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西医结合治病宝典(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17242200000035

第35章 泌尿系统卷(9)

(3)高血磷与低血钙的治疗:除限制含磷高的食物摄入外,可口服碳酸钙在肠道结合磷酸排出,还可直接升高血钙抑制PTH分泌,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纠正低血钙前应将血磷降至1.78mmol/L以下,使钙磷乘积下降,若钙磷乘积≥70,补钙易发生异位钙化。轻度低钙无症状可口服碳酸钙或乳酸钙。3~6g/d,分2~3次服用;低钙搐搦,可缓慢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30ml。口服活性型维生素D30.25~0.5μg/d,可较快升高血钙,但应注意监测血钙/磷浓度,以防过量。

(4)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轻度酸中毒常无症状,可口服碳酸氢钠或枸橼酸合剂,若二氧化碳结合力<13.5mmol/L。应静脉补碱,按5.0ml/kg碳酸氢钠,或3.0ml/kg乳酸钠,可提高二氧化碳结合力4.5mmol/L计算所需量,使二氧化碳结合达到17.96mmol/L,纠正酸中毒易发生低钙,应注意补充。

3.维持正氮平衡,减轻氮质血症

(1)低蛋白饮食和必需氨基酸疗法:以保证机体代谢的基本需要。且又不加重氮质血症为原则,供给热量14.6kJ/(kg·d)、优质蛋白0.6g/(kg·d),如鸡蛋、牛奶、瘦肉和鱼质含必需氨基酸高的食物,同时减少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的食物如米、面、豆类等植物蛋白的摄入,可以麦淀粉、蔬菜(白菜、薯类、南瓜)等充饥、植物油,糖及水果一般不限制。每日补充必需氨基酸混合液,同时供给足够热量,蛋白质摄入<20g/d,可促进氮平衡,减轻氮质血症,也可口服a酮酸制剂(肾灵)以代替必需氨基酸注射。本疗法适于早期患者,明显肾衰竭进入终末期,已有严重并发症,低蛋白饮食不作为主要治疗措施。

(2)胃肠吸附疗法:氧化淀粉是淀粉和高碘钠化合物,口服后与肠腔中尿素氮结合从粪便中排出,降低尿素氮。口服包醛氧化淀粉5~10g,2~3/d,有一定治疗效果。

(3)增加蛋白合成:注射蛋白同化激素可增加蛋白合成、减轻氮质血症、并可改善贫血,常用苯丙酸诺龙或丙酸睾酮25~50mg,每2~3d肌内注射1次,也可用葵酸诺龙25mg,每2周肌内注射1次。

4.对症治疗

(1)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纠正酸中毒可减轻恶心呕吐,口服胃肠动力药多潘立酮(吗丁啉)或普瑞博思,重者可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或氯丙嗪止吐;并发溃疡病及上消化道出血者可用西咪替丁0.4~0.6g溶于葡萄糖液静脉滴注,同时用止血药,必要时用内镜局部止血。

(2)高血压:控制血压不仅能延缓肾功能恶化,还可明显减少心力衰竭、脑血管病等并发症。血压控制在150/90mmHg(20.0/12.0kPa)以下,降压不宜过快,以免降低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低盐饮食、应用利尿药和β受体阻滞药可作为降压的基本措施,也可用钙离子拮抗药,硝苯地平10mg,3/d;也可加用血管扩张药如哌唑嗪0.5~1mg,3/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为最常用的降压药,卡普托利12.5~25mg,2~3/d,或苯那普利5~10mg,1~2/d。严重高血压可静脉滴注硝普钠或酚妥拉明。

(3)利尿:利尿能减轻水肿,增加毒素排泄,改善肾功能。内生肌酐清除率>25ml/min,噻嗪类利尿药有效,若<25mI/min,惟呋塞米等襻利尿药才有利尿作用,宜从小剂量开始应用,最大用量可达600mg/d,大量用时可溶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同时注意耳聋、血尿酸升高等副作用。若内生肌酐清除<5ml/min,利尿药常无效,可用20%甘露醇100ml加温后口服,2~4/d,同时准备透析治疗。

(4)贫血的治疗:轻度贫血可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重度贫血可输少量新鲜血或红细胞,但无持久作用。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确切,用药10d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增加,4周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增加。一般用量为50U/kg,每周3次,2周后增加至75U/kg,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接近正常时,改为维持用量50~100U/kg,每周3次,皮下注射或透析时由血路注入均可,同时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B12该药的副作用有头痛、高血压、癫痫、血液高凝状态,应注意避免。

(5)其他症状:精神、神经系统表现可用镇静剂或抗焦虑药制止其兴奋、躁狂、不安症状,并发癫痫时可先静脉注射地西泮5~10mg,再用苯巴比妥(鲁米那)或苯妥英钠治疗维持;心力衰竭时,除利尿、强心治疗外,需用硝普钠或酚妥拉明降低心负荷;有出血倾向应用止血药,咯血需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索;皮肤瘙痒可口服抗组胺药和外涂炉甘石洗剂;感染时选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索,如青霉素类、头孢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5.血液净化疗法即用人工方法代替肾排泄功能,使血液得到净化,以帮助可逆性尿毒症患者度过危险期、维持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为肾移植做准备。

凡属终末期尿毒症以及难以纠正的高血容量、水肿、心力衰竭、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等,均为本疗法的适应证。血液净化疗法包括:

(1)血液透析:将患者血液与含有一定化学成分的透析液同时连续不断地引入透析器内,分别在透析膜的两侧逆向流过,透析膜是人工半透膜,根据膜平衡原理,半透膜两侧液体各自所含溶质浓度从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移动(弥漫作用),而水分子则从渗透压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渗透(渗透作用),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血中尿素、尿酸、肌酸、肌酐、胍类、中分子物质等尿毒症毒素及多余的水、电解质弥散、渗透到透析液中排出,而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细菌等则不能透过半透膜,患者所需的物质如碳酸氢根、乳酸根等弥散到血液中得到补充,从而达到“人工肾”的目的。根据肾病变程度确定每周透析次数,以透析充分为目的,一般每周透析2~3次,每次4~6h。

(2)腹膜透析: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心血管稳定性好,清除中分子物质优于血液透析,缺点是易发生腹膜炎和蛋白质丢失。用透析管永久性地插入腹腔内,透析液通过它输入腹腔,每次入液2000ml,6h交换1次,4/d。

6.肾移植是本病最理想的治疗方法。由于抗排斥药(环孢索)应用于临床以及组织配型技术的发展,使肾移植存活率显著提高,据报道:1年存活率达85%,5年存活率达60%。肾移植的适应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先天性多囊肾、肾结石、肾结核、糖尿病、狼疮肾炎、尿酸性肾病及因外伤丧失孤立肾或双肾者。

7.中医治疗除按下列分证论治外,还可参照中医“水肿”及本章急性肾衰的中医治疗。

(1)热毒炽盛证:证见尿量急骤减少,甚至闭塞不通,发热不退,口干欲饮,头痛身痛,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苔黄干,脉数。治以泻火解毒,利水通窍。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2)火毒瘀滞证:证见小便点滴难出,或尿血、尿闭,高热谵语,吐血、衄血,斑诊紫黑或鲜红;舌质红绛,苔黄干,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减。

(3)湿热蕴结证:证见尿少尿闭,恶心呕吐,口中尿臭,发热,口干而不欲饮,头痛烦躁,严重者可见神昏抽搐,舌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降逆泻浊。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4)气脱津伤证:证见多见于吐泻失水或失血之后,尿少或无尿,汗出黏冷,气微欲绝,手足厥逆,或咳喘息促,唇黑甲青,或口干咽燥,烦躁不安,脉细数或沉伏。

治以益气养阴,回阳固脱。方用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

(5)肾阴亏虚证:证见腰酸疲乏,尿多不禁,手足心热,自汗或盗汗,口干欲饮,舌红,苔少,脉细。治以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预防】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