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讲究一个“忍”字,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如今的社会,又处处离不开一个“争”字,不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要在竞争中确立地位,证明实力。那么,如何处理“忍”与“争”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实,元代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杂剧,就曾把“忍”与“争”的关系,通过一场复仇斗争戏剧性地放大出来。
春秋时期,晋灵公昏庸,大将屠岸贾嫉恨相国赵盾,在灵公面前搬弄是非,将赵盾一家300多口人全部杀掉。由于赵盾的儿子赵朔是驸马,不能随便下手,屠岸贾就假传灵公的命令,逼赵朔在弓弦、药酒、短刀中选一样自尽。赵朔自尽之前,叮嘱怀孕的公主:要是生下儿子,就取名赵氏孤儿,待他长大成人,给赵家报仇雪恨。
不久,公主分娩,正是个男孩。屠岸贾怕孤儿长大报仇,打算满月后将他杀掉。在此期间,他命手下将军韩厥率兵把守驸马府门,若有盗出孤儿者,全家处斩,灭其九族。
驸马门下有个医生叫程婴,感念赵朔生前对他的恩德。公主被软禁后,他每天传茶送饭,悉心照料。这天,程婴身背药箱,又来到驸马府。公主求他带出孤儿,可程婴想到屠岸贾的禁令,犹豫不决。公主跪下,苦苦哀求。程婴心存顾虑,对公主说:“如果我救了孤儿,屠岸贾追问起来,你说给了我,我程婴一家死了也罢,可这孤儿也活不成了。”公主听了程婴的话,便上吊自尽,从而免除了程婴的顾虑。程婴把孤儿放在药箱里,上面又盖了些草药,冒死带着孤儿走出驸马府。
将军韩厥虽奉命把守驸马府,却十分痛恨屠岸贾残害忠良的行为。他见程婴身背药箱,慌慌张张从驸马府出来,就严加搜查,发现了箱子里的孤儿。程婴慌忙跪倒,韩厥慨然放行。可程婴走了几步,又回来跪在韩厥面前说:“我出了府门,你若报告给屠岸贾知道,他再派别人来追杀,孤儿依然是个死。你还是拿我去请功,让我跟孤儿死在一起吧!”韩厥长叹一声,拔剑自刎。
屠岸贾听说公主自缢、韩厥自刎,知道一定是有人把孤儿救走了。为了斩草除根,他假传国君的命令,要搜寻全国半岁以下、一个月以上的婴儿,全部处死。程婴在逃亡的路上看到了到处张挂的告示,又恨又急,连夜赶往太平庄,投奔赵盾的同僚好友公孙杵臼,商量如何挽救孤儿。程婴提出:他有个孩子还没有满月,可以做孤儿的替身,让公孙杵臼检举他窝藏孤儿,把他们父子二人一起处死,再由公孙杵臼抚养孤儿长大,将来为赵家报仇。但公孙杵臼认为,自己年已70,生死难料,不如把程婴的儿子交给他,由程婴检举他窝藏孤儿,他和程婴的儿子一起赴死,让程婴完成抚养孤儿的任务。
定好了计策,程婴便出面检举公孙杵臼窝藏赵氏孤儿。屠岸贾立刻带人来到太平庄,抓住了公孙杵臼。公孙杵臼不承认窝藏孤儿,屠岸贾便命程婴亲自拷打,公孙杵臼咬紧牙关承受。这时,兵士从地洞里搜出一个婴儿,屠岸贾大喜,对着婴儿连砍三剑。亲眼看着儿子被活活砍死,程婴心如刀绞,但脸上还得不露声色。公孙杵臼大骂屠岸贾,撞阶身亡。
屠岸贾自以为杀了赵氏孤儿,心满意足。为了奖赏程婴检举的功劳,就收留他做了自己的门客,并认程婴的儿子作为义子,留在府中习文练武。
转眼20年过去了,赵氏孤儿已经长大成人,取名程勃。跟程婴习文,跟屠岸贾练武,这孩子文武全才,本领出众。
这天,程勃练武回来,看见父亲偷偷哭泣,追问原因,却不肯回答。就在程婴匆忙避入后堂之际,掉下了一个手卷。程勃展开手卷,上面是一幅幅图画。原来,程婴把赵家受屠岸贾迫害的经过一一画在了手卷上,故意留给程勃观看,以便乘机说明他的身世。果然,程勃看完手卷后疑惑不解,请父亲解释。程婴就把当年的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但隐去了屠岸贾的名字。程勃听得惊心动魄,问:“那孤儿现在何处?”程婴说:“他如今20岁了,堂堂七尺,文武全才,却不能为父母报仇,还说他干什么!”程勃道:“父亲,我就像睡在梦里一样,听不明白。”程婴再也忍不住了,叫声:“孩子,奸臣就是屠岸贾,赵盾是你爷爷,赵朔是你爸爸,公主是你母亲,我是存孤弃子的程婴,你就是九死一生的赵氏孤儿!”程勃如五雷轰顶,顿时昏倒在地,半晌才苏醒过来,咬牙道:“我拼死也要生擒屠岸贾老贼!”当下谢过程婴的救命之恩,便怒冲冲上朝去了。
这时国君已经换成了晋悼公,他听了程勃的奏本,命其亲自捉拿屠岸贾,为赵家报仇。程勃仗剑来到闹市,正赶上屠岸贾离开帅府回家。程勃杀散卫兵,生擒屠岸贾。屠岸贾大惊道:“孩子,这是为何?”程勃道:“我不是你的孩子,我是你害不死的赵氏孤儿!今天我要给赵家报仇雪恨!”这时,程婴和大臣魏绛赶到,宣读了晋悼公的旨意:屠岸贾陷害忠良,罪当千刀万剐;孤儿赐名赵武,继承祖父的爵位;程婴忠心护主,抚养有功,赐田十顷;还要给公孙杵臼等义士建坟立碑,让他们万古流芳。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当然,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少会有这样你死我活的争斗,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范本,来分析“忍”和“争”的关系。在这出戏里,几乎所有正面人物都是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忍者”。公主、韩厥、公孙杵臼以自杀来保护孤儿的安全,这是甘愿放弃生命的“忍”。而程婴的“忍”更是走到了极致,他眼看着儿子惨死、老友自尽,却要装得无动于衷,更要忍受着世人的唾骂和内心的煎熬,苟活在仇人的荫庇下20年。对程婴来说,忍就是心头的一把刀啊!但是,这些“忍”不是无目的的逃避,而是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报仇。正因为有了前面诸多含血和泪的“忍”,最后复仇时的一“争”才显得格外动人心魄,痛快淋漓。在这里,“忍”和“争”是相通的,“忍”是“争”的准备,“争”是“忍”的目的。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要忍耐,要保全自己,壮大力量,而时机一旦成熟,就要毫不犹豫地“争”,而且要一击必中,一举成功。
说到最能忍的中国人,恐怕当数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当年吴越争霸,越国吃了败仗。勾践听从范蠡和文种的建议,自贬身家到吴国,充当吴王夫差的奴仆,干尽下贱的差事,受尽对方的羞辱,甚至亲尝吴王的粪便,这才获得了夫差的信任,得以回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苦志复仇,把越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兵精粮足。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加上做俘虏的十年,前前后后忍了30年,终于一举灭掉了吴国,尽雪前耻。可见,忍能成大事。元朝学者吴亮说:“能忍者,必能立天下之事。圮桥匍匐取履,而子房韫帝师之智;市人笑出胯下,而韩信负侯王之器。噫,可不与忍欤!”这里提到的张良能忍拾鞋之辱、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最后都成就了一番事业,说明凡是有志向、有抱负的人,都应该学会“忍”。
不过,“忍”的目的未必一定是“争”。有些时候,“忍”是为了“不争”。我们都很熟悉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对廉颇的种种刁难始终保持忍让,他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争”,而是为了“和”,蔺相如的“忍”表现为一种国家利益至上的大局观。当然,还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忍,是因为不值得争。清代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康熙年间,当朝宰相张英家人打算扩大府宅,便让邻居叶家让出三尺地面。叶家不买账,张英的家人就写信让张英出面干涉。张英对家人仗势欺人的做法很不满意,写了一首诗回答:“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信后,甚觉惭愧,便按他的意思后退了三尺筑墙。叶家受到感动,也将院墙后退了三尺。结果,在张、叶两家之间让出一条方便乡邻的六尺小巷。可见,这里的“忍”又变成了一种不斤斤计较的宽容,一种做人的气度。
对待“忍”和“争”的关系,我们一定要辩证地看。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争,争要争得有价值;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忍,忍要忍得有意义。如果说争而不忍是小人,那忍而不争就是弱者。任何忍都必须有限度,忍不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万事皆忍,逆来顺受。如果无限度地忍下去,就会导致软弱可欺、任人宰割,直至淘汰,甚至灭亡。鲁迅就曾对这种忍性极好、忍得近乎麻木的人,发出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同样,任何争都必须讲方法,有分寸。疯狂地去“争”、不讲策略地去“争”,不仅争不到想得到的,甚至可能失去已经拥有的。有理、有力、有节地去争才是最明智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抓住每一个便宜都去占,适当地放宽自己的心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该占的便宜绝不能眼红。有了这样的心态,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很好交往,你也会感觉很轻松。
该忍时就不要争,该争时就不要忍。在争中忍,在忍中争,二者融会贯通了,才能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非凡的气度、风度和力度,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