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元曲三百首(中华国学经典)
17238400000019

第19章 贯云石(十二首)

醉太平

【原文】

长街上告人,破窑里安身,捱的是一年春尽一年春①。

谁承望眷姻,红鸾来照孤辰运②,白身合有姻缘分。

绣球落处便成亲,因此上忍着疼撞门。

【注释】

①捱:艰难度日。②“红鸾来照孤辰运”句:鸾:指凤凰。孤辰:指孤星。

【赏析】

元曲中写男女婚恋多富自由反抗的精神,该曲即表现出以彩球来决定婚姻的荒谬,它给青年带来巨大的痛苦,他们不得不“忍着疼撞门”,有着强烈的反封建意识。词语粗犷有力,契合着作者反封建礼教与追求自由婚姻的渴望之情。

塞鸿秋

代人作

【原文】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①,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

展花笺欲写几句知心事②,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③。

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④。

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注释】

①宾鸿:即鸿雁,大雁。大雁秋则南来,眷则北往,过往如宾,故曰“宾鸿”。②花笺:精致华美的纸,多供题咏书札之用。③霜毫:色白如霜的毛笔。④瑕疵(xiácī):玉上的斑点。引申为缺点或毛病。

【赏析】

这是支伤物怀古的抒情小曲。鸿雁南飞与诗人流寓南方相似。“战”字总领全篇,加强了感伤氛围。伤心千古的南朝事,引起“写几句知心话”的欲望。秋风萧瑟,鸿雁南飞,物候感人,诗人纵目于南朝伤心古事,而将焦点凝聚于元代现实社会,百感交集,终于只写下“相思”二字。“相思”既是诗人情感高度凝聚的产物,又是对历史对现实的感喟。

小梁州

【原文】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

枯荷叶底鹭鸶藏。

金风荡,飘动桂枝香。

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

湖水清,江潮漾。

天沩斜月,新雁两三行。

【赏析】

此曲为贯云石晚年隐居杭州时所作。他对风光秀丽的杭州怀有深厚感情。该曲极尽西湖秋色之美。其所描绘的乃是一个略显善意的清爽、沉静的境界。其深层则是其淡泊名利、飘然出世的思想。在作者笔下,我们看到:西湖亭亭玉立的芙蓉,静静地觅食的白鹭。菊花怒放,满目秋光,金风习习,桂香送爽。登高远望又见钱塘波涌,一派长江大河气象。湖水清澈,江潮滚动,天边已挂斜月,两三行新雁掠过天空。此曲所择取的景物和意象,都极富秋之神韵,作者叉能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使得情景合一,加大了情的深度与景的厚度。

清江引

立春

【原文】

金钗影摇春燕斜①,木杪生春叶②。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③,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④。

【注释】

①金钗: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春燕:旧俗,立春日妇女皆剪彩纸为燕,并金钗戴于头上,盛装出游。②木杪(miǎo):树梢。③火候:本指烹煮食物的火功。这里指气候温度。④土牛儿:即春牛。古代每逢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仪式,由人扮神,鞭土牛,地方官行香主礼,以劝农耕,谓“打春”。象征春耕开始。

【赏析】

这支小曲本为应酬之作,细审全曲,有“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每句之首,各句皆用了“春”字。乃为赋前所定。但作者并未囿于作曲所限,而是扣紧“春”字,全方位地展现立春时节的春景春情,写得清新自然,情趣横生。首尾两句是从风俗角度描绘立春之际的古老而又新鲜的迎春仪式:女子戴金钗,剪彩为燕;人们扮神鞭土牛,则为“迎春”之俗。中间三句从树梢、水池、地气诸方面渲染出生机初绽的春意,读时令人有春风扑面之感。整首小曲用词极有分寸、“杪”、“始”、“初”皆准确地点出立春时节万物苏醒,生机萌发的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

清江引

惜别

【原文】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①:

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

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②。

【注释】

①传示:消息,音信。②清江:水名,一在湖北,即古夷水;一在江西,即流经新干、清江等地的那段赣江。也可泛指清澈的河流。

【赏析】

这是支描写男子叹息与情人离别之苦的小曲。小曲妙在不是直抒别怀的苦味,而是采用“节制”的笔法来表达这种郁结的情感:先是虚拟与情人相见时告白自己的心迹,继则采用“否定”的口吻,委曲道来,极写自己的情致深长;接连四个“不”字,以盘马弯弓之笔法,故作吞吐顿挫之语气,不独将“我”的心迹抖落得酣畅淋漓,而且将曲中“情势”推到高潮,又为后一句设下悬念,使读者忍不住要弄个明白:倒底是为什么?于是,“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句一出,便使人体味出那种表白中所隐含的深挚情感是何等的绵长而宽广!整支小曲句短情长,曲折深妙,似抑还扬,韵味无穷。

清江引

咏梅

【原文】

芳心对人娇欲说①,不忍轻轻折,

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

包藏几多春意也。

【注释】

①芳心:即芳情,优美的情怀。

【赏析】

此曲咏月夜梅花。起用拟人手法,“娇欲说”三字,意蕴无穷,写尽梅花的动人神态,惹人怜爱。然后由近及远,由眼前之梅花说到四周之物色:“溪桥淡淡烟,茅舍澄澄月。”明月清辉,淡烟缥缈,梅花解人,这一切的一切,自然包含有无限的春意!作者是在写景,同时也在抒情。在传神写物的同时,细腻地吐露着自己的微妙情怀,情景交融,物我浑然,自能引起读者共鸣。

清江引

咏梅

【原文】

南枝夜来先破蕊①,泄漏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②,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③。

【注释】

①破蕊:开花。蕊:这里指花蕾。②偏宜:偏偏喜欢。交:交结,交朋友。③暗香:清香,幽香。

【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咏梅言志的散曲。全篇咏物,句句不离梅花纯洁高雅的品性,同时,又是字字言志,正是作者崇尚高洁,不慕名利的高尚人格的写照。他辞官而隐居,就是此曲的最佳注脚。曲境活泼,格调明朗,如首句“南枝夜来先破蕊”之俊俏,末句“有时节暗香来梦里”之顽皮,都令人满口生津,回味无穷。其韵律谐美,用语工巧,也是少见的,如动词“破”、“泄漏”、“交”、“惹”、“来”,都极恰当地表达了梅花的特征,且有拟人手法之传神。修饰词“先”、“偏宜”、“有时节”、等都有分寸,又不呆板,很是活泼。而“暗香”一词写梅花香之妙,虽借用前人诗,却另有新趣。

折桂令

送春

【原文】

问东君何处天涯①?

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随柳絮吹归那答②?

趁游丝惹在谁家③?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注释】

①东君:春神。②那答:那地方。③趁:追赶。游丝:蜘蛛之类所吐的丝。庾信《春赋》:“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惹:牵住。张先《减字本兰花·咏舞》词:“只恐惊飞,拟倩游丝惹住伊。”

【赏析】

此曲写女子伤春。作者以问句开端:主宰春天的神你到远方何处去了?这里只剩下西下的落日和啼叫的杜鹃,以及漂流桃花的溪水。远山淡淡,芳草茂密,残霞隐约。这些都是描绘春天的景物,但它在一个满腹哀怨的女子眼中却失去了明媚,染上了伤愁。接着,主人公进一步发问:柳絮被风吹到哪里去了呢?空中的游丝挂到谁京呢?她的思绪也如同柳絮一样被风吹走,连琵琶也懒得弹拨,喜欢荡的秋千也荡不起来了。不知不觉间,月亮已照在窗纱上了。这首小令文雅、含蓄、沉静,写尽了一位思春的青年女子的哀愁。

殿前欢

【原文】

楚怀王,忠臣跳入汩罗江。

《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

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

为甚不身心放?

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赏析】

作者弃官归隐的朝野皆熟的经历使他看问题也比较客观公正,把屈原的做人与作文分开来加以评价。在这首曲子中,作者凭吊楚三闾大夫屈原,称其名著《离骚》可与日月同光。但作者又批评他不必跳水,“沧浪污你,你污沧浪”,对他死亡的评价和历代文人的态度相比有着高明之处。表现了他比屈原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

清江引

【原文】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准参破①?

昨日玉堂臣②,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②。

【注释】

①参(cān)破:佛家语,其意即看破、看透。②玉堂:汉代宫殿的名称,此处指翰林院。③“争如”句:“争”同“怎”。这句的意思是说避开了仕途险恶处,回到了安全之地。

【赏析】

此曲系作者辞官后写的。他辞官是因为看透了“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的官场险恶。当时一个处于高等民族地位的官员,尚总感到这种朝不保夕的危险,于此可见元朝上层统治集团之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矛盾与倾轧。因此,避开是非之地,找一个桃花源式的生活之处成为作者远祸保身的理想。这支曲子深刻反映了当时为官者的这种心态。

寿阳曲

【原文】

新秋至,人乍别①,顺长江水流残月,

悠悠画船东去也②,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注释】

①乍:忽然。②悠悠:遥远的样子。

【赏析】

新秋刚到,离人就要分别,月夜江水,离愁满溢,江水中的月儿也同人一样不圆;悠悠画船,独自东去。冷落孤寂之景,增添了几多凄凉的离愁别绪。而这还只是开头的第一夜呵!以后将是无数的夜、无尽的相思,末句最是含蓄悠远,造成了延宕的审美效果,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能使人对离人别后的生活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去作审美想像,加以补充。

红绣鞋

欢情

【原文】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①,偎着、抱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

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

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②!

【注释】

①云窗:雕有云状花饰的窗子。②更闰一更:公历有闰年,农历有闰月,岁之余为“闰”,更次当然没有“闰”的说法,此处是恋人欢会尤恐夜短才有此想法。

【赏析】

此曲的抒情主人公乃是一位年轻女子。开篇一连叠用八个“着”字,生动别致,真实地表达了恋人难得相会、春宵一刻值千金的急切心情。他们对不容易到来的相聚极为珍惜。所以才有诸多的热烈动作,而且又有听、数、愁、怕时间飞逝的心理状态。“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情未足”的重复,更加重了恋人们的急切与恐惧。五更将至,这位女子竟然发出了:“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的呼喊,完全为痴情中人之语。如此歌赞男女欢爱,尤其是女性的热烈与大胆,在元曲中不是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