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汉高祖刘邦(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17250900000056

第56章 立皇威害诸侯废臣诛信(8)

多年来,不管刘邦如何心绪不宁,他是从来不对戚姬发脾气的.尽管吕后已回到他的身边,可是他感情的寄托却仍在戚姬身上。可是近半年来,他也开始对戚姬发火了,所以,她对刘邦说话也十分小心。

“说吧,戚妍,连你都对我这样生分,我还有个亲热人吗?”

戚妍看到刘邦眼睛里闪着泪光,体会到他心里是多么辛酸:

她往刘邦身边偎了偎。“皇上,您也是快六十岁的入了,以后就别动不动御驾亲征了!”

“那么,我派谁去呢,戚妍?”

“皇上,过去,您可是大胆地放手让臣子们干,很少亲临前线的。周勃、樊哙、傅宽……那些上百名战将呢?”

“他们各人有各人的事,都像钉子一样,被我钉在要紧的地方。您也知道,我在防备着南方那几个人,一旦有变,就可立即出兵。他们是不能随便动的呀!”

“那么赵王张敖呢?让他就近出兵平伏韩王信不行吗?”

“不要给我提那个张敖!”

“他可是您的女婿呀!”

刘邦不耐烦地摇摇手:“女婿,哼……到时候,就是亲儿子也不行!”

汉高帝八年闰九月(公元前199年初冬),刘邦亲率大军出征东垣。

在出发前,他通知张敖把他的小妾东垣美人赵姬送到柏人(今河北降尧西)去,他要在那里驻跸。看来这个快六旬的天子一刻也离不开女人。

“什么人,真让做子女的为他害羞!”鲁元恨恨地说,“不用听他的!”张敖也觉得十分屈辱,自从上次让赵姬为刘邦侍寝后,他就没再动那个女人。可是他叹门气说:“我怎么敢呢?就是这样曲意伺候他老人家,还赚不好呢!”

“他会怎么样你?”

“你没看到吗?咱们就在东垣这里,如果他信任咱们,下令叫我率兵去平伏就行了,何用他皇帝亲征,明明是瞧不上咱们呀!”

“那不更好吗!”

“如果他把咱们晾在一边,可不是好兆头!”

可是那个美人赵姬却有点喜欢老头子,当张敖告诉她,要把她送到柏人去为皇上侍寝时,竞兴高采烈。她对张敖说:“张郎,我会为你说好话的!”

张敖一声没吭就回头走了。

他不仅送去了赵姬,还亲自跑到柏人为老岳父准备了舒适的行辕。

老臣贯高等人又为天子的无行义愤填膺,他们背着张敖准备在厕所里刺杀刘邦。

秦汉时,厕所分上下两层。他们打算在底层伏下刺客,趁夜间刘邦如厕时即行动手。

刘邦到达柏人时,已是傍晚,但他顾不得吃臣子们为他准备的接风酒宴,就屏退众人,关上房门,与赵姬搂抱在一起。

赵姬是个知道怎样讨男子欢喜的人,弄得刘邦一时返老还壮,与赵姬在床上颠倒不歇,累得浑身淌汗……

“想我吗,皇上?”

“想得很……”

“比皇后娘娘怎样?”

“她怎能与你相比呢?”

“听说您还有个戚姬?”

“戚姬也不错。”刘邦说,“我觉得美人都一人一个样,就像美味佳肴有着不同的滋味……”

“皇上,带我回长安去吧,我会每日陪伴您!”

刘邦想想说:“你活够了吗?”

赵姬听了大吃一惊,以为惹着了刘邦。可是看看他,他又没勃然变色,就小心地问:“皇上,怎么啦?”

“天下人都知道你是张敖的小妾,我如果把你立为姬妃,我的脸面往哪里搁呢?”

“我情愿没名没份……”说着,她又把脸贴到刘邦胸膛上。

“一个没名没份的女人在后宫里有法活吗?……”刘邦把她搂得紧紧的,“你在这里,没人敢把你怎样,因为你是皇帝宠幸过的女人!可是到了长安,吕后会把你生吃了的!——我是为你好呀,赵姬!”

黄昏后,刘邦派人把赵姬送走。

忽然,他心跳得厉害,似有什么预感。他立刻对近侍说:“咱们走!传令开拔!”

“不在这里留宿了,皇上?”

“不了,”刘邦坚决地说,“这地方叫柏人,名字不好,‘柏人’就是‘迫人’,朕能在这里留宿吗?”

当夜就向边境进军。——一场谋杀又流产了。

韩王信虽然屡屡犯边,那不过是向匈奴王邀功,在他骨子里对刘邦的大汉朝还是惧怕的,所以刚一接战,就全线溃退。

刘邦平定边患后,又率军返回长安。在京城过了一冬,第二年春上,他又与他的戚姬到洛阳去了。

他以为只要守在那里,南方诸侯就不会妄动。

在洛阳住到秋天,他回长安时,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楚王刘交、都来随驾。一路上,刘邦细细地观察他们,个个神情欢悦,情绪正常,一点也看不出谋反的迹象。刘邦稍微放心。

到了长安,刘邦又与他们欢宴了几天。诸侯们对他恭敬而又亲热,刘邦的心情慢慢地好起来。临别时,他赏赐了诸侯们许多金银财宝。

这可能是刘邦晚年最愉快的一个秋季。

吕后看他高兴,建议一家人要好好地过一个团圆中秋。她积极地布置一切,忙里忙外。她对戚姬一直是很冷淡的,这时也主动与她招呼。并感谢她在洛阳对皇帝的照顾。

“戚妹,亏了你呀,在洛阳前后一年多,把你累着了吧?”

戚妍受宠若惊,但皇后称呼她戚妹,他可不敢放任,仍然执礼恭谨。她说:“皇后,您才累呢,皇上在洛阳的这些日子,不幸亏您在长安辛苦呀,您操劳的可是国家大事呀!”

大家都认为大汉的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

七夕那天傍晚,刘邦和戚姬带领宫女、侍卫来到御园池边游玩。

那时,虽已是秋天,但暑热未退,白天还是热得叫人难受,可是一到了晚上,就凉风徐来,虫声叽叽,使人十分惬意了。

来到池边,见月芽儿初露,像小舟一叶,星汉灿烂,落满了郁黑的池水。宫使早在周围花丛问挂了许多彩色的,各种形状的灯盏,使园子里平添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刘邦携着戚姬的手徜徉在池边,不一会儿来到了石砌的露台。那里的石凳边早已放了许多乐器。年轻时,刘邦就长于此道,这时技痒难耐,就拿了一支箫吹奏起来。那婉转凄清的乐音在周围缭绕。大家屏息静听。一曲刚刚奏完。宫女、官侍们便小声地喝起彩来……

“来,大家一齐来玩呀!朕知道你们中有许多高手,何不各献其长呢?朕可是有奖啊……”

宫女中擅于此道者多矣,又难得皇上这么高兴,纷纷拿了乐器,组成了小小的乐班,演奏起了“天下太平”之曲。

刘邦携了戚姬的手在中央且舞且唱,引得宫中许多人前来观看。

夜深了,戚姬请皇上回殿安歇,可是刘邦还未尽兴。他又招呼周围的人玩起“相连绶”的游戏。那游戏的玩法是:找来许多颜色的绸带,主持人将其抛向空中,然后让在场的男女哄抢,颜色相同的两人,就要手牵手地做一会儿夫妻。他们必须说一句两句的情话,还要做出恩爱的样子。

戚姬正巧与一个侍卫的绸带颜色榻同,戚妍忸怩起来,那侍卫想掉头跑掉,可是被刘邦拉住,硬是把他们拢在一起。“说两句情话吧,说呀!”刘邦喊道,同时哈哈大笑!

三星落了,冷露下来。刘邦仍不想走,戚姬把他拉回宫去,他还回头对宫女、宫侍们喊:“今夜就到这儿吧,明天可晚一个时辰起床,若是大家没有玩够,到九月九日,咱们再在这里聚会!……”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刘邦尽管还算壮实,可也是老人了。吕后打算过得分外热闹些,他令官人做了时令小吃“蓬蒿糕”,采集菊花做了黍米酒。还特令戚姬佩带了茱萸与刘邦唱歌、跳舞。刘邦变得年轻起来,跳得满面红光也不休息,还是吕后把他硬拉到身边休息的。

“朕还行呀,不要把朕当老人待!……”

十月十五日是神女节。那时,皇上仍在长安。他下诏说:要亲自带领大家祭神。那天他与宫人一起走进神女庙,行礼祈祷。他又亲手为大家击筑,要大家合着唱歌、跳舞。他嫌大家放不开,又把戚姬拉下场,与她手拉手地跳了个尽兴。见皇帝这样,宫人开始放浪形骸,也尽情地歌舞起来。他们觉得皇上的歌舞水平竟比专业的伎人更高,因此大家对他的赞扬是十分真诚的!

十月底,他带着轻松的心情,与戚姬一起回到了洛阳。

可是,令刘邦懊恼的事情来了。

从那时起直到他离开人间,他就没再欢乐过。

有人给皇帝上书,举报赵王张敖谋反!

事因还是那件事。刘邦带兵平定韩王信之乱时,路过柏人,赵相贯高等人使刺客埋伏在厕所里,阴谋杀死刘邦。这事没有得逞,张敖也从不知情。

贯高有个仇人,得知此事后,为了报复,即向皇帝揭发。

刘邦怒发冲冠。气得像只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先把张敖大骂了一顿,叉在房里走来走去,半个时辰过去了,他仍不停歇下来。

“朕要亲自去杀了他!连女儿也一起杀掉!——她就在张敖身边,为什么举报的不是她!”

戚姬拽着他的胳膊强把他按在软榻上,给他喝了平心的莲子汤,才使他冷静些。

“皇上,你得先把事情弄清楚!”

“朕很清楚!”刘邦吼道,“去年我去赵地时,就看出来了!”

“你看出什么来?说出来听听呀!”

刘邦实在说不出什么具体的事情来,他凭的只是一种感觉。但他认为感觉是可靠的。

“举报人也没有说是张敖造反呀!”

“贯高是国相,而张敖是赵王呀,没张敖的支持,贯高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

“有时,无法无天的奸佞会背着主子做坏事的……”

“你干什么,戚妍?”刘邦又跳起来,“你的心太好,对入太没防备等朕死了,看你怎么办!”

一句话触动了戚妍的心事,伏在床上哭起来。

刘邦发出密诏,令一彪人马直趋赵都,把张敖、贯高、赵午等叛臣械送长安。他与戚姬也立即回京。

这件离奇的大案惊动了朝廷内外。

几天后,捕人的人马回来了。

“全部捉到了吗?”刘邦问。

“回皇上的话,全部捉到了!”负责此事的一位将军说。

“没发生什么事?”

“没有……”但将军向皇帝禀报了其中的一个细节。

他说:他们到了赵都邯郸,张敖正与群臣议事。将军把皇上的诏书宣读后,先逮捕了张敖。这时,赵午等十多个参与谋反者就要横剑自戕,可是贯高喊道:“大王并未参与谋逆,现在已被抓起来了,你们如果先死,谁来替大王辩白?让咱们为大王尽最后一次忠心吧!”

“那么,公主和她的孩子呢?”

“也都来了。”将军说,“……本来十七辆囚车也就够了,可是公主硬是要上囚车……”

“那是为什么?”刘邦喝道。

“她说:丈夫既被诬为反叛,做妻子的怎能脱了干系!……我们只得多造了几辆囚车……”

“不懂事的女人!”刘邦摇摇头,“数九隆冬……”

将军说:“公主与孩子没有受着罪,皇上请放心,我们在囚车周围罩上了裘皮!”

“多此一举!”刘邦道,“现在他们呢?”

“张敖等送进了大狱,公主和孩子被皇后派人领回家了!”

沛丰老臣谁也知道张敖是冤枉的。他做赵王好好的,怎么会谋反呢?可是贯高等人一进大狱就供认不讳。赚真让他们得逞,也是不得了的大事,谁想想也会直冒冷汗!

周勃、樊哙、夏侯婴凑在一起,商议搭救张敖的办法,但他们谁也不敢往刘邦面前跑,只能一趟趟地去见皇后。

就是这样也惹怒了皇帝,他特发诏令:“有人敢涉及赵王敖谋反案者,夷三族!”

鲁元公主寻死觅活,哭叫着要去见老爹。她说“不知哪辈子倒了大霉,生在了帝王之家,从小就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现在竟又遭亲生父亲的诬陷,弄得死不了活不成……”

虽然鲁元的话未必是真,但吕雉得派上几个人好好看住她。

夏侯婴说:“这事还得皇后去说话,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皇后也很为难,她说:“刘老四年轻时心思是很活络的,可是如今变得越来越执犟,我的话,他早不听了!”

“可是你还是能对他说话呀,”樊哙说。

吕须从年轻时就对姐夫不买账,这时,她冷笑一声说:“劝他干甚?他愿杀谁杀就是了。反正,就是张敖冤枉了,他也早就想杀……”

“哪是为什么?”樊哙对老婆叫道。吕雉怕妹妹说出更难听的话来,就赶紧说:“须妹,我听鲁元的孩子哭了,你快去看看,给他弄点东西吃!”

吕须笑嘻嘻地走了。

戚姬插不上话,得个空儿,她建议说:“去找找陈平吧,他也许能够想出好主意!”

可是,樊哙叫道:“别提那个陈平了,这样的事他早躲远远的了!”

末后,还是得吕后亲自去见刘邦。

吕雉先向刘邦说了鲁元公主的情况,接着就提到了张敖。哭着埋怨说“当初,我是不同意把鲁元嫁给张敖的,给她从亲戚中找个老实本分的人算了。可是你硬是把她嫁给了张敖,说是为了笼络张耳……结果,你却把女儿坑了……”

刘邦不说话。从年轻时起,他对吕雉就很敬重,如今在她面前也从不高声大气。听她说了许多话后,他慢慢地说:“你现在是皇后了,我问你一句话,你是看重江山呢,还是看重女儿?”

“当然是看重江山了,”皇后说,“像咱们这样的人家,没有了国,身家性命都也就没有了!”

“你知道了这点,我就不多说了!”

“可是,我总觉得张敖不会造反!他是咱们的女婿,造反对他有什么好处?”

“嗨,女人算得了什么?有了皇位,要多少女人就有多少!”听了刘邦这么说,吕雉生气了:“那你就把张敖杀了吧!”

吕后走到院子,正遇到匆匆走来的周昌,他现在是廷尉(大法官),主持这起叛国案的审判。吕后拉住他说:“周大人,张敖能谋反吗?”

周昌说:“他还没有招认,可是贯高等十多人已都供认了!”

“希望你照顾一下张敖,他是我女婿呀!”

“皇后,您怎么这样说话,我只能秉公而断,”周昌赶紧说,“您想,没有张敖的支持,贯高能造反吗?”

十多天过去,张敖没有招认,他指天发誓,拒不承认谋反。

皇后又派人一再地示意周昌,如果张敖真的有罪,怎么判都可以,但不能对他用大刑,如果把他弄得皮开肉绽,决饶不了周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