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求人不如求己
17284800000003

第3章 人心隔肚皮,求人是非多(3)

(3)小心说话

说些“今天天气很好”的话就可以了,如果谈了别人的隐私,谈了某人的不是,或是发了某些牢骚不平,这些话绝对会变成他们整你时的资料。

(4)不要有利益瓜葛

小人常成群结党,霸占利益,形成势力,你千万不要想靠他们来获得利益,因为你一旦得到利益,他们势必会要求相当的回报。

(5)吃些小亏无妨

“小人”有时也会因无心之过而伤害了你,如果是小亏,就算了,因为你找他们不但讨不到公道,反而会结下更大的仇恨,所以,原谅他们吧。

“小人”何时何地都有,这种人常常是一个团体纷扰之所在,他们造谣生事、挑拨离间、兴风作浪,很令人讨厌,所以有些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

仇视小人固然可以显出你的正义,但并不是保身之道,反而凸显了你的正义的不切实际,因为你的“正义”公然暴露了这些小人的无耻和不义。而再坏的人也不愿意被人批评“很坏”,总要披一件伪善的外衣,这是人性,如果你特意凸显“正义”,就照出了不少的原形,在他们看来就是故意和他们过意不去,迟早会给你点“颜色”瞧瞧。

也许你不怕他们的反击,也许他们也奈何不了你,但你要知道,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始终是不法的手段,而且不会轻易罢手。你别说你不怕他们对你的攻击,看看历史的血迹吧,有几个忠臣抵挡得过奸臣的陷害?

所以,和小人保持距离就好了,不必疾恶如仇的和他们划清界线,他们也是需要自尊和面子的。

人际关系是复杂的,认清小人,防范小人便是每个人必需做好的工作,这样才不至于自己的许多努力和汗水被小人毁于一旦。

7.提防老板“杀功臣”

自古以来打天下的君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可以同患难,不可同富贵。现代社会也一样,凡是跟着老板打天下的“功臣”,等到公司上了轨道之后,就可能被老板“杀掉”,所以要小心提防,在被“杀”之前寻找出路。

廖先生今年四十岁,刚刚离开他待了十五年的公司,尽管心里很不舒服,但是却无计可施,谁让自己太单纯了呢?

十五年前,廖先生到一家小电器行工作。他忠诚能干,甚得老板的器重。老板从未亏待过他,不仅待遇逐年增加,就连生活中也是关怀备至。廖先生自己也颇有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气,每天卖命的工作,因此业务一日千里,公司规模迅速扩大。

后来公司又进口外国家电,廖先生花了半年时间,建立了全省的经销网,可以说是备尝艰苦。老板对他的表现相当满意,待遇、红利更是一年比一年给得多。

三年后,公司开始稳定成长,廖先生以为他混得差不多了,在老板的指示下,他把很多重要的工作都交出去,成了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老”,时常出国散散心。廖先生也对自己能在立下战功之后享“清福”大为满意,谁知几天之前,老板拿了一张支票放在他的桌上,要他离开这家公司……

廖先生一万分的不情愿,可是也不得不离开。

这个故事就是“杀功臣”的故事。虽然并不是每个“老板”都会杀功臣,但“功臣”被杀也总是有原因的,具体分析如下:

首先,就“老板”这边来说,有的老板纯粹是基于私利,不愿“功臣”来分享他的利益,抢他的光芒,所以“杀功臣”;有的老板是为了保持“天下是我打的”的绝对成就感,所以杀功臣;更有的老板认为,“功臣”利用完了,再也用不到这批当年共打天下的“兄弟”了,所以杀功臣……

其次,就“功臣”这边来说,有的“功臣”自以为帮老板打下了天下,如今“天下太平”,自己正可以握重权,领高薪,甚至“威胁”老板顺从自己的意志;还有些“功臣”因为的确“功绩不凡”,颇受下属爱戴,因而结党营派,向老板“勒索”利益;甚至有些“功臣”不断对外炫耀自己的功绩,忘了“老板的存在”……

总之,功臣让老板产生了威胁感、剥夺感,老板自尊被损,又不愿功臣成为负担,从义理、私心考虑,都不得不假借各种名目把“功臣”杀了。说句老实话,有时候“功臣”还不得不杀,因为有些功臣在立下“战功”后,认为自己的功劳天大地大,其嚣张气焰反而成为大局的危险因素,杀了他,可使大局稳定,所以“杀功臣”的老板并不见得都应受到责备。

但是,不管怎么说,“杀功臣”这件事总是令人伤感、使人无奈的,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功臣”,当“天下”打下来之时,自己的态度就要有所调整,方法如下:

(1)急流勇退,另谋出路

功臣不一定就必然被杀,但被杀的可能性永远存在,因此与其待得越久,危险性越高,不如在老板还“珍惜”你时,以最风光的方式离开,为自己寻找另一片天空。也许你走不掉,至少这个“退的动作”也是表态,老板会欣赏你这个动作的。

(2)隐姓埋名,不提当年勇

也就是说,如今只有老板的名字,你的名字“消失”了,一切“荣耀”归于“老板”,你从此“没有声音”,也不可提当年勇。你一提,不就在和老板争锋头吗?他是不会高兴的,甚至会是他动“杀机”。

(3)淡泊明志,终生为“臣”

利用各种时机表现自己的“胸无大志”,无自立为“王”的野心,永远是老板的人。你若野心勃勃,老板怕控制不了你,又怕商机被夺,迟早会对你下“毒手”。

(4)与时俱进,自显价值

很多“功臣”认为自己“理所应得”很多利益却不做事,最终成为退化的一群,因而被“杀”。因此要保全,必须随时显露自己的价值,让老板觉得少不得你。否则,你一旦成为“废物”,就会被当成“垃圾”丢掉,谁在乎你曾是“功臣”呢?

以上方法都是在“臣”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这样做可以减少被“杀”的可能,但即使这样做了,也仍有被“杀”的危险,因为决策权掌握在别人手里。如果你想要永远摆脱被“杀”的可能,最好的方法就是另立山头,自己当老板。

俗话说:“求人不如求己”,给别人打工终究是在“求人”,自己当老板就会让别人求自己,如果你有这个能力,何不试一试呢?

8.给人“干活”要多个心眼儿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给人当差必须要懂得保全自己。但保全自己,并不等于苟且偷生,而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中,为自己赢得立于不败之地的机会,所以我们凡事要多长点心眼,多用点心计。

人生在世,就难免会有风险,明哲保身,是对自己的处境、行为、目的有深刻的了解,对各种不测事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随形势、人事的变化决定行为方式。虽然我们不以整人害人为目的,但在必要时,为了保全自己,应该毫不犹豫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攻为守,避免被动。

公元前224年,秦国老将王翦率领60万秦军讨伐楚国,秦始皇亲自到灞上为他送行。这时,王翦向秦始皇提出了一个要求,请求秦始皇赏赐给他大量土地宅院和园林。

秦始皇很不明白王翦的意思,不以为然地说:“老将军只管领兵打仗吧,哪里用得着为贫穷担忧呢?”

王翦回答说:“当大王的大将,往往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得不到封侯。因此,趁着大王还宠信我的时候,请求大王赏给我良田美宅,好作为我的子孙的家产。”秦始皇听后觉得这点要求微不足道,便一笑置之。

王翦带领军队行进到函谷关,心里还惦记着地产的事,接连几次派人向秦始皇提出赏赐地产的要求。王翦手下的将领们见他率兵打仗还恋恋不忘田宅,觉得不可思议,便问他说:“将军如此三番五次地恳请田宅,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吗?”

王翦答道:“不对,秦王这个人生性好猜疑,不信任人,现在他把秦国的军队全部让我统领,我不借此机会多要求些田宅,为子孙们今后自立作些打算,难道还要眼看他怀疑我有二心吗?”

第二年,王翦率领的军队攻下了楚国,俘获楚王负当。秦始皇十分高兴,满足了王翦的请求,赏给他不少良田美宅,园林湖池,将他封为武成侯。

王翦的儿子王责也是秦国将领,他率军先后攻下了魏国、燕国的辽东和齐国,被封为通武侯。他们父子两人都只要求财物,不求权力,这使得秦始皇终于放下了那颗提到嗓子眼的心,高高兴兴地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加以重用。

很明显,王翦是做事极有心计的人,他知道位高权重者,每每成为众矢之的,树大招风,爬得越高,跌下来就越惨,不是身败名裂,就是残废瘫痪。同时,他也深知秦始皇生性多疑,对任何人都不信任,自己握有重兵,秦始皇对自己就会更不放心,自己随时都会遭受危险,为了解除秦王的疑虑,转移秦王的视线,他用多请田宅、园池的办法使他不疑忌自己,这才得以放心在前方作战,攻破了楚国都城。王翦最终使秦王对他放下心来并委以重任,同时也保全了自己。

古人云:“以史为鉴”。我们通过王翦的事例,懂得了给人“干活”,拿人一份“工钱”是多么不易的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与老板与交道也须小心谨慎,不要成为别人的枪杷子。

9.要和陌生人保持距离

求朋友帮忙尚且要小心谨慎,避免吃亏上当,更何况是陌生人。所以,如果有陌生人主动向你提出帮忙,这时就要提高警惕了,正所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不要为了一时的小便宜就把自己“卖”了。

据报载,一位待业女青年去南方某地走亲,与一位很有气质的中年男士坐在一起。那男子十分热情和蔼,言称自己是广东某中外合资企业的中方经理,到内地招工,并拿出名片给她看。姑娘眼下正为待业而焦急,当即表示愿前往报考。中年男子允诺荐举她当秘书。听罢此言,姑娘感激不尽,遂跟他下车,住进了一家旅店。然而,就在这天夜里,姑娘身上所带的钱物被洗劫一空。原来,这位自称经理的人是个流氓诈骗犯。

行骗者是“心理专家”,也可以说很会“做人”,他们十分注意研究人们的心理,并善于利用其心理弱点,如爱慕虚荣、急功近利、贪图享乐等,采取投其所好的伎俩,把自己伪装成事业的强者、职位上的优者、经济上的阔者,以唬人的名片、风雅的谈吐、诱人的许诺,借以构成心理上的“障眼法”,巧妙地解除人们的心理防卫体系,为行骗成功扫清道路。受骗的人都是没有“心计”的,他们往往因为思想太单纯,而省略了与陌生人之间的距离。殊不知,这段距离是省不得的,省略了它也就等于给别人制造了一个伤害自己的机会。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不法之徒的情况下,“防人之心”是千万少不得的,与陌生人交往的时候,要退开一步。如何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具体说来起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以外表来判断人

在同陌生人打交道时,人们很自然比较重视外表,对风度潇洒、仪表堂堂的人易于产生好感。骗子们就善于利用人们这种爱慕虚荣、追求美貌的心理而精心用华美庄重的服饰包装自己,借以蒙蔽他人,诱使你上当。因此,在同陌生人打交道时,要提高警惕,绝不要被其外表所蒙骗。

(2)不要被莫名的殷勤打动

殷勤的言行易于使人感动,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骗子们自然也懂得这一点。他们善献殷勤、套近乎,以图骗取信任和好感,使你把他们当成自己人,最终落入圈套。特别是当人们处于困境或苦闷孤独时,最希望得到同情、关怀和帮助,此时也正是骗子们得手之时。所以,在这时尤其要提高警觉,在殷勤面前不妨多长一个心眼,对献殷勤者保持一定距离。

(3)不要为轻率的许诺所诱惑

人们还容易对他人的承诺表示感激,产生信赖感。这时,也是防卫心理失效的当口。因此,对于自己并不了解的人的承诺,要有所警惕。一般情况下,萍水相逢之人张口就承诺往往是靠不住的,轻信就会上当。

当然,加强积极防卫心理,并不是要人们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与人交往,也不能风声鹤戾,草木皆兵,闹到“谈虎色变”、谨小慎微的地步。只要你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头脑中装上防骗这根弦,做到热情而不失控,真诚而不轻信,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最重要的是不要报有一种求人的心理,那么形形色色的骗局在你面前都将无法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