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乙肝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17290900000028

第28章 秋季乙肝的治疗与保健(4)

不同人的调神:除上述原则和方法外,老年、妇女、儿童乙肝患者还需根据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养。心情忧郁摆脱有方:生活在大千世界里,人人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心之事,而且往往会使心情陷入忧郁,影响身心健康。对付心情忧郁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心理调适。下面将7种具体做法介绍给大家,当你心情忧郁时不妨一试。①重读信件。再次阅读故人的信件,有时会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眼泪夺眶而出,遇到这种情况不必强行抑制,可做深呼吸数次,待情绪平静后,把信中内容反复阅读,这样可以减轻心头的思念之情,且易铭刻在心。以后当遇到不顺心之事时,可从记忆中搜索出来,得到一点儿慰藉。②重游故地。怀念和故人在一起的日子,可使心情沉醉于往事之中。重游故地能触发联想,回忆起和故人在一起时的情景,从而重享欢乐时光。③以文字抒发情感。文字是一种表达情绪的上佳工具,即使所挂念的人不能收到信息,但执笔者在怀念的一刻抒发了感受,会有释放的感觉。④绘画。假如忧郁的原因是因为惦念双亲,这时,可用笔绘出他们慈祥的面容,不要计较像与不像,只要绘画时全神贯注,感觉便犹如与他们共度佳节,从而消除了因身边没有他们陪伴而产生的不快。⑤聆听音乐。音乐能陶冶性情,使心情平和。若心情不好,就应听听喜爱的音乐,无论是流行歌曲、管弦乐,或是传统歌曲,最重要的是触动心灵,抛却烦恼,平衡心情。⑥自制书签。动手制作书签能帮助集中精神,遣去郁郁寡欢,也可借着挑选的图书或图案,展示自己的心意。譬如挂念的是父母,可以想想他们的教导,将有关图画配上文字制成喜欢的书签,夹在常读的书中,不时提醒和鼓励自己,便不会感到孤单和委靡不振。⑦静观自然景象。当你感到无助和抑郁时,可尝试独自置身于大自然,静听天籁,独观自然变幻,切身体验人类的渺小。生离死别和大自然转变一样是周而复始的事实,不要因此而堕入难以自拔的境况。

秋季娱乐

种花

种花养草,既可锻炼身体,又可培养爱心;既可修身养性,又可赏心悦目,诚为健身养钵的好方法。陆游不仅非常热爱生活,而且善于创造生活,不仅创造文学的美,而且创造自然之美,并以此怡情。他在诗中写道:“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为了健康,不妨在庭院阳台养养花、种种草,它可以给你带来美的享受、绿的生机、花的芬芳,还可以带来好的心情和体魄。

赏月

幽幽的夜空下,靠窗静静地坐着,享受着这皎洁月光所馈赠的一份份柔情。月色如水般澄澈,如水般清凉。夜色深沉了。清亮的圆月,悄悄地挂在夜空中,像一个银盘,静静的倾撒下满地的皎洁,如诗如画。静静的夜,如丝般的柔滑,是那样的温柔、可爱。一切的欣慰和哀愁骤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那温文尔雅的月光,情真意切地陪伴在左右。如水般的月光,毫不羞怯地泻落在眼前的这片土地上,给这片土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洁白轻纱,银晃晃的一片,在晚风的吹拂下,正在婆娑缥缈着。月色真的好美!在秋夜,月光是多情的,在皎洁的月光下又怎能不思绪起伏,感慨万端呢?洁白如霜的月光,似梦,似幻,似痴,似怨。还有一份淡淡的醉。尽管已不是中秋月,如此雅丽的月色,已经令人陶醉了。月光如歌,使人陶醉……

周梅村的《怀古月轩》说“于是楼迟偃仰,或居牙床,或凭玉栏,喜圆月之入牖,赏新月之穿帘,时与子女辈宴宴其中,敲诗检韵,训女课工,冉冉进等,陶工解颐,所序者天伦乐事,所兴者我躬康强,不使金樽空对月,何古今人之乐不相及也”,陈述了家庭赏秋月的乐趣,成就了家族、个人的幸福和谐,其乐融融。这无疑可使乙肝患者心舒神畅而利于康复。

但见月生愁之乙肝患者不宜。

秋季起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形,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这就是说,在秋季三个月,秋风清肃,万物收藏,人起居调摄应与气候相适应,才能避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

早睡早起,以应秋候

1早睡以敛肺气秋季早睡,正合人体需求,又有安睡的条件,天气凉爽,,舒心爽身,经过一个少眠的夏天,正好借此以补偿。秋季早睡,对于人体保健是有好处的,符合“养收之道”的。

早睡可以“收敛神气”,早睡可以“使志安宁”。睡好的方法:清心安神。所谓“清心”,就是清除心中杂念;安神,就是稳定情绪,使心平气和,情绪稳定。睡具适宜:床不宜过硬,也不宜过软,老人、小孩在秋季最好睡木板床;被子软硬适中;床上的垫毯、被套要清洁。睡前六忌:一忌情绪不安定;二忌饮酒、茶或咖啡;三忌晚餐吃得过饱;四忌过于疲劳;五忌私欲;六忌噪声干扰。

2早起“使肺气清”秋季,为肺所主。秋季正是肺气旺盛之时,起来锻炼,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省事的养生方式是不吃不动,闭上眼睛,一觉醒来就能达到养生效果,相信这对于怕麻烦的都市人非常有吸引力。其实,人的一生有1/3在睡眠中度过,正确的睡眠方式与良好的睡眠状态,与养生关系密切。中医提倡,“未病先防”与“上工治未病”,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主张“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提高正气与抗病能力为主的养生观点。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通过调节日常生活方式,可以养生防病。至于睡眠养生,中医自然也有独到秘籍。

注重睡眠可养生

“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良好的睡眠能补充能量、恢复精力,有“养阴培元”之效。所以,掌握睡眠养生要领,便可踏上简单易行的养生之道。

中医向来讲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人体不仅要维持体内循环和谐,还要注意与自然界外部环境的和谐。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副主任陈秀华指出,随着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四季的变化,人体必然与之相适应,故有“四时养生”之说。秋冬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渐趋收敛、闭藏,此时起居作息要更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强调睡眠养生正当其时。

“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是此时主要的睡眠养生之道。具体睡眠时间,建议每晚亥时(即9~11点)休息,争取在子时(11~1点)入睡。因为子时是阳气最弱、阴气最盛之时,此时睡觉,最能养阴,睡眠质量也最佳,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

关于睡觉的方位,有不同的说法,令人困惑。有研究指出,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方位,使磁感线平稳地穿过人体,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而我国古代养生学家却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应该随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改变。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这就是考虑到“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的缘故,因中医的五季与五方相应,有春乐、夏南、长夏中、秋西、冬北之说,因此睡眠的方位也与当时节气相应。

尽管这些理论都有一定道理,但在实际生活中受房屋朝向和家居布局的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市民其实不必太过拘泥于这些理论,而导致不必要的担心。建议大家应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入睡前应“安神定志”、饮热牛奶或蜂皇浆,或用温水沐足,最好能辅以足底按摩等,以利“心肾相交”等等这些措施对于提高睡眠质量有更明显效果。

洗足

“足体相依,穴脉相通。”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睡前用热水泡泡脚,能使双足温暖,气血通畅,舒经活络,既可促进新陈代谢,又能增强脏腑功能,还能达到安眠助睡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