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上的风景II:没有终点的旅程
17235900000123

第123章 十二月十三日,星期三

上周我购买了杨曾文教授的新作《宋元禅宗史》,这是继他的《唐五代禅宗史》之后又部禅宗史著作。他的这本书很厚,有80万字;书价也颇高,定价68元。我本来有些犹豫,因为杨先生的研究没有多少创见,对禅也没有多少深入的了解,我并不急于读这本书;然而,我还是下决心买下来了,因为在道教内丹学之外,禅宗将是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我一直尽量地收集有关禅宗的研究著作。杨先生的书资料还算丰富,对禅宗的人物与思想的基本史实作了全面的介绍,可以作为了解禅宗史的基本参考资料。如果说杨曾文的研究是没有创见,那么杜继文先生的《中国禅宗通史》则是充满了过多的“偏见”,杜先生有太多自己的私人观点,而又对禅的真实本质摸不着边,所以用他的特有的成见去了解禅宗。学术界对禅宗的研究,可以从外在了解禅宗的文献、历史、人物、思想、社会背景、社会影响等等,其长处在于对禅宗文献、史料的考证。学者以自己的思想视野结合相关的史料,就能写出自己的学术作品,这时禅是外在于他们的人生的,他们不需要参禅悟道。而宗教界所谓的“禅师”则不是对禅宗进行研究,而是表述他们自己的禅学思想,他们的长处在于对禅有自己的内在了解,但他们不太关心禅宗的文献与客观的历史,缺乏现代思想文化的参照系。我对禅宗的研究属于第三种,是对禅宗的内在意义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研究与诠释,这时研究者不仅仅是一个学者,还是一个行者,他以自己的亲身体悟去和禅师们对话交融,结合现代的思想文化去作现代意义的整理与阐释。这种禅学研究既不是禅师的随心所欲的主观陈词,也不是学者的循规蹈矩的客观描述,而是界于两者之间的“现象学”的意义展示。这种学问不是外在于生命的思想游戏,而是生命的存在性的探索与境界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