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现实点亮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17256600000054

第54章 司马迁治史

司马迁的勤奋刻苦最终成就了《史记》。青少年也要刻苦学习,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小时候,司马迁生活在韩城龙门。这里,有山有水,风景壮观。他平时帮着家人耕种庄稼,放养牛羊,积累了许多农牧知识,也具有了勤劳吃苦的品质。

由于父亲严厉,司马迁10岁就开始学习史书。他一边学一边记,不懂就向父亲请教。由于刻苦勤奋加上聪颖过人,他的脑海中渐渐地已经有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大致轮廓。接着,他师从于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认真读书,反复思考难以理解的问题。在父亲的影响下,他想做一名历史学家。

一天晚饭前,父亲把一本书放在司马迁面前说:“孩子,几个月来,你都在外面放羊,没学习。我也忙,没教你什么。现在饭还没熟,我教你读这本书。”司马迁瞧瞧那本书,又感激地看看父亲,说:“爸爸,我读过了,请您检查一下。”他一字不落地背完了那本书。父亲听完后感到既惊奇又惊喜,难道世界上真有神童,能无师自通,有神人点化?司马迁是怎么会背诵的呢?他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早上,司马迁赶着牲口走了,父亲悄悄地跟在后面。他们翻过小山,跨过溪水,到达了一片低洼地。这里水草丰美,郁郁葱葱。司马迁驱赶羊群到草地中央,羊儿们低头吃草了,他也掏出一本书来读,清朗的读书声萦绕在草地上空。眼前的这一切,让父亲无比高兴,他自言自语:“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20岁起,司马迁经常去各地游览,并考察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这为他编写史书提供了翔实的材料。担任太史令后,他常跟随皇帝到全国巡游,他又搜集了许多的历史资料,也看到了王朝统治集团的内部状况。他还孜孜不倦地翻阅宫中收藏的大量典籍,从中也收集了不少重要的史料。

当他正艰辛地创作《史记》时,由于为李陵说情触怒了汉武帝,被判了重刑。出狱后他继续写作,用了1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对后世史学与文学都有深远影响的巨著《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