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手的保健细节和养护(现代健康丛书)
17238300000026

第26章 手部保健与护理(1)

手部皮肤的保养

一、正确削剪老茧

由于长时间的劳动和对手掌的摩擦,手掌部的老茧,即胼胝也就逐渐形成了,其实,这也是手掌部皮肤对劳动中局部摩擦所形成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因此,一般来说,手上长满了老茧,是有利于劳动的,不必太在意,但如果老茧形成太厚,对触摸物体则有影响。正确处理办法是:先将手在温水中浸泡,使其软化,然后用清洁快刀片一层层地削剪,一次不宜削得过深,以免损伤健康组织,若有出血,可用75%乙醇消毒后,涂上红药水包扎即可。

二、手起疱怎么办

平时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劳动锻炼少,经过一次较强的劳动之后,手上常常起疤,多数是水疤,也可能是血疮,如果随便找个针将其刺破,很容易导致感染,万万不可这洋做。正确的方法是用75%乙醇将局部消毒一下,再用无菌的注射针头在水疱基底部将其剌破,待液体流尽,涂以红药水干燥即可。

三、保暖防冻

为了拥有一双漂亮的手,请保暖防冻,冬季室外活动时可戴上手套,并做搓手。按摩、跑步运动。此外,适量的饮酒也可增快血液循御寒防冻。《摄生三要》言:“酒能动血,人饮酒则面赤,手足俱红,是扰其血而奔驰之也。”膳食中有些佐料如葱、姜、胡椒粉等做汤,不仅能调味,也可温中散寒,有一定的御寒效果,助你保护手。

四、手皮肤皲裂的处理

手部皮肤尤其是掌部角质层较厚,无皮脂腺冬季汗液分泌减少,又缺乏皮脂滋润。经常接触泥灰、化肥、农药、石碱、肥皂等刺激性强、脱脂、吸水的物质,再加上冬天易把肌肤水分抽干,手部皮肤也最容易出现问题,典型的就是干燥甚至皲裂。患有手癣、手足多汗症、慢性湿疹、银屑病等均可促进皲裂的发生、发展。

手皮肤皲裂即指手部皮肤的干燥和裂开。无论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这种情况均可发生。若引起疼痛、出血甚至合并感染,则妨碍学习、工作。

为了预防手部皮肤皲裂的发生,应尽量减少劳动中的直接摩擦,最好戴手套,经常用温水洗手,局部涂搽润肤油、护肤膏、蛄蜊油或动物油类。用刀片轻巧削去增殖明显的角质层,再涂上角质剥离剂,并积极治疗原有的皮肤病。

手皲裂后不仅疼痛、出血、影响美观,也妨碍学习、生活。根据病情的轻重可贴用橡皮防裂膏等。常用的药有:2.5%厚子红皲膏(血竭2.5克、羊毛脂30克、凡上林70克,10%白及软膏白及粉10克、凡士林100克),紫草白及膏(紫草250克、白及120克、凡士朴1500克、麻油500克)。0.1%维生素A酸软膏两草橡皮膏(甘草、紫草、当归、白藏等量掺入橡皮膏基质中)等。此外,对严重皲裂者可用白及硬外贴。

五、防燥护肤

防止皮肤水分蒸发可用油脂保湿法,即皮肤涂以凡士林一类的矿脂,可以把皮肤密封起来,使皮肤里的水分不会蒸发掉。为了润泽皮肤,避免干燥,洗手时可多用多脂肥皂或中性肥皂,或使用含有鹅胰脏的肥皂,俗称胰子或黑肥皂,然后用清水将皂迹洗净,搽些脂类护肤膏以润泽皮肤。中医传统使用香油、蜂蜜、蜡、蛤蜊油之类,在配合活血收敛的中药如白芷、松香等,熬成软膏外用。冬季每晚用热水洗脸或洗手足,可以改善手的血液循环,所以冬季用温热水冼脸洗手,也是皮肤的一种保健法。

也可以在营养方面注意,可以试试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E,多吃些糙米、胡萝卜番茄等,或涂含有维生素E的护手霜,或者直接涂维生素E在手上。

此外,充足的阳光照射,手的干或摩擦,同样也可促进汗腺、皮脂腺的分泌,促进手部皮肤的血液循环,增进皮肤代谢,起到润肤防燥的目的。

六、手部护理小秘方

①滋润肌肤:首先以抗菌剂喷洒双手,充分按摩后,以温水及清洁剂清洗干净。每次洗完双手后,用干净毛中擦干,最后涂上护肤乳液,可补充水分及养分,滋润保湿你的双手。

②美白护理:将芳香油滴上数滴在双手。稍微推匀后,在用塑胶保护套套住(两手各一),再套上布制手套。您即可坐下来,静候15~20分钟,之后用温和的洗手剂技温水清冼双手(塑胶保护套可丢弃)。

③用醋或淘米水等洗手:双手接触洗洁精、皂液等碱性物质后,用食用醋水或柠檬水涂沫在手部,可去除残留在肌肤表面的碱性物质。点饭时将淘米水贮存好,临睡前用淘米水浸泡双手10分钟左右,再用温水洗净、擦干,涂上护手霜即可。坚持用淘米水洗手,可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④用牛奶或酸奶护手:喝完牛奶或酸奶后,不要马上把装奶的瓶子洗掉,一定要记得“废品”的利用。将瓶子里剩下的奶抹到手上,约15分钟后用温水洗净双手,这时你会发现双手嫩滑无比。

⑤鸡蛋护手:鸡蛋一只,去黄取蛋清,加适量的牛奶、蜂蜜调和,均匀敷手,15分钟左右冼净双手,再抹护手霜。每星期1次,可去皱、美白。

七、日常手部护理

①深层清洁:选择含有蛋白质的磨砂膏混和手部护理乳液,按摩手背和掌部。蛋白质及磨砂粒能帮助漂白及深层洁净皮肤,去除死皮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如果每星期两次深层洁净手部肌肤,效果更好。

②舒缓修护:擦适量护手霜,可滋润及补充手部肌肤水分。用有舒缓作用的手部修护乳涂抹于手部,注意选择含有维生素及蛋白质的产品,能帮助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及迅速改善皮肤弹性,令皮肤柔软润泽。

③手部按摩:涂抹油性的滋润护肤膏于手背上的指节及粗糙位置,可软化粗糙皮肤及关节,还能充分滋润手部。然后,再混和一些护手霜及手部按摩油按摩双手。

④深层护理:涂上手膜后,用保鲜纸、热毛中或棉手套包裹约10分钟,透过热力加强手部肌肤吸收营养物料,有助保护皮下组织及深层滋润肌肤,令双手恢复柔滑润泽。

⑤完美保护:涂抹防皱、润肤霜,加强润泽肌肤及锁紧已经吸收的养分,让双手皮肤迅速回复娇嫩柔滑。另外,每天早晚使用护手霜,效果更佳。

手掌运动与保健

一、运动手掌

有人根据中医学及藏医学理论研究出以电阻的高低为依据,在手掌上测出众多的低电阻点,其中用于保健的点有159处,而且这些点又有一定的分布规律,通过对这些点的刺激就能产生连锁反应,起到保健效果。

手掌对手掌互擦至发热,使两只手掌中与内脏机能有关的经络和穴位被刺激,以强化内脏功能;接着,将一手掌放至另一手背上按摩36次,完毕后,对换也做36次,反射性地刺激头、颈、肩、眼、鼻、背等部位,对治疗肩痛、眼疲劳有益。

此外还有一个手掌运动的方法:或站或坐,或躺,法则自然,全身放松,平心静气。以两手掌心相对,保持一定距离,若持球状。凝神掌中,两掌运球两极,上下左右缓慢转动。球体可大可小,两手的位置也可交换,但需始终保持掌心相对。呼吸自然,闭目养神。每次做5~1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即可。能达到增补元气,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脑益智,延年增寿的效果。

手掌是末梢神经的集中区,手抚摸的触觉极为灵敏,因此按摩有强化神经系统之功能。手掌对手掌互相快速摩擦30~50次,掌热后,以右手掌心向左手前臂内侧从手指末端向肘部反复推擦50~100次;然后以同样方法双手互摩发热,再向右臂内侧反复推摩。早、晚各1次,可改善心肺功能,防治动脉硬化,且效果非常显著。

二、拍手保健防病

①手足相对应而且经络相通:即足三阴通手三阴(如足太阴脾经通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通手太阴肺经,足少阴肾经通手厥阴心包经,手阳明大肠经通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通足少阳胆经,手太阳小肠经通足太阳膀胱经)。由此看来,拍手不但可使双足发热,而且拍手的强烈震动和按摩作用,还能起到疏通经络、调正气血、促进循环等功能。

②使用大的力量来拍手,发出的声音清脆响亮,方法是十指张开,两手的手掌对手掌,手指对手指用力拍,是“实心掌拍法”,它的优点是:打击面完全,刺激量大,治病的效果理想。拍击的场所最好在空旷之处,也可以戴上手套以减少噪音。饭后需要隔半小时方可施行。

③人体经络是健康的总开关,拍手是疏通经络开穴疗病的好方法。因为手是全身主要经脉的集中区之一,十二正经的一半在手上,而且治病的经络要穴五输穴(井、荥、输、经、合穴)均在小臂或小腿以下和手指端脚趾端。

④利用手掌上的反射区,不断地反复震荡刺激而促使神经中枢做出调节,这样有利于祛病保健康。如患感冒,拍手拍到汗流浃背即好;心脏功能不佳、心律不齐,拍手二三个月会有改善;手指酸麻或颤抖的拍手一二个月会痊愈;高血压的拍手血压会下降:低血压的拍手血压会上升;痛风、头晕、头痛、过敏性鼻炎通过拍手可逐渐痊愈;便秘的人练拍手功可逐渐改善而趋于正常。

⑤手掌、手背、手指皮下是微细血管的密集处。一手呈握拳状(不必用力),用各指第二段关节角均匀按压另一手背(稍用力),每次2~3分钟,反复多次,可使所有经络和血管通畅,预防中风。因而拍手的强力按摩,有畅通、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

⑥手掌中心温度高于体温0.2~0.8℃。双手的劳宫穴可随意念发出强烈的气能(一般人经过训练都能做到)并可接收“天地之气”,因此双手合十重复拍击,有调整身心、沟通能量、祛病健身的妙用。

⑦手与心、脑有极密切的关系。手的发展对脑的功能进化有重要作用,所谓十指连心(脑),心(脑)灵手巧。活动手指有增智开慧的效果。拍手是手部全面的活动和操练,对健身健脑开智有独特作用。

⑧拍手时将手掌弓起,拍下去时只拍到手指尖及手掌的边缘部分,缩小了打击面,效果差一些。在拍手后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有的手上拍出白粉,有的人手拍出多处裂口,糖尿病患者手拍出流油和出黏液汗水,还有的手发青紫。但裂口能很快自愈。这些现象是排病现象。拍手法是一种自我按摩疗法,各种疾病只要坚持训练都有明显效果。

为什么简单的拍手能收到疗效呢?通过实践,拍手时心情愉快,全身容易放松,姿式不受限制,力度好掌握。较长时间的拍手可以震荡气脉,带动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含任督二脉)的循环,把身上的污秽毒素通过排泄器官排出去,若是亚健康可趋于健康,倘若反射区所对应的脏器有病,通过反复拍手震荡刺激可逐渐改变病态而走向健康。

三、手部运动

人的双手各有六条经络通过,分布有数十个穴位,均与脏腑相连。加强手部的运动锻炼,经常刺激与内脏息息相通的手部穴位,通过按摩手部穴位经络反射及刺激感觉神经末梢调整全身机能,振奋精神、强身祛病、养生益寿。对于强身健体大有裨益。

①扳指扳趾、腕踝同转:自然坐位,双足悬空,两肘屈曲,两前臂平行,掌心向下,十指自然伸直,依次掌屈五指。掌屈后即伸直,幅度尽可能大些,但速度要均匀,切不可用暴力。每天早晚各1次即可。有利于调肺强心、健脾和胃、舒肝埋气、活血化瘀、滑利关节、健脑安神、消除疲劳、加强泌尿生殖系统的功能等。

②切按指尖、捻拔十指:以一手拇指指甲缘轻轻切按各指尖端,每指8次,左右交换。也可相互撞击各指尖8次。然后以左手拇指、食指捻搓右手各指并稍用力拔伸之,各1遍。然后交换进行。每天早晚各1次即可。有利于醒脑安神、滑利关节、活血化瘀、宽胸理气、强心健身。

③十指对压、叉指转腕:屈肘双手当胸,拇指在内,十指相对,以罗纹面相接触,做有节奏的推压,幅度由小到大,可做4×8次。然后十指相叉,各指自然夹持,不要用力,转动腕关节2×8次到4×8次。每天早晚各1次即可。有利于清新头脑、舒筋活络、宽胸理气。

④十指又压、动腕松指:双手平行,手心向下,两手指尖朝上相互叉人指缝中,至各指缝与手指紧贴,以肘、腕稍用力,压指、压手背,使手指的近节、中节、远节、掌指关节以及腕关节有节奏地背屈。动作要和缓,幅度由小到大,自然呼吸。每次做4×8次。然后两掌相对,保持叉指状态,各指自然夹持,不要用力,话动腕关节2×8次到4×8次。每天早晚各1次即可。有利于舒筋通络,滑利关节。

⑤先分后合、弹伸十指:手握空拳,从拇指开始,依次弹伸各指。弹伸拇指时,可以食指压之;弹伸其他各指,均以拇指压之。左右手同时进行。力量由小到大,速度均匀和缓,自然呼吸。每次可做4×8次。然后双手紧握拳,用力快速弹出十指,十寸旨尽量背屈,呈荷叶掌。如此,连续2×8次到4×8次。每天早晚各1次即可。有利于益气活血、平衡阴阳、健脑益智。

⑥甩腕松指、擦热掌背:双臂肘关节自然屈曲,腕、掌、指各关节放松,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有节奏地上下甩动腕、掌、指关节4×8次。双手掌相对用力擦热,再擦热手背。每天早晚各1次即可。有利于活血化瘀、滑利关节、祛寒解表、健脑安神、消除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