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17232100000005

第5章 诸侯章

【原文】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②;制节谨度③,满而不溢④。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⑤,而和其民人⑥,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⑦”

【注释】

①诸侯:指由天子分封的国君。《正义》:“次天子之贵者,诸侯也。”按,《释诂》:“公侯君也,不曰诸公者,嫌涉天子三公也,故以其次称为诸侯,犹言诸国之君也。”

②在上不骄,高而不危:不骄,没有骄傲之心,即能守法合礼之意。《论语》:“子曰:‘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中庸》第二十七章:“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曾子·立事篇》:“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老子》第九章:“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司马光云:“高而危者,以骄也。”唐玄宗云:“诸侯列国之君,贵在人上,可谓高矣。”本句意思是说地位在上而不骄傲,处于高位而没有危险。

③制节谨度:费用约俭谓之制节,慎行礼法谓之谨度。《诗经·大雅》:“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荀子·富国篇》:“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馀。”又《宥坐篇》:孔子曰:“聪明圣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抚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④满而不溢:满,充实,指国库充裕。溢,过分,这里指奢侈浪费。

⑤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之有国者必立社稷,以社稷之存亡示国家之存亡。《孟子·离娄篇》:“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⑥和其民人:和,和睦,这里是“使……和睦”的意思。全句意思是说诸侯和人民和悦地相处。民人,百姓。

⑦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恐惧。兢兢,戒慎。临,近。《正义》:“夫子述诸侯行孝终毕,乃引小雅小曼之诗,以结之言。诸侯富贵不可骄溢,常须戒惧,故战战兢兢,常如临深履薄也。”意思是说恐惧谨慎,担心坠入深渊不可复出,担心陷入薄冰下不可拯济。

【译文】

一个人如果身居高位,却能做到不骄不躁,谦虚谨慎,那么就用不着惧怕有遭到排挤的危险。如果做到事事节省费用,慎守法度,即使国家经费充裕也不会追求豪华而奢侈浪费。地位显赫而没有倾覆的危险,自然就能长久地保持尊贵的职位;财物丰富而能做到谨慎开支,而不浪费,自然能长久地保持充裕的财源。

身为诸侯,要首先使富贵不离开自身,然后才能确保他的社稷,跟天下百姓和悦地相处。这就是诸侯应尽的孝道。

《诗经·小雅》里说:“诸侯治理国家,凡事必须小心谨慎,仿佛走在深潭边,好像踏在薄冰上。”

【提示】

诸侯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仅次于天子,所以孔子将“诸侯之孝”放在第二等。

诸侯是天子政令的实施者,诸侯的品行也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孔子在“诸侯之孝”中强调得更多的是诸侯的处世哲学,那就是要做到:“在上不骄”、“满而不溢”,在日常的政务中小心谨慎,就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他就会取得百姓的支持和认同,同时也就能保住自己的高官厚禄。

孔子确实有真知灼见,无数的历史事实都证实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