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素书(中华国学经典)
17232000000015

第15章 素书解译(12)

当年曹操很想留住关公,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又送官职又送钱财,费尽了心机。但关公得知刘邦的所在,还是封金挂印,义无反顾地破五关、斩六将而去。还有,曹操大破袁绍之后,对袁绍的监军沮授的聪明才智十分看重,真想留下此人。无奈人各有志,沮授不愿降曹,盗马逃跑被发现,还是被杀了。

古人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待遇和地位并非留人的充分条件,聚集一个团队的,必须是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奋斗目标,否则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同床而异梦。

【原典】

为人择官者乱。

【注解】

王氏曰:“能清廉立纪纲者,不在官之大小,处事必行公道。如光武之任董宣为洛县今,湖阳公主家奴,杀人不顾性命,苦谏君主,好名至今传说。若是不问贤愚,专择官大小,何以治乱、民安!”

【解译】

单位任命干部,最坏的情况就是因人设职,本来并不需要这个岗位,可是有个亲戚要当官,只好新设立一个部门,或者所用非人,导致人浮于事,到处都是吃闲饭的人。如此一来,必将导致祸乱。

历史上朝政之乱,基本上乱于四种情况:宦官、朋党、外戚、地方势力。但根本的原因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用人不当。要么是重用“私人”,如宦官、外戚之流;要么是所用非人,如朋党、地方势力之流。明熹宗用魏忠贤,属于重用“私人”,终致朝政大乱;唐玄宗用安禄山,所用非人,终有安史之乱。

汉武帝时十分宠幸李夫人,而李广利就是李夫人的弟弟。此人原无将才,只因是“私人”,汉武帝破格用为大将,率军征讨小国大宛。结果用了四年的时间,动用了十几万军队,才迫使大宛归降。等李广利班师回朝时,手下只有不到二万兵马,损失高达80%以上,而战果仅仅是十几匹大宛良马。汉武帝居然还很高兴,封李广利为海百侯。

【原典】

失其所强者弱。

【注解】

注曰:“有以德强者,有以人强者,有以势强者,有以兵强者。尧舜有德而强,桀纣无德而弱;汤武得人而强,幽厉失人而弱。周得诸侯之势而强,失诸侯之势而弱;唐得府兵而强,失府兵而弱,其于人也,善为强,恶为弱;其于身也,性为强,情为弱。”

王氏曰:“轻欺贤人,必无重用之心;傲慢忠良,人岂尽其才智?汉王得张良陈平者强,霸王失良平者弱。”

【解译】

凡强势领导,必有原因。有的领导因人格而强势,有的领导因得人而强势,有的领导因环境而强势。一旦失去了强势的原因,由强也会变弱。所以强与弱无定式,因时而异,因势而异,关键在于如何把握。

汉代张良,原本是跟随楚霸王项羽,后来翻了脸,才投奔刘邦。可以说,西汉的建立,张良有一半的功劳,在许多重大战略决策上,刘邦都是听从了张良的建议而取得胜利。刘邦曾赞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外,子房功也。”

项羽失张良,一事无成,最后只能自杀而死。刘邦得张良,终创一代伟业。因此,刘邦因得人而强,项羽因失人而弱。

唐代早期武功赫赫,不论是对内的统一战争,还是对外的开疆拓土,大唐的铁骑都是全世界当时最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呢?因为唐代实行了府兵制,士兵平时在家务农,战时就是军队,有很强的地域性。然而,正是这种兵士强烈的地域性,后来发展成骄兵悍将的割据势力,才有了唐代长达近百年的“藩镇之乱”。

府兵这种制度,原本没有好坏之分,就看怎么来用。凡事都要因势利导,不可一成不变。用其强,守其弱。

【原典】

决策于不仁者险。

【注解】

注曰:“不仁之人,幸灾乐祸。”

王氏曰:“不仁之人,智无远见;高明若与共谋,必有危亡之险。如唐明皇不用张九龄为相,命杨国忠、李林甫当国。有贤良好人,不肯举荐,恐搀了他权位;用奸谗歹人为心腹耳目,内外成党,闭塞上下,以致禄山作乱,明皇失国,奔于西蜀,国忠死于马嵬坡下。此是决策不仁者,必有凶险之祸。”

【解译】

领导的重要职责在于决策,但决策必以爱人为本,拿今天的话说,就是要以人为本,这样的决策才能有远见、合民意。如果决策者没有仁德之心,决策的动机不良,就是小人擅权,那样的决策就是危险的。

明代有个大宦官,名叫王振。明英宗时,受皇帝重用,居然独揽兵权。但王振没有一点军事才能,下令出兵麓川。王振的这一决策,完全是出于私心,他不懂军事,又怕别人说三道四,所以想打个胜仗立威。结果用兵几十万,费时近十年,全国半数的收入都被用作军饷,真正得不偿失。后来出于同样的目的,又请求明英宗亲征北方的也先,想借皇帝之威为自己造势。结果也先率大军兵围土木堡,王振大败,明英宗为也先所掳,他自己为乱军所杀。图片【原典】

阴计外泄者败。

【注解】

王氏曰:“机若不密,其祸先发;谋事不成,后生凶患。机密之事,不可教一切人知;恐走透消息,反受灾殃,必有败亡之患。”

【解译】

“阴计”不是平常意义下的阴谋,而是指机密的计划,比如说,一个企业的营销方案,一个周密的计划,一旦外泄,损失会相当严重。商业计划如此,军事部署也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为了打击同盟国,德国潜艇部队计划用四条潜艇偷袭澳大利亚沿海商船,以此造成混乱。这个计划本来是不错的,但由于此时德国海军的密码已经被破获,这四艘潜艇一出港,就被盟国沿途截击,还没有接近目标,就损失了三艘,只有一艘潜艇到达了目的地。再比如,日本的密电码早就被美国破译,所以日本的许多计划对美国人来说根本就没有秘密,在战场上完全掌握了主动权,美军击落山本座机一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阴计”一旦泄露,对方即可知己知彼,此时明暗已易形,强弱已易势,所以没有不失败的。

春秋时秦穆公准备派孟明偷袭郑国,可是当军队行进到延津时,却被郑国的商人弦高发现。弦高灵机一动,假装成郑国的使臣,大摆宴席欢迎秦军,他对孟明说:“我家国君已经知道将军率大军来到敝国,所以派我大老远赶来犒劳秦军。大家不要客气,放开肚皮吃啊。”孟明顿时起了疑心,驻军不前。他认为:“我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就是想打个郑国出其不意。现在可好,郑国已经知道了我们的计划,也许已经准备了很久了。此时再按原计划进行,进攻则坚城难克,围困又兵少难继。”于是,在袭击了滑国之后,就退了回去。

【原典】

厚敛薄施者凋。

【注解】

注曰:“凋,削也。文中子曰:“多敛之国,其财必削。”

王氏曰:“秋租、夏税,自有定例;废用浩大,常是不足。多敛民财,重征赋税;必损于民。民为国之根本,本若坚固,其国安宁;百姓失其种养,必有雕残之祸。”

【解译】

厚敛则民穷,民穷则国凋,古人说:“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自古都是一个下场,那就是被别人抛弃。

中国文化中讲得最多的是平衡,从阴阳哲学到中庸思想。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中国最缺少的就是平衡与中庸,真是缺什么盼什么。但从秦始皇筑长城、建阿房,到西太后挪用军饷建颐和园,都是“厚敛薄施”。于是,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总是一呼而百应。

【原典】

战士贫,游士富者衰。

【注解】

注曰:“游士鼓其颊舌,惟幸烟尘之会;战士奋其死力,专捍强场之虞。富彼贫此,兵势衰矣!

王氏曰:“游说之士,以喉舌而进其身,官高禄重,必富于家;征战之人,舍性命而立其功,名微俸薄,禄难赡其亲。若不存恤战士,重赏三军,军势必衰,后无死战勇敢之士。”

【解译】

游士就是说客,他们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政客,只为博取自己的富贵,唯恐天下不乱。这种人往往朝为布衣,暮即宰相。苏秦就是一个战国时的说客,后来竟然一人身挂了六国相印。

大凡游士盛行的时代,就是机会和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时代,干活的人既贫苦,又缺少机会,用现在的话说,一线职工拿不到钱,二线人员却发了财。无论是社会还是单位,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都是走向衰败的开始。

【原典】

货赂公行者昧。

【注解】

注曰:“私昧公,曲昧直也。”

王氏曰:“恩惠无施,仗威权侵吞民利;善政不行,倚势力私事公为。欺诈百姓,变是为非;强取民财,返恶为善。若用贪饕掌国事,必然昏昧法度,废乱纪纲。”

【解译】

“昧”有昏暗不明,颠倒黑白之意。当一个社会行贿受贿不再隐秘,变成了一种公开的行为,在光天化日下堂而皇之地进行,那就是政治最黑暗的表现。

清代行贿受贿就几乎达到了开公的地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成了一个被认同的事实。于是,花钱买官——当官赚钱——花钱卖更大的官,成了许多人仕途必由之路,搞得清顺治皇帝都要亲自开会批评:“贿赂公行,照等定价,督学之门,竟同商贾。”明朝皇帝为了禁止行贿受贿,竟将活人剥皮,内充以草,悬挂示警。

战国齐威王的时候,有两个官员引起大家的议论,一个是阿(地名)大夫,一个即墨大夫。朝里的大臣几乎都在表扬阿大夫,而批评即墨大夫。但齐威王这个人还是有主见的,他先派人暗中调查了两位官员的政绩,结果发现:即墨大夫政绩卓著,田野开辟,人民富饶,只是不善于贿赂朝里大臣,所以“毁言日至”。而阿大夫统领的地方,田荒民冻,只因他很会行贿,所以人们都说他的好话。齐威王一怒之下,将阿大夫以及说阿大夫好话的人统统放在大锅里给煮了。从此以后,行贿受贿之风被刹住了。

【原典】

闻善忽略,记过不忘者暴。

【注解】

注曰:“暴则生怨。”

王氏曰:“闻有。贤善好人,略时间欢喜;若见忠正才能,暂时敬爱;其有受贤之虚名,而无用人之诚实。施谋善策,不肯依随;忠直良言,不肯听从。然有才能,如无一般;不用善人,必不能为善。

齐之以德,广施恩惠;能安其人,行之以政。心量宽大,必容于众;少有过失,常记于心;逞一时之怒性,重责于人,必生怨恨之心。”

【解译】

作为一个领导,要懂得去欣赏人,每个人都有被欣赏处,看到属下的优点,听到很好的建议,要闻善则喜,真心去赞美。职工最烦那种闻善不喜,记过不忘的领导,因为这种人性格里往往有很凶暴的一面。

汉代李广号称飞将军,虽勇武过人,此人性格就有记过不忘的残暴一面。有一次他跟别人在乡间饮酒。回来时路过霸陵亭,霸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呵斥李广不让通行。李广的随骑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亭尉说:“就是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于是就扣留了李广等人,留宿霸陵亭下。从此以后李广怀恨在心。过了不久,匈奴人侵犯北部边界,汉武帝封李广为右北平守。李广特意请求调霸陵尉与他同行,等他一到军门,二话不说就给斩了。李广一生战功无数,但却未得封侯,王勃有诗云“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与他为人不睦也有一定的关系。

【原典】

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浊。

【注解】

注曰:“浊,溷也。”

王氏曰:“疑而见用怀其惧,而失其善;用而不信竭其力,而尽其诚。既疑休用,既用休疑;疑而重用,必怀忧惧,事不能行。用而不疑,秉公从政,立事成功。”

【解译】

人与人的差异是很大,不可能所有的优点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所以不论是任人做事,还是交朋友,都要区分对待。有些人用其才能,但未必要去信赖他的人品;而有些人尽可以信任他,却未必能够委以重任。一句话,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孔子曾说过:“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意思是:可以共同学习的人,不一定可以共同去追求真理;可以共同追求真理的人,也不一定可以一起建功立业;可以一起建功立业的人,不一定可以随便给予权力。海南的黄花梨虽然名贵异常,但将它移种到北京来,注定活不了。

南朝后主叫陈叔宝,此人酷爱文学,写着一手好诗歌,他的《玉树后庭花》流传了上千年:“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姣乍布进,出帷含态笑巷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可惜的是,他不是当皇帝的料,他不明白“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的道理,任用了一帮子喜爱文学的人来治理朝政,结果可想而知。589年,隋将韩擒虎率军进攻,乘江面大雾弥漫,悄悄渡过长江,包围了建康。陈朝军队不堪一击,很快就全军溃败。陈叔宝与张丽华等嫔妃危急之中躲入井中,被隋军抓获,后客死洛阳。

【原典】

牧人以德者集,绳人以刑者散。

【注解】

注曰:“刑者,原于道德之意而恕在其中;是以先王以刑辅德,而非专用刑者也。故曰:“牧之以德则集,绳之以刑则散也。”

王氏曰:“教以德义,能安于众;齐以刑罚,必散其民。若将礼、义、廉、耻,化以孝、悌、忠、信,使民自然归集。官无公正之心,吏行贫饕;侥幸户役,频繁聚敛百姓;不行仁道,专以严刑,必然逃散。”

【解译】

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刑法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永远应该放在辅助的位置,它是辅助道德的养成。如果一味刑民以法,必然离心离德,一遇混乱,整个社会就会轰然倒塌。秦王朝虽然一统天下,但刑法过分酷暴,结果陈胜、吴广登高一呼,整个王朝顿时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