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受益一生的哈佛创意课
17285300000037

第37章 走进创意魔法训练营,掀起思维大风暴(10)

病人睡觉时眼珠子转动,表示在做梦;

……

所以人睡觉时眼珠子转动,表示睡者在做梦。

“儿子……”“妻子……”“邻居……”“病人……”等都是一些个别的特殊的事例,所以,人睡觉时眼珠子转动,表示睡者在做梦是从这些个别的特殊的事例中总结出的同一类事物的一般结论,这种由一些个别的、特殊的事例推出同一类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思维方法,叫归纳分析法。这种方法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归纳推理是一种由特殊或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其推理的一般形式如下:

S1是P,

S2是P,

……

Sn是P,

S1,S2,…Sn是S类的全部对象,

所以,所有S都是P。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省略成分,如上边那种形式可变成:高尔基、华罗庚、张海迪不都是自学成才的吗?

归纳推理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可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概率预测推理和统计推理。除完全归纳推理之外,其余的全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蕴含关系的或然性推理。

归纳思维的训练

训练一:完全归纳推理

完全归纳推理,又称完全归纳法。它是通过考察某一类事物中每一个对象的情况,从而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情况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德国数学家弗里德里希·高斯,在10岁时曾迅速而准确地得出老师出的一道算术题的答案。这道题是这样的:

1+2+3+…+98+99+100=?

这道题如果用普通加法算,得好多时间,而且容易出错。高斯发现,从1到100这些数,两头对称的两个数相加得数都是101。而两头对称的数,在1到100中共有50对。于是他把101×50便得出5050这一答案。在这里,高斯就是用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得出“两头相加为101”这一结论的。

完全归纳推理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要求对一类事物的全部分子都进行考察,才能得以推出结论。

训练二:不完全归纳推理

亦称“简单归纳法”或“简单枚举归纳推理”。这是只根据部分对象个体具有的某种属性而作出概括的推理方法。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对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考察,以及列举若干经验事例,发现某一属性在一些同类对象中不断重复,而又没有遇到与此相矛盾的情况,从而得出该类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的一般性结论。

简单枚举的特点是没有列举全部或无法列举全部事例,把仅属于部分对象个体的性质当做全体对象一般属性做出判断,而且又未通过理论证明,因此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是非确定性的结论,也就是说,结论可能为真,也可能为假。虽然如此,它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

因为它可以对事物进行初步的概括,提出尚待进一步证实的假设,为人们的科学研究活动指出了一定的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线索,促进人们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或者充实初步的假设或者推翻它,这对每一门科学的研究和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提高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结论的可靠程度的重要方法,就是要搜集大量的能够证实这一结论的事实材料。事实越多,根据越充分,结论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例如,在19世纪,人们注意到铜、铁、锡、铅等一些金属能导电,而在实践中又未发现不导电的金属,于是,人们便得出了结论:所有金属都能导电。这一结论就是用简单枚举法推出的。

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具有或然性。因此,在应用简单枚举法时,要注意寻找反面事例。如果发现有与所得结论相矛盾的事例,结论就要被推翻。例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看到的天鹅是白色的,鱼是用鳃呼吸的,金属是沉于水的,于是通过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结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鱼都是用鳃呼吸的”“金属都沉于水”。后来,人们在澳洲发现了黑色的天鹅,在南美洲发现了不用鳃呼吸的肺鱼,在科学实验中发现了不沉于水的金属(钠、锂),因而,上述结论就被否定了。

训练三:科学归纳推理

科学归纳推理,又叫科学归纳法。它是通过考察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并掌握对象和某种属性的必然联系,特别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概括出关于该类事物一般性结论的不完全归纳推理。

金鸡纳霜的发明就是科学归纳推理的结果。

当年在厄瓜多尔居住的印第安人中流行一种叫疟疾的急性传染病。患者感觉一阵冷一阵热,热后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当时无药可用。有一天,一位患者在路上发病,因为口渴难挨,便爬到一个死水坑边喝了那里的水,结果病奇迹般地好了。于是他把经历告诉别人,其他患者也都去那里喝水,病也纷纷好了。后来经科学家考察发现,那水坑的水中含有奎宁。原来在那水坑边上长有金鸡纳树,有的树倾覆在水坑里,树皮里含的奎宁溶解在水中了。正是奎宁杀死了患者体内的疟原虫,治好了他们的病。明白了这一科学道理之后,科学家们便发明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将其命名为金鸡纳霜。

科学归纳推理是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科学归纳推理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因而科学归纳推理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可靠性大一些。

科学归纳推理是以发现客观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为依据的。因果联系是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因而,在进行科学归纳推理时,常常要通过确定事物或现象间的因果联系来实现。

思维风暴

1.miscalculate算错

misunderstanding误解

misleading误导

misdescription错误报道

misread读错

mistake弄错

mistaught教错

misrepresent误传

“mis”是什么意思?

答案:错误

2.一位老师傅带着两个徒弟,他想考考他们,看看谁更聪明一些。他把两个徒弟叫到面前说:“给你俩每人一笸箩花生去剥皮,看看每一粒花生仁是不是都有粉衣包着,看谁能先回答我的问题。”

大徒弟一听,端起笸箩就快步流星地往家跑,到家后饭也没顾不得吃,连忙剥起来,急得出了一身汗。

二徒弟却不慌不忙地端着笸箩走回家去,他先对着花生端详了一阵,思索了一下,然后把肥的、瘦的、熟了的、没有熟的,一个仁儿的、两个仁儿的、三个仁儿的都打开,结果发现都有粉衣包着。他想:不用全剥了,我都知道了。

大徒弟从早晨一直剥到傍晚,才把一笸箩花生剥完。他急忙去向师傅报告。到那里一看,师弟早已在那里了。

师傅见两个徒弟都来了,就说:“二徒弟先到的,先回答我的问题吧!”

二徒弟回答说:“我剥了几粒花生,就知道所有的花生仁都有粉衣包着。”

大徒弟听了,恍然大悟地说:“还是师弟比我聪明呀。”

请问:这两个徒弟各用什么思维方法获得结论的呢?

答案:在上述练习中,大徒弟使用的是完全归纳推理,他剥了一笸箩里的每一颗花生,才得出“所有花生仁都有粉衣包着”的结论。二徒弟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中的科学归纳推理,他只剥了一小部分花生就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第三十课

全世界聪明人都在用的创意方法

贝尔那曾经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伊索寓言》里有一个小故事:

在一个暴风雨的日子,一个乞丐到富人家去讨饭。仆人说:“走开!不要来打搅我们。”乞丐说:“我只想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心想这并不需要花费什么,于是就把乞丐放进去了。乞丐走进了厨房,向厨娘请求借给他一个锅用一下,这样他就可以“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感到很奇怪,心想:我倒是要看看你怎么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把锅借给了乞丐。乞丐真的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把它洗干净然后放在锅里煮。“可是,你总需要放些盐吧。”厨娘说,于是她给了乞丐一些盐,后来又给了他一些豌豆、香菜、薄荷等作为配料。最后,厨娘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也给了乞丐让他放进了汤里。故事的结果就是,那个乞丐后来偷偷地把汤里的石头捞出来扔掉了,然后饱饱地喝了一锅美味的肉汤。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乞丐一开始就对仆人说:“行行好吧,给我一锅肉汤喝。”那结果很可能就是他什么也得不到。因此,这个小故事的结尾处写道:“使用正确的方法,并且坚持下去,你就能成功。”

由此可见,创意的关键就在于找出新的正确改进方法,创意是人们运用创意思维能力,以不同于常规的眼界,从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思维方式。创意思维所要解决的是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要求创意主体要独具慧眼,能够提出新的见解,不断有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始终相信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做到的,你的大脑就会想方设法帮助你找出各种方法。

因为创意思维的特点是突破,所以面对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成功经验可以用来借鉴,也没有绝对有效的方法可以套用。在此,只是列举出一些比较常见的创意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从心理上激励群体创意活动的最通用的方法,是美国企业家、创意学家奥斯本于1938年创立的。

头脑风暴原是精神病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精神病人在失控状态下的胡思乱想。奥斯本借用过来以形容创意思维的自由奔放、创意设想如暴风骤雨般地激烈涌现的情形。

在我国,头脑风暴法也译为“智力激励法”、“脑力激荡法”、“BS法”等。该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于美国推广应用,许多大学相继开设头脑风暴法课程。其后,传入西欧、日本、中国等地,并有许多演变和发展,成为创意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的核心是高度充分的自由联想。这种方法一般是举行特殊的小型会议,使与会者毫无顾忌地提出各种想法,彼此激励,相互启发,引起联想,导致创意设想的连锁反应,产生众多的创意,其原理类似于“集思广益”。其具体实施要点如下。

一、头脑风暴法小组的组成

1.设立两个小组

每组成员各为4~15人,最佳构成为6~12人。

第一组为“设想发生器”组,简称设想组。其任务是举行头脑风暴会议,提出各种设想。第二组为评判组,或称“专家”组。其任务是对所提出设想的价值做出判断,进行优选。

2.主持人的人选

两个小组的主持人,尤其是头脑风暴法会议的主持人对于头脑风暴法是否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主持人要有民主作风,做到平易近人、反应机敏、有幽默感,在会议中既能坚持头脑风暴法会议的原则,又能调动与会者的积极性,使会议的气氛活跃。

主持人的知识面要广,对讨论的问题要有明确和比较深刻的理解,以便在会议期间能善于启发和引导,把讨论引向深入。

3.组员的人选

设想组的成员应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恣意幻想的能力和自由联想的能力,最好预先对组员进行创意方法的培训。评判组成员以有分析和评价头脑的人为宜。两组成员的专业构成要合理。应保证大多数组员都是精通该问题或该问题某一方面的专家或内行。同时也要有少数外行参加,以便突破专业习惯思路的束缚。应注意组员的知识水准、职务、资历、级别等应尽可能大致相同。高级干部或学术权威的参加,往往会出现对他们意见的趋同或是一般组员不敢“自由地”提出设想的不利情况。

二、头脑风暴会议的原则

1.自由畅想原则

要求与会者自由畅谈、任意想象、尽情发挥。不受熟知的常识和已知的规律束缚。想法越新奇越好,因为设想越不现实,就越能对下一步设想的产生起更大的启发作用。错误的设想是催化剂,没有它们就不能产生正确的设想。

2.严禁评判原则

对别人提出的任何设想,即便是幼稚的、错误的、荒诞的都不许批评。

不仅不允许公开的口头批评,就连以怀疑的笑容、神态、手势等形式的隐蔽的批评也不例外。

这一原则也要求与会者不能进行肯定的判断,比如,“某某的设想简直棒极了!”因为这样会使其他与会者产生受冷落感,也容易造成一种“已找到圆满答案而不值得再深思下去”的错觉,从而影响创意的发挥。

3.谋求数量原则

会议强调在有限时间内提出设想的数量越多越好。会议过程中设想应源源不断地提出来,为了更多地提出设想,可以限定提出每个设想的时间不超过两分钟。当出现冷场时,主持人要及时地启发、提示或是自己提出一个幻想性设想使会场重新活跃起来。

4.借题发挥原则

会议鼓励与会者利用别人的设想开拓自己的思路,提出更新奇的设想,或是补充他人的设想,或是将他人的若干设想综合起来提出新的设想。

三、头脑风暴法的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产生问题、组建头脑风暴法小组、培训主持人和组员及通知会议的内容、时间和地点。

2.热身活动

为了使头脑风暴法会议能形成热烈和轻松的气氛,使与会者的思维活跃起来,可以做一些智力游戏,如猜谜语、讲幽默小故事等,或者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如花生壳有什么用途?

3.明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