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低碳经济知识读本
17279200000003

第3章 低碳经济概念阐述(2)

在未来形成全球大气容量国际制度安排的前提下,发展低碳经济,将化石燃料开发利用的环境外部性内部化,并通过国际、国内政策框架的制定来促进构建高效、经济、清洁的能源体系,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最终目标,让“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具有威胁性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各国发展低碳经济实质在于寻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统一。通过国际、国内层面合理的制度构建,规制市场经济下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动向,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低碳转型。

低碳经济是就要保证低碳条件下的高增长,低碳并不意味着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经济的目标。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助于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重大战略目标,并且也能够为整个社会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在二十世纪几次石油危机的刺激下,西方发达国家走在了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前列。德国、丹麦等欧洲各国以及日本,长期高度重视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在当前已经具备了引领全球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的优势。目前,欧美发达国家都在通过制度构建和技术创新,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技术,用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面,推动整体社会生产生活的低碳转型和社会繁荣发展。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放缓的背景下,美国新总统奥巴马在当选后公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也将发展替代能源和创造绿领就业机会、可再生能源等作为核心,实现国家的“绿色经济复兴计划”。

保障能源安全

目前,全球油气资源不断趋紧、保障能源安全压力逐渐增大。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油气供需状况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石油的剩余生产能力已经比二十世纪80~90年代大大减少,一个中等规模的石油输出国,如果出现石油供应中断就可能导致国际市场上石油供应绝对量出现短缺。

在全球油气资源地理分布相对集中的大前提下,受到重要地区政局动荡和国际局势变化等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能源市场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油气价格波动和供给中断的风险显着上升。

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政治外交、经济金融等措施对石油市场的生产、投资、储运和定价进行控制,构建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很多因素导致全球油气供应的保障程度及其未来市场预期都有所降低,推动油气价格在剧烈的波动中不断上涨。

目前,世界各国经济社会都受到当前油气价格剧烈波动和油气供应中断风险增加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对于国际能源市场的高度依赖,是面临着保障能源安全的挑战,低碳发展模式是调整能源相关的国家战略和政策措施的重要手段。

总之,低碳发展模式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能源安全方面保持高度统一,在保护全球环境与保障经济发展方面相结合的战略性发展模式。

第四节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

实现低碳经济,需要在能源体系低碳化、能源效率、经济发展模式、碳汇、吸碳、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等领域开展工作。根据大量的科学研究和政治倡议所提出的目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在未来50年内控制在每年70亿吨碳的水平上,从而实现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500毫升/立方米(ppm)的水平,将升温幅度及其风险水平控制在能避免出现重大威胁的范围内(Pacala and Socolow,2004)。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发展低碳经济,采取即将商业化的低碳经济技术,大规模发展低碳产业并推动社会低碳转型,能够解决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关键是成本问题及如何分摊这些成本。

低碳经济实现途径一:发展低碳能源并减少排放

能源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降低能源中的碳含量及其开发利用产生的碳排放,从而实现全球大气环境中温室气体环境容量的高效合理利用。

国家通过恰当的政策法规和激励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产业的规模化,能够将其减缓气候变化的环境正外部性内部化,使得发展低碳经济更加具有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低碳化,是为了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之下推动C02排放所产生的环境负外部性的内部化,从而实现从低效率的高碳排放转向大气环境容量得以优化利用和配置。

降低能源中的碳排放和碳含量,主要涉及控制传统的化石燃料开发利用所产生的CO2,以及在资源条件和技术经济允许的情况下,通过以相对低碳的天然气代替高碳的煤炭作为能源,通过捕集各种化石燃料电厂以及氢能电厂和合成燃料电厂中的碳并加以地质封存,能够改善现有能源体系下的环境负外部性。

低碳能源还包括开发利用新能源、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非常规能源,以更为低碳甚至无碳的能源体系来补充并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能源体系。生物质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氢能等新型能源,在将来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不连续、大量分散以及低密度的可再生能源,能够很好地补充城乡统筹发展所必需的能源服务,并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也是提供就业岗位促进能源公平的有力保障。

低碳经济实现途径二: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

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涵盖了整个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作为重点用能部门的工业、建筑、交通部门更是迫切需要提高能效的领域,通过减少对小汽车的过度依赖、改善燃油经济性、提高建筑能效和电厂能效等措施,能够实现节能增效的低碳经济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要求改善能源开发、生产、输送、转换和利用过程中的效率并减少能源消耗。面对各种因素所导致的能源供应趋紧,社会迫切需要在既定的能源供应条件下支持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也可以说在保障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减少对能源的需求并进而减少对能源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的化石燃料的依赖。

发展低碳经济,国家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相互协调并互为补充的政策措施,包括推广能源效率承诺,实行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制定有关能源服务、交通和建筑方面的法规并发布相应的信息和指南,颁布补贴和税收等经济激励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目的在于通过合理的制度框架,引导和发挥自由市场经济的活力与效率,从而从以较低的成本和长期稳定的调控信号,引导重点用能部门向低能耗和高能效的方向转型。

低碳经济实现途径三:发展吸碳经济,增加自然碳汇

调整和改善全球大气环境中的碳循环,通过发展吸碳经济,增加自然碳汇,从而抵消短期内无法避免的化石能源燃烧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最终有利于实现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目标。

减少毁林排放和增加植树造林,改变人类长期以来对土地、森林、林业产品、生物多样性等资源过渡索取的状态,也可以主动减缓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打造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农业土地进行保护性耕作从而防止土壤中碳的流失;通过植树造林增加自然碳汇降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通过控制热带雨林焚毁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这对于全球各国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指出“地球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不适当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低碳发展模式还要求改变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引导实现全面的低碳转型。

第五节低碳转型的重点与难点

低碳发展道路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正在逐渐取得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低碳转型的重点

低碳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的发展方式,包括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国际关系方式。国际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必须在公平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体制下,提高能源开发、生产、输送、转化和利用过程中的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并逐步转向低碳或无碳能源,降低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能源供应中的碳含量,减少能源使用中的碳排放;通过增加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和发展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来减缓短期内无法避免的化石能源燃烧时排放的温室气体所产生的增暖效应;建立合理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机制,并通过更广泛的国际合作,使发展中国家不至于因处在不成熟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产业链低端,而大量增加低碳转型的成本;改变发展理念和价值观念,促进整个社会向可持续的低碳消费方式转型。

尽管减少碳排放是低碳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但毫无疑问,提高经济竞争力和获取政治优势是其主要驱动因素。必须指出的是,由于各国社会经济背景、向低碳转型的起点和条件不同,因而在发展低碳经济上追求的目标也有所差异。一些发达国家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承诺量化减排目标,所以其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首先是减少碳排放,同时希望通过创建低碳市场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处于经济成长期,其目标首先是发展,并且还要提高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因此当前阶段难以将气候变化政策主流化,只能通过降低能源强度和提高碳生产率(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总值产出)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碳减排的逐步脱钩。所以,不同的目标取向(如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碳减排量或减排速率)将会影响对低碳经济的理解、进程和衡量标准。

各国低碳转型的不确定性

在国际层面,发展低碳经济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成本和市场问题。有专家指出,目前我们还难以估算发展低碳经济需要付出的全部成本,它远非只计算采用低碳技术需要支付的直接成本那么简单;而低碳技术和产品市场的创建也需要时间,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现在难以估计世界经济何时能够真正恢复,因而会降低对低碳技术和产品的需求,影响创建市场的进程。尽管不少专家学者认为应对长期的气候变化可以给经济复苏带来机会,但这需要时间和具体行动。

二是建立公平的国际气候体制及制定中长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及结果,特别取决于能否产生有全球约束力的量化减排指标、分摊方案及配套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机制。

三是到目前为止,虽然欧盟一些国家实现了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脱钩,但发展低碳经济还没有获得普适性的成功经验,而已有经验对于发展中国家到底具有多大的参考价值,也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发展中国家低碳转型的难点

低碳化转型和发展低碳经济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还有很多必须克服的困难和障碍。专家根据对历史的考察、分析和总结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的演化存在三个倒U型曲线高峰规律,即该演化过程需要先后跨越碳排放强度倒U型曲线高峰、人均碳排放量倒U型曲线高峰和碳排放总量倒U型曲线高峰。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碳排放高峰所应对的经济发展水平或人均GDP存在很大的差异,这说明经济发展与碳排放之间不存在单一和精确的演变规律。

从那些跨越了碳排放高峰的发达国家或地区来看,碳排放强度高峰和人均碳排放量高峰之间经历的时间平均为55年左右。这说明在没有强制减排措施和外部支持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碳排放的拐点。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和目标应该有所不同。由于发达国家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者,应该在承担主要减排义务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帮助发展中国家用相对发达国家更短时间来跨越碳排放的三个高峰。

对于哥本哈根大会取得成果,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高研究员指出,虽然最后的结果与开始预期有一些差距,但是只是“失望”并非“绝望”。各国已经亮出了自己对待减排问题的底线——这对于世界各国相互了解和下一步何去何从,互相退一步退到什么底线、前进一步进到什么位置。

改委能源研究所的高研究员说,按照公布的《哥本哈根协议》,只有部分国家的在附件列出了各自的减排目标。关于资金问题,协议指出发达国家到2012年对发展中国家的短期资金援助为每年300亿美元,并在2020年前每年投入1000亿美元的长期援助资金。高世宪表示,1000亿的数目不是很大,而且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改委能源研究所的高研究员解释说,由于不同行业碳减排成本的不同,如何分配资金会影响到整个运行机制。

第六节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实践与趋势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的制度化趋势,建立公平有效的国际气候治理机制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议程之一。低碳经济的理念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虽然低碳经济理念已经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并付诸行动,但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来说低碳经济有着不同的内涵。发展中国家展低碳经济,更侧重于发展,强调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目标是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联系在一起。

欧盟引领全球进入低碳“后工业革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