋萎;待三次枝的腋芽形成后再加强肥水管理,主要追施磷钾肥料。开花后盆土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否则幼果会大量脱落。对没有挂果的枝条应适当疏剔,同时摘掉瘦小的果实。10月中旬气温下降,应移入室内多见阳光,同时追施一些薄肥。春节前果实变黄后应降低室温,避免阳光照射可延长挂果时间。

佛手(佛手插、五指橘)

1.形态特征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株高可达2米,枝上有短刺。叶互生,椭圆形,薄革质,边缘有波状锯齿。花着生在叶腋间,白色有香味,花瓣边缘有紫色晕。果实卵形,果顶开劈呈卷拳状,上有较大的油胞突起,淡黄至黄褐色,老熟后古铜色,有浓郁的幽香;果肉坚硬木质化,可长期存放香味不减。夏初开花,10~12月果实成熟。

2.习性原产于我国华南和印度。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力差,除华南地区外,其它地区均作盆栽观赏,冬季室温不得低于6℃,怕霜冻。喜阳光,但在北方应适当遮荫,果熟期可在室内长期陈设。要求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否则叶片变黄,生长停止。坐果期需充足的肥料。

3.繁殖方法华南地区繁殖佛手时多于8月份在老树上选挂有幼果的结果枝进行高枝压条,10月份剪离母体后上盆栽种,当年即可陈设或出售。还可用枸椽或酸橙的播种实生苗做砧木进行切接或劈接,5年后开始结果。

4.栽培和养护佛手比较难养,坐果率太低;要想让它们结果,首先要掌握它的生态习性。春天出室后应放在背风疏荫的地方养护一段时间,注意防风,每天喷水2次来提高空气湿度,再逐渐向阳光下转移。夏季一定要放在通风凉爽的地方,防止闷热,掌握间干间湿的浇水原则。冬季室温不低于5℃不会受冻,超过15℃反而会大量落叶。

佛手的生长发育规律是:每年春、夏共开花2次;年幼的植株春花多,但因春季正值新梢生长期,大部分营养被新梢生长所消耗,坐果率反而不如夏花高。老龄植株因体内贮存的营养多,因此春花的坐果率高。又因果实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要想使果实坐稳,必须疏掉一部分幼果。疏果应在幼果长到蚕豆大小时进行,10年生以下的盆栽植株每棵最多留果6枚,还要把果枝上的侧芽全部抹掉并进行摘心,使营养集中供应幼果发育。为了保险起见,当幼果长到葡萄大小时最好再疏掉2~3枚,每盆坐果3~4个就相当理想了。与此同时每2周追施一次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或麻酱渣水,当幼果长到核桃大小时就不会脱落了。

佛手的隔年结果现象非常明显。在结果后的第二年早春应进行一次强修剪,每根侧枝仅保留2枚腋芽后短截,让它们萌发新枝来更新树冠,为下一年开花做准备。

代代(代代花、玳玳)

1.形态特征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枝条上生有硬刺。叶椭圆形,叶柄上长有较长的翼叶;叶片革质,表面光滑,上有半透明的瘤点。总状花序腋生,花萼绿色,花瓣乳白色,具浓香。果实个大,直径6~8厘米,球形至扁球形,表面粗糙,皮厚不能食,初期为绿色;成熟后为黄色,不脱落,来年春季又变成青绿色,挂果时间可延续到第二年结果后,代代相传,故名代代。花期5~6月,秋末果实成熟(图92)。

2.习性原产于我国江南各省,以浙江省为最多。喜冬季无严寒、夏季无酷暑的湿润气候和充足的阳光,在长江流域可露地越冬,北方均作盆栽观赏。要求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不耐盐碱和干旱。

3.繁殖方法在江南可于梅雨季节扦插,采1~2年生充实枝条做插穗,剪成20厘米长一段,保留先端1~2片叶子并剪掉1/2,插入泥炭或素沙中,入土深12厘米,遮荫保湿,在20℃左右的土温下40天左右开始生根。

也可用柑橘类植物类植物的播种实生苗做砧木,在谷雨到立夏之间或立秋后用当年生10厘米长的枝条做接穗进行劈接。嫁接成活后培养3年可开花结果。

4.栽培和养护代代生长快,根系又很发达,开花前应每年翻盆换土一次。早春应追肥2~3次,花谢后疏果,每根结果枝上只能留果1枚;果实坐稳后每半个月追施一次液肥来促使果实发育。盛夏季节应放在疏荫下防暑降温,立秋后应充分见光,霜降前移入室内,室温不要太高,以10~12℃为宜。春季出室后如果空气干燥应经常向叶面喷水,注意防风。对发育枝应进行短截,防止它们徒长,使养分集中,有利于花芽化和结实。

香圆(北京柠檬、香橼)

1.形态特征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在枝条的节部长有硬刺。叶椭圆形,革质,叶柄上有翼叶,叶型较大,叶缘波状或有钝齿。多花簇生于枝条顶端,花白色并带有紫色晕,具芳香。果实长椭圆形,果皮粗糙,成熟后金黄色,有浓郁的清香。早春开花,秋末冬初果实成熟。

2.习性原产于我国华南和华东的南部。喜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和比较湿润的气候条件,不甚耐寒,在长江流域不能露地越冬。要求排水良好并含有腐殖质的沙壤土,喜酸畏碱,需要充足的阳光。

3.繁殖方法扦插应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进行,采二年生枝做插穗,取其中段,截成15~20厘米长一段,扦插方法和代代现同。嫁接时用柑橘类植物的播种实生苗做砧木,5~7月间进行切接或劈接,接后2个月可萌芽抽梢。

4.栽培和养护香圆的隔年结果现象极为明显,翻盆换土应在结果后的来年早春进行,同时短截侧枝,每枝仅留3枚侧芽;留下的侧芽到夏至后开始萌发并抽生二次枝,对二次枝还要进行摘心,每枝仅留2枚侧芽,立秋后又能抽生三次枝;待三次枝长长后再次摘心,时追肥,到10月中旬前共追肥5次,以便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开花打下基础。10月下旬移入室内,保持10℃左右的低温。

春季开花后应立即加强肥水管理,切勿受旱。花期应疏掉过密的小花,这部分小花都是不孕花,花心为黄色。可孕花的花型大,基部的子房也比较肥大,花心为黄绿色,在粗壮的结果枝上可留花3朵,细弱的结果枝上留花1~2朵,将多余的疏掉。在结果期间当新梢长到7厘米以上时进行摘心,同时追肥,每周追施1次。

龟背竹(蓬莱蕉、电线兰)

1.形态特征为天南星科大型常绿藤本植物。株高可达7—8米,但需依附在其它物体上生长。主茎粗壮多汁,节部明显,并能发生许多粗壮的气生根;气生根黑褐色,状似电缆线。大型叶生单生。幼株的初生叶心形,全缘无缺刻,也无孔洞,以后长出的叶片逐渐增大,长宽可达60~90厘米,叶缘具宽大的深裂,叶脉间有椭圆至长圆形孔洞,形似龟背。叶柄粗壮,长60~100厚米。花的佛焰状苞黄白色,长约30厘米,软革质,内生肉穗花序1根,下部黄色的为雌花,上端带紫色的为雄花。浆果着生在花穗的下部,呈松球形。

2.习性原产于墨西哥的热带雨林中。喜温暖湿润的蔽荫环境,怕阳光直射。不耐寒,在我国均作室内花卉培养,越冬室温不得低于10℃。茎秆上抽生的气生根能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氮,不施肥也能生长。要求保水力强的腐殖培养土,极不耐旱而耐水湿;在干燥的空气中叶片常焦边破碎。

3.繁殖方法家庭培养的龟背竹大都只有一根主茎,如果进行扦插,就必须把主茎截断。当主茎长长以后,用修枝剪自地面向上20厘米处把它切割下来做插穗。经过一段时间,留下来的茎秆基部两个茎节处由隐芽萌发分别抽生出2片初生叶,然后由初生叶的叶柄内再展出再生叶,于是就长出2根侧茎,使母株的株丛由一根独秆变成双秆。

扦插龟背竹应当用保水力强的泥炭做扦插基质,按2~3节一段将茎秆切开,不要伤害新月形叶痕。最先端的一段茎秆带顶叶,在顶叶的叶柄内含有新叶的原始体,扦插生根后可直接抽生再生叶,因此成形快。中部茎段虽带有叶片,但叶柄内已无新叶的原始体;下部茎段上没有叶片,扦插时应区别对待。

最先端的茎段应带着顶叶直立扦插;中间的茎段可保留一片大叶并剪掉1/2进行斜插;下部茎段没有叶片,可集中平埋在一个较大的花盆或木箱内(图93)。

扦插前应将茎秆上的气生根全部剪掉,以防在土中霉烂。5月下旬扦插成活率高,插后应背光保湿,经常喷水来提高空气湿度,立秋前后即可抽生2片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