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科学育儿百科(现代生活知识百科)
17239300000030

第30章 儿童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2)

儿童心理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性格的养成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使用带有惩罚性质的话语,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小的性格,或者产生对立情绪。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没有自尊心、羞耻感,这大错特错!其实两三岁的幼儿也有自尊心,只不过孩子的自尊表现形式不一样。

俗话说:“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教成功的父母是深悟“良言”妙用的。他们善于观察与揣摩子女的心态处境,然后选择时机有针对性地用“良言”抚慰他、温暖他、激励他。当孩子受窘时,不妨说几句话解围;当孩子沮丧时,适时说几句热情的话予以鼓励;当孩子疑惑时,及时用柔和的语言给他提下醒;当孩子自卑时,不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孩子痛苦时,尽量设身处地说些安慰的话……这样,孩子蔫了的理想之花又会渐渐开放,垂落的人生之帆又会慢慢扯起。“良言”是家教的清风和春光,会迎来家庭氛围的青山绿水。

父母要做好子女的榜样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什么颜色的染缸,出什么颜色的布”。家庭是孩子的一个温馨的港湾,是培养新一代的摇篮,也是最初的教育场所。家庭是孩子生长、活动的最小单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孩子与父母接触最频繁,也最容易受父母言行的影响。父母的言传身教及种种有意无意地引导和影响,对子女成长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家庭中的各种因素对孩子的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家长的洁身自律、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言行去感化、教育孩子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孩子幼小,缺乏知识经验,理解能力弱,但是吸收和模仿力极强,父母是子女的最初榜样,幼小的心灵认为父母的一切都是好的正确的。因而,父母要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儿女,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模式。

首先,父母要净化语言。不少父母对自己的坏习惯却满不在乎,不加检点,在家里、在公共场所、在单位上,出口成“脏”互相骂娘习以为常。平日里责骂孩子也是满嘴脏话。还有不少家长,张口假话,闭嘴谎言,殃及子女健康成长。从调查中发现,说谎的孩子中,其家长也有相应的毛病。这些父母不知不觉中成了说谎话、说假话的教唆犯。少数家长,则是一口的江湖流腔或“长舌妇”相。夫妻聊天,也是“哥们”长“姐们”短。在串门闲谈时,信口雌黄,秽语诽谤。

子女闻污无知,久闻成习,原物照搬。还有的父母,当着子女的面发牢骚,讲怪话,发泄在单位受的气。也有的家长,因精神空虚,常以夸大、吹牛为荣。因而子女耳闻目睹也学会了,或许孩子们还认为这就是常用的语言。这与培养儿童向善向上的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对孩子们的幼小心灵是十分有害的。因此为父母者,要自觉地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净化家庭语言,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了子孙后代的教养和成材,不但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有要讲究文明,宣传道德风尚,尽力使儿童的灵魂勿“不洁语言”的污染。

家庭情况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育

家庭的结构状况、情感气氛、人际关系、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家长日常生活中的言行是孩子模仿的模式:母亲每天浓妆艳抹,女儿也学着胡乱涂鸦;家长搞“关系学”,孩子“走后门”;父母挥霍浪费,大手大脚,而子女不会勤俭节约;家长自私自利,倚势逞强,孩子也专横跋扈,毫不讲理;父母做事不认真,粗心大意,子女也会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假如家长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孩子要么看不起父母,要么学父母的坏样。有些家长私心较重,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做事不能吃亏,甚至还传授经验给孩子占便宜,损公肥私,使子女养成以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有赌博嗜好的家长,由于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赌台上,不可能在生活上很好地关心和照料孩子,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父母在家中打牌赌博,既影响孩子的学习和休息,也容易使孩子模仿赌博,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要为祖国哺育好下一代。因此,家长须洁身自律,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不仅要把孩子养得身强力壮,还应让他们的心理行为得到健康发展。这是社会的要求,也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财富,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所有的成人都有责任作好榜样。使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有道德的人,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

怎样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

身为大人,怎样对待孩子之间的冲突?有些父母会在冲突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有些则为对方小朋友说话、还有一些父母要追究到底是谁先动的手……

怎样做会更好:

首先,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不插手。一般的打打闹闹推推搡搡不会引起伤害,也不需要大人的干涉。不必要的插手只会剥夺孩子获取宝贵社交经验的机会。在这种无害的推搡中,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人际关系是怎么回事、怎样才能和平相处、出现问题时都会发生什么情况。

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你可以示范给他们如何协商和谦让。比如,如果两个人争夺一辆小卡车,你可以再拿一辆来,让两个人都高兴。如果两个人争夺唯一的玩具,你可以建议“轮流玩”。要是孩子们拒绝退让,你可以施加规则:“要是你们不轮流玩,我就把这个玩具拿走。”然后再建议另外一种在成年人监视下的有趣活动。

其次,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介入。如果矛盾升级到暴力(打、咬、掐等等),明显有人会受到伤害,父母应该立刻介入并制止。不要马上呵斥进攻者,而是先救出并且安慰受伤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攻击者,先把被攻击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走,而后把你的孩子带到一边。平静地、毫无怒气地、简单地解释他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你踢了丁丁,他疼了。”你可以警告他再次攻击他人的后果:“要是你再这样,我们就回家了。”发出这样的警告后,一定要说话算数。

最后,不要偏袒任何一方。有些父母会在冲突中偏袒自己的孩子、有些则为对方小朋友说话、还有一些父母要追究到底是谁先动的手。虽然可能出于好心,这些举动却不恰当。袒护任何一方都是不公平的,也没有必要追究谁先动的手。介入孩子矛盾中时,父母应该是和解使者,而不是法官或者陪审团。谁先动的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制止这场冲突。

当你的孩子在遭到大孩子欺负时该怎么办?

当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遭受大孩子欺负后,除了教育大孩子外(一般对人家的孩子不能多说什么,以免引起大人之间的误会),主要指导自己的孩子:

(1)鼓励孩子要有自信心,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2)鼓励孩子不要胆怯,不要怕大孩子,他若欺负你,就来告诉妈妈;

(3)教导孩子不要躲避大孩子,凡事让着他;

(4)看守好你自己的东西,不把自己的东西随便给人;

(5)要敢与大孩子据理力争,勇敢的姿态能震慑对方;

(6)可以协商大家一起玩,彼此分享。这些措施会增强你孩子的自信心,提高他的胆量勇气,培养他的拼搏精神,使他学会社交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