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只见到问题之树,不见单纯喜悦之林。
——[美国]克莉丝汀·柯兰芝
阿婆的店开在乡下的小街上,小小的街,只有这么一家小小的杂货店。阿婆从早忙到晚,忙得非常的起劲,也非常的快乐。
阿婆的店开得很久很久了,究竟开了多久,小街上几乎没有一个人说得上来。小街上许多人都说,他们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在阿婆的店里买糖果、买乌糖、买鸡蛋、买肥皂。买到现在,连他们自己都快要变成阿公、阿婆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现在阿婆已经老了,老得眼睛模糊不清,手脚行动缓慢,走路一摇一晃,更糟的是,老得记忆不清,总是走到哪,忘到哪。“阿婆,你的砂糖一斤卖多少钱呢?”
“让我想想看,好像是1.2元吧。不,不,好像是2.5元钱。哦,1.8元,1.8元一斤,准错不了。”
“阿婆,我要买花生米,一斤多少钱?”
“14元。1.4元。”
“花生米哪有这么便宜?是不是一斤3元才对,你记错了吧?”
“是,是。3元。真的没错,是3元。”
“啊,阿婆,你找错钱啦,你应该找5元钱给我,怎么给我55元?多找了啦!”
“唉,真的错了。我赶快再补50元给你。什么?不是我得再补给你,而是你得退给我?你可不要弄错呀!”
每天每天,都有这样的情形出现,很多人替阿婆担心,怕她记错价格找错钱,做生意不但赚不到钱还得赔老本,但阿婆总是笑呵呵地说:“有赚,赚许多,赚许多。”
村子里的李老师是阿婆的忘年交,她常常乘着到学生家做家访或是到街上买东西的时候到阿婆的店里来坐坐,和阿婆聊聊天。她非常担心阿婆的店开不下去。
例如,有一天她在店里才坐10分钟,就看到阿婆不止三四次的卖东西找错钱,甚至还把50元钱当10元钱找出去。
“阿婆,你能不能不再做生意啦?我看你这样做生意迟早会把老本都赔光。”李老师好意地劝。
“我没赔,我赚很多了。不相信,你看看我的账本。”阿婆从抽屉里拿出一本黑黑的、油油的、破得连四个角都磨秃了的本子给李老师看。
这是什么样的账本呀?李老师简直看花了眼睛。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每页都写满了“一”这个字,写得密密麻麻。“我看不太懂。阿婆,你解释给我听好不好?”
“哈哈哈,你们这些读书人,只会教人读书,当然看不懂啦。”
阿婆笑得眼睛眯成了缝,一面笑,一面解释:“你瞧,这每一页除了记账,中间还有一条线,看到没有?”果真,每一页的中央真的有一条长长的横线,像一条河似的,把一页隔成上半部和下半部两个部分。“你仔细数一数,每一页上面记的账多,还是下面记的账多?”
“什么意思?”
“啊,我说的账,就是这个啦,这是我发明的字,你当然看不懂。”阿婆指着簿子上那些“一”字继续地说:“这本账本每一页记录了一天的收支情况,每一笔账就代表一件事。每天我的店里头都发生很多事,如果是快乐的事,我就把账记在线的上面。如果是不快乐的事,我就把账记在线的下面。你数数看,每天快乐的事,是不是比不快乐的事多许多?你说,我开这个小店,不是天天赚得很多吗?”
“哇,原来如此!”李老师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她从第一页一直往下翻。果真,每天在线上头的“帐”都远远多于线下头的。有时候一整天中,只见线的上头记得满满的连一个空位子都没有,线下头却连一笔也没有。
李老师想,那一天阿婆真还是赚足了!
“我真高兴你的店赚这么多的钱。”李老师把账本还给阿婆,“可是我还是有一点不明白,什么是店里头快乐的事?什么是店里头不快乐的事呀?你能不能向我说明白一点?”
“喔,这还不简单呀?你真是个只会读书的读书人,我来说给你听听吧。例如,我把一斤3元的米当做一斤1元钱的米卖,客人赶快再补2元钱还给我,这就是很快乐的事。我多找了3元钱给客人,客人立刻把钱送回来,这也是很快乐的事,客人看到我扛不动米,帮我扛,看到我忙不过来就替我做这做那,都是快乐的事,统统要一笔一笔记录下来。但是也有不快乐的,哈,有一个人就总是当我是一个老糊涂,买东西不给钱,说是待会儿就会把钱送来,却一次又一次都没还钱,还当做没这回事,多带走一包绿豆,一罐可乐,一包砂糖。他每带一回,我就记一次不快乐。同样吃一种米,总是会养出一百种,一千种不同的人的。还好,天天算下来,都是快乐占多数,不快乐占少数。我用算盘算一算,觉得我的店不但赚,而且还是越来越赚,越赚越多,我的快乐也越积越多,我早已变成世界上拥有快乐最多的人了!这样的店,我怎么舍得把它关起来呀!”
我们非常容易忽略周围一切细微的事物,其实生活的环境中皆隐藏着许多美妙的事物。打开心灵的眼睛,学习细观四周的人、事、物,你将会有更深入而奇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