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的故事(中华国学经典)
17239100000024

第24章 世有平等,然后有真慈悲

禅语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佛法是十分注重慈善之心的,而且一直都教导人们一心向善。佛法对善良的理解往往要比我们在世俗中的理解深刻得多。佛法强调:真正的善良首先应该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

如果没有平等,便谈不上善良。佛法中的蒽悲与善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佛祖是站在与众生平等的位置上来展示自己的慈悲与善良的。

故事

有一句诗说得好:“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佛本最多情,大慈大悲正体现了佛心的救世深情。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前一世是一位修行者。他日夜不断、诚心诚意、锲而不舍、勇猛精进地修行菩萨道,惊动了天界。天帝为了测试他的诚心,即令侍者化成一只鸽子,自己则变成一只鹰,在鸽子后面穷追不舍。

修行者看到鸽子的危难情况,挺身而出,把鸽子放在怀里保护着。老鹰吃不到鸽子,很是不满,责问修行者说:“我已经好几天没吃的了,再得不到吃的就会饿死。修行人不是以平等视众生吗?现在你救了它的命,却会害了我的命啊!”

修行者道:“你说得也有道理,为了表示公平起见,鸽子身上的肉有多重,你就在我身上叼多少肉吃吧!”

天帝使用法力使放在天平上的修行者的肉总是比鸽子肉轻。修行者还是忍痛割下自己的肉,直到割光全身的肉,两边重量还是无法相等。修行者只好舍身爬上天平以求均等。

天帝看到修行者的舍身,老鹰、鸽子都全部变回了原形。天帝问修行者:“当你发现自己的肉已割尽,重量还是不相等时,你是否有丝毫的悔意或怨恨之心呢?”

修行者答道:“行菩萨道者应有难行难修、人溺己溺的精神,为了救度众生的疾苦,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怎会有后悔、怨恨之心呢?”

天帝被他的慈悲心及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又使用法力使他恢复了原来的健康。

在释迦牟尼佛的眼里,人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珍惜和热爱的,更是需要我们去善待的。

一个真正成佛的人,不是无情的人,相反,却是用情最深的人,这种情就是大慈大悲的济世之情。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割耳救难”的故事:

唐代的智舜禅师一直在外行脚参禅。有一天,他走累了,在树林下打坐歇息。突然,一只野鸡仓皇地向他飞来,浑身血迹斑斑,翅膀上带着一支箭。随即,一个猎人气喘吁吁地追赶过来,野鸡受伤逃到智舜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这只虎口逃生的小生命。那位猎人向智舜禅师索讨野鸡:“大师,请将我射中的野鸡还给我!”

智舜禅师带着耐性,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说:“它也是一条生命,放过它吧!”猎人不同意,坚持要得到那只野鸡,智舜禅师最后没有办法,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两只耳朵割下来,送给固执的猎人。

猎人惊呆了,被智舜禅师的慈爱行为所感化,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乃最残忍之事。于是,他放下了屠刀,走到智舜禅师面前,表示愿意追随智舜禅师,接受教诲。

为了救护生灵,不惜割舍自己的身体,这种“但为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的德行正是禅师慈悲的具体表现。禅者,不是逃避社会,远离人群,禅者的舍己救人的力行,从智舜禅师的割耳救雉,可见一斑。

解读

中国民间敬仰的观音全名乃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释迦牟尼佛本身也就是慈悲的化身。佛本多情的种子,不过,佛的情感不是痴迷的、世俗的,而是真正的大悲心与大爱心的结合体。真正的大悲心,没有悲心的痕迹,只是理所当然而行为,大爱心亦是如此。在佛做来是极平常的事,我们看来却惊天地、泣鬼神,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未能理解佛家之慈悲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