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刘表传》。
东汉末年时期,皇室衰微,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担任荆州刺史的皇族刘表,对当时的军阀混战采取观望的态度。
公元199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东北)争战。袁绍派人要刘表支援。刘表口头答应,实际上按兵不动;对曹操也采取同样的态度。
从事中郎韩嵩认为刘表用这种态度不妥,对他说:“曹、袁两公相持不下,将军的行动举足轻重,应慎重选择一方。若是继续犹豫暧昧,后果肯定得罪两方。”
韩嵩向刘表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认为胜利必在曹操一方,建议刘表归附曹操,才是万全之策,其他将领也赞同韩嵩的建议。刘表还是犹豫不决,他考虑再三对韩嵩说:“目前,曹公已经迎天子到了许都,请先生到那里为我去观察一下实情如何?”
韩嵩严肃地说:“我是您的部属,自然应该听从将军的命令,就是要我赴汤蹈火,也会奋不顾身,死也不推辞。不过要请将军再三考虑,如果此番能作出上顺天子、下归曹公的决策,那么我去京都是正确的;如果将军主意还未拿定,就派我进京,若天子封我为官,我就成了天子之臣,不能再为将军效力了。望将军到时不要让我为难。”
刘表对此没有明确表态,就让韩嵩去京都了。果然不出韩嵩所料,他到京都见到受曹操控制的汉献帝后,马上被任命为零陵太守。韩嵩赴任前,去向刘表辞别。
刘表知道韩嵩已接受汉献帝的任命一事后,勃然大怒,认为他是对自己的背叛,当场要将韩嵩处死。文武官员都非常震惊,纷纷为韩嵩求情。但是,韩嵩却神色自若地对刘表说,他进许都前有言在先,因此刘表现在这样处置他,是负了他,而不是他负了刘表。接着,他当众把先前对刘表说的话重说了一遍。刘表只好不杀韩嵩,而将他囚禁起来。
◆释义
敢于面对沸水和大火。指为了忠于他人,甘愿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安危。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司马迁传》,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李陵,字少卿,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大将,很受汉武帝信用,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当时很得朝廷信任。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战斗中,由于寡不敌从,无奈投降了匈奴。听说李陵投降,汉武帝很是生气,认为李陵辱没了自己对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纷纷指责李陵没有骨气。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不这样认为,他说:“我和李陵一向没什么交情,但我见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友爱兵士。他常常想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灾难,所以,我认为李陵这次在领兵不到五千的情况下,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由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还认为,他这次投降,并非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时机再来报答国家。”司马迁说得在情在理,但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辩护,是非不分,将他关进了监狱,施行“腐刑”。以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高枕无忧
春秋的时候,齐国有一位叫做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三千个客人,孟尝君把这些人分成上、中、下三种等级!上等的客人每天都可以吃到大鱼大肉、出门的时候还有车子可以坐;中等的客人每天只有吃到鱼和菜;下等的客人每天吃到的就只有蔬菜而已。有一天,孟尝君的朋友介绍一个叫做冯谖(音:宣)的人到孟尝君家,孟尝君问他的朋友:“这个叫冯谖的人有什么专长呀?”朋友想了很久说:“好像没什么专长耶!”孟尝君听了之后,就不怎么理会冯谖,家里的佣人看到孟尝君不理冯谖,以为主人瞧不起冯谖,通通把冯谖当下等的客人招待。冯谖心里很不高兴,天天发牢骚:“既然大家都瞧不起我,我干脆离开算了!”孟尝君知道以后,就把冯谖由下等的客人升为上等的客人,还送给冯谖的妈妈吃的和用的东西,冯谖心想:“孟尝君对我这么好,我一定要找机会报答他!”有一次,孟尝君派冯谖到薛地去讨债,冯谖就假装是孟尝君下的命令,叫所有欠孟尝君钱的人不用还钱,替孟尝君买了个“义”的好名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国君解除了相国的官位,回到薛地去住的时候,薛地的人民都热烈地欢迎孟尝君呢!过了不久,冯谖又对孟尝君说:“一只兔子要有三个洞藏身,才能免除被猎人猎杀的危险。您现在住在薛地,就好像兔子只有一个洞,是很危险的!万一齐国的国君对您不满意要杀您,您连其他躲的地方都没有呢!所以,您现在还不能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孟尝君一听:“那我该怎么办呢?”冯谖:“这件事就交给我去办!我会让您象狡兔一样,有三个安全的洞藏身!”于是,冯谖就跑去找梁国的国君梁惠王,告诉梁惠王孟尝君非常能干,梁惠王听了之后立刻派人带着一千斤黄金、一百辆马车去请孟尝君到梁国做相国。这个消息传到了齐国,齐国的国君马上慌张起来,赶快用隆重的礼节请孟尝君回去齐国做相国。同时,冯谖又叫孟尝君在薛地建立宗庙,用来保证薛地的安全。等到薛地的宗庙建好以后,冯谖就对孟尝君说:“现在三个洞都已经挖好了,从今天起,您就可以把枕头垫高,安心地睡觉了!”后来,人们就用“高枕无忧”来形容做任何事情准备周全,感觉很安心、不用害怕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