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17249800000035

第35章 宝鼎出土

建章官前殿,文武百官正在早朝。

武帝刚要宣布下朝,“皇上,喜事来啦!”杨得意气喘吁吁地跑了来。

“什么喜事?”

“汾阴河(在今山西河津南)里捞出一只宝鼎,郡守亲自送来了,已到宫门外了。”

“宝鼎?”武帝眼睛一亮,高声说,“呈上来!”

“是。”

鼓乐高奏,一只系着红丝绸带青光闪闪的青铜方鼎,被八个身着盛装的人抬着进了大殿,后面紧跟着汾阴郡守及下属。

满朝文武见了都兴奋得睁大眼睛……

郡守上前跪禀:“启奏皇上,前些日有人报告说汾阴河里有宝气,臣便去查看,果然见河中有光在闪,于是就派人去捞了上来,原来是一只宝鼎,臣听说宝鼎是吉祥物,河出宝鼎,象征国运大昌,所以臣不敢怠慢,就即刻给皇上呈送来了。”

“好。”武帝高兴地说,然后步下九阶台,走到殿中央果然见是一只青光闪闪的青铜宝鼎,皇上伸臂摸了摸,眉开眼笑地说:“确实是只宝鼎,朕要重赏你们。”

武帝登上九阶台,落座龙椅,说:“赏千金。”

鼓乐声又起,郡守跪接了重奖。

“谢主隆恩,祈我大汉国运昌盛,国泰民安。”

武帝问:“公孙卿,你说说看,吉祥何在?”

公孙卿禀道:“皇上,臣下听传说,先祖黄帝也曾得宝鼎,时辰是冬至,今皇上得宝鼎也在冬至,黄帝后来封禅泰山,然后成仙登天了。所以今天得这宝鼎确是天赐吉物啊,皇上应该封禅泰山。”

武帝听了面现悦色,又把头转向司马迁:“太史公,你认为呢?”

已升为太史公的司马迁,听皇上点名,立即出列,说:“启禀圣上,夏商时即有九鼎,九鼎象征皇权,周平王东迁时遗失了一只,秦始皇时曾命人在泗水打捞,结果没有打到,莫非这只宝鼎是平王遗失的那只?不过这还须考证,但不管怎么说,宝鼎是吉祥物,它的出现确实是好事。”

“好,朕也认为是一件好事,朕再问你,泰山封禅跟宝鼎出现有什么关系?”

司马迁清了一下嗓子说:“禀圣上,自古以来,承受天命的帝王,何尝没有举行过封禅典礼,大凡有大成就的帝王都要去泰山封禅,没有瑞祥征兆的尚且要去,有瑞祥征兆的就更应该去了。”

武帝显然很高兴:“爱卿说下去。”

“我大汉从高祖至今已六十多年,当朝天子文治武功,而达海内一统,九州平安,以此太平盛世举办封禅承受天命,实乃朝廷所盼,黎民所望。泰山封禅乃普天之下最神圣的大典,前有三皇五帝文王武王秦始皇,今应有我当朝文治武功的大汉天子,故泰山封禅,势在必行。”

百官听了刷的一下全跪呈:

“泰山封禅,势在必行。”

武帝大喜,两眼放光,兴奋地说:“泰山封禅一事,朕也有此意,既是大家拥戴,那就作封禅准备吧。”

这天午后,在御书房,武帝打开一份奏折向司马迁说:“司马迁,你看这是司马相如临终前送来的遗文。”司马迁接过见上面写着:

……名山显位,望君之来。

君兮君兮,侯不迈哉!

“皇上,司马相如是在说上天降下瑞祥,名山大川都盼望明君前去,皇上,司马相如是在劝您,去名山封禅啊!”

“朕是准备去泰山封禅,难为他临终前还惦记着朕。”武帝站了起来,走到窗前叹道:“一颗文学巨星陨落了……”

武帝看了看远处的长安宫,想起了司马相如为阿娇写的《长门怨》,叹道:唉。阿娇死了……武帝显得有些伤感。

“杨得意。”

“奴才在。”

“把陈皇后的墓修一下。”

“是。”

武帝舒一口气,才又坐下,问道:“司马迁,朕再问你,你以为朕泰山封禅有历史意义吗?”

“回皇上,有历史意义,因为当今是太平盛世,去泰山封禅可以让天下知道大汉的威力。”

“好,朕一定要赴泰山封禅。”

东方朔到死也没有被武帝重用,武帝只把他当俳优看待,困了、累了,就把他宣来取乐。他太不拘小节了,甚至因为在大殿上小便而惹恼了龙颜,被判为大不敬而废为庶民。

可是,说也奇怪,不管东方朔怎样直谏,龙颜都没有怒过,高兴起来反而还赏他重金。

东方朔临死还给武帝上书,劝武帝不要到泰山封禅。司马迁把他的奏本呈给武帝:“皇上,这是东方朔临终前给您的奏本。”武帝打开看了,叹道:“东方朔忠心实在可嘉,传朕旨意,给东方朔家里奖黄金百两。”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