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绿色未来,人人有责
17291000000019

第19章 公众人物:环保(1)

事业的宣传大使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兴起环保热潮,明星与环保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起来,明星中大喊“环保”口号的不少,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停留在口头上的不少,哗众取宠者、作秀者大有人在,明星宣传环保到底是做实事还是作秀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尽管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明星和公众人物确实意识到环保是一份责任,需要每个人去身体力行,为环保做实事的明星大有人在。另一方面,公众人物受人关注,大家通过对公众人物的关注而对环保更加关注,但公众人物也是人,他们在得到更多称谓的同时,也意味着他们身上背负的社会责任更大了。他们的言行是受到舆论监督的,得到环保头衔之后,一旦他们做不到,甚至做得不好都会受到舆论的压力,所以希望大家把公众人物也看成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缺点,但是如果他们有这种意识并付诸努力也是可以理解的。

公众人物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向公众宣扬环保,也因为宣扬环保而获得爱戴。公众人物和环保,也可以相得益彰。我们在此选编了一些公众人物参与环保事业的例子,应该看到,公众人物及娱乐界的明星们用自己的行动,靠自己的宣传和呼吁,带动着人们投身到环保事业中去,由于他们是公众人物,具有明星效应,其带头作用不容小视,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他们的努力应该得到认可。1.环保王子——查尔斯2007年1月,查尔斯乘坐私人飞机前往费城,作为一名环境保护论者,从美国前副总统戈尔那里摘得环保奖励。但是,那次的飞行制造了20吨二氧化碳。环保组织“飞机傻瓜”的发言人曾讽刺他说,查尔斯王子谈论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但他“显然没有付诸行动,只是夸夸其谈。如果他果真关心气候变化,他需要飞得更少。”

随后查尔斯用实际行动反驳那些批判者。1月21日在“世界未来能源峰会”召开之前,查尔斯和他的助手们将不再乘飞机飞越1万多千米前往阿布扎比,而是以一种全息图的形式出现在会场,并进行5分钟的讲话。他这样做可以比乘飞机前往会场少制造了至少15吨二氧化碳。

查尔斯利用的这种技术名叫“重像”技术。视频放映机将在地面上打出一束查尔斯的影像,然后将这个影像反射到一个极薄的铂金片上,创造出一个幻象。这样查尔斯就成为一个三维图像出现在舞台上。届时,查尔斯将被看见站立在那里,穿着淡彩色服装进行演讲,做着各种手势,并在舞台上走来走去。因为如果他穿黑色的衣服,人们只能看到他的头。查尔斯经常使用视频信息,但这是他第一次以全息图的形式出现。

英国查尔斯王子曾经因为对着植物说话而被称为怪人,而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闻名遐迩的环保英雄。一直以来,查尔斯对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充满热情,兴致勃勃地探求改善“建筑环境”的各种办法,甚至毫不留情地谴责转基因食品。查尔斯对有机食品等环保话题的关注最终令他赢得了无数的支持者,并令有机食品这个话题进入公众视野。

查尔斯王子把自己18世纪的海格罗夫庄园改造成“环保电源”,利用可持续的能源发电。庄园里有太阳能电池板提供暖气和热水,用木柴加热的锅炉,双层隔热的窗户和生态绝缘装置。庄园里有带围墙的菜园,在自我循环的基础上终年供给水果和蔬菜。里面甚至还有芦苇制作的排污系统处理废物,固体物质回收再利用作肥料,液体污水被重新净化为清洁的饮用水。相同的举措也在伯克豪尔宫——王子在苏格兰的家——施行。他在伦敦的家——克拉伦斯宫和相邻的圣詹姆斯宫也正在采取步骤,如使用节能灯泡,电灯和家电不用时关闭。

每年,查尔斯王子都会在自己的农场上秀一下他的环保新动向。比如他的有机厨房。他厨房内的所有食材,都是有机农场中种植出来的,蔬菜瓜果无所不有。王子甚至还兴致勃勃地写了一本有机食谱。民众若想知道这位有机王子又研究了什么特色王室菜谱,到书店买一本就是。菜谱以四季来分类,食物原料当然都是查尔斯推崇的有机蔬菜和水果。看看查尔斯王子都给自己的特色菜取了什么名字:王子鸡翅、女王烧烤、卡米拉通心粉。查尔斯王子英国式的幽默一览无遗。每年都有多达3万人来到查尔斯王子的有机农场参观。你也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吗?很简单,只要写信到庄园的管理员,当报名者满25人,管理员就会组织报名参观者在4~10月间游览王子的有机农场。不过用不着带相机,因为在王子的试验田内严禁拍照。

查尔斯还有一个新计划——给产品标注上二氧化碳排放值。他说:“这是我个人的小小尝试,以便精确衡量我们的活动带来的更大范围的社会和环境代价。”如果一罐汤能标出卡路里,那么为什么不能标出把这个罐头推向市场过程中所耗费的环境代价呢?一件产品飞越半个世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比用卡车沿公路运送到城镇要多得多。为什么不把这些都加以量化标在标签上呢?公司可以就最低环保代价展开竞争,消费者能够做出更有环保意义的购物选择,那些环境代价最低的产品应该被给予它们应有的市场价值。

作为一个环保王子,查尔斯受到媒体的密切关注。当他计划去王室每年一度的滑雪胜地度假时,也被媒体视为放任行为。因此,在媒体日益增大的嘟囔声中,查尔斯取消了度假,待在家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成为路透社当天向世界播发的新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查尔斯王子为环保事业做出的又一份贡献。

2.当不了总统,就当环保人——戈尔

2007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与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因为两者“为确立和传播人类活动引起气候变化的更多知识做出努力,进而为采取抵消这类变化的措施奠定了基础。”12月10日在奥斯陆举行了颁奖仪式。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姆乔斯感谢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和戈尔为唤醒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所作出的努力,并分别向该组织和戈尔颁发了诺贝尔和平奖证书、金质奖章和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3万美元)的奖金。

戈尔

戈尔于1948年出生,曾出任美国克林顿政府的副总统,2001年1月20日结束任期离职。自从2000年竞选总统失利后,戈尔一直致力于环保事业。59岁的戈尔是一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在白宫任职期间,他积极推动克林顿签署《京都议定书》。离职后的戈尔仍然周游列国宣传环保观念。

戈尔最初是在哈佛大学上学时认识到了全球变暖问题。1977年在国会取得一席之地后,他开始向公众宣传全球变暖的危害。在1988年竞争民主党总统提名时,戈尔甚至把全球变暖问题作为竞选纲领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当时,公众在全球变暖上的危机意识非常薄弱,戈尔的对手也嘲笑他的环保理念。1992年戈尔参加总统大选时谈及“温室效应”,被政敌老布什嘲笑为“臭氧人”、“完全脱离美国的生活实际”。而在共和党1994年取得国会参众两院多数议席后,汽车燃料里程标准、发展可持续能源等方面的提案想在国会通过,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民主党高层也对戈尔的环保热情不以为然。当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扩大,当喜马拉雅山主峰的景观因冰川消融而发生改变,当全球海平面不断上升威胁到太平洋小岛上的原住民的生活时,全球变暖的现实正不断地向世界敲响警钟。为了21世纪的地球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使戈尔与民主党内部的冲突达到顶峰。

在《京都议定书》的谈判眼看要因为美国的抵制而破裂时,戈尔亲自飞往京都,显示美国方面的支持。他的到场促成了谈判的成功,他的努力也遭到民主党人的抨击。尽管戈尔最终劝说克林顿签署了该协议,但协议并没有送到国会去批准。对戈尔来说,这是一生中的最大憾事。2000年,戈尔在与布什的大选对决中落败,他相信自己有可能因为号召限制煤炭发电而丢失了西弗吉尼亚和肯塔基两州的选票。但竞选的失败使戈尔摆脱政治的束缚,他终于可以选择自己热衷的环保作为终生的事业。

戈尔为全球变暖写的书,曾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戈尔的另一项“环保大手笔”是投资并参与拍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在影片中,戈尔一改过去刻板的政治外表和略显木讷的个性,以地球村普通公民的身份向人们展示全球变暖的危害。全球变暖的证据在2005年开始明显显现。摧毁新奥尔良的“卡特里娜”飓风以及当年夏季的持续高温,开始让人们感觉到了大自然的破坏力。而戈尔以在野之身,不仅快速积累着财富,也继续着他的环保历程。这一年,他遇到喜剧制片人劳瑞·戴维,同是环保积极分子的戴维将戈尔介绍给了好莱坞。好莱坞的制片人感觉到戈尔对于环保的激情,相信戈尔能把全球变暖这个复杂的科学现象解释给普通观众。《难以忽视的真相》在2006年夏天开始摄制,并在2007年1月的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影片包括了很多数据、冰河融化的照片以及根据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低与温度变化之间关系做成的图表。影片做到了既有教育意义,又能够有娱乐性,同时还有启迪意义。这部纪录片当中最令人担忧的一部分就是有关未来的描述,戈尔说,如果污染的速度继续下去,二氧化碳的水平就会在几十年之内达到令人震惊的地步。其结果是:融化的冰川有可能使得海洋的水流变更河道,从而在欧洲形成一个新的冰河时代以及引发洪水,导致现在的海岸被淹没,数千万人沦为难民。该片赢得了仅次于《华氏911》和《帝企鹅日记》两部纪录片的票房价值,一举夺得2007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戈尔说:这部影片并没有政治上的企图,全球变暖是一个道义、非党派的问题。影片获得的高票房和好评,令戈尔名利双收。气象学家对戈尔的电影亦赞赏有加。有媒体调查了100多名气象学家,19名看过该片的专家回复说,戈尔准确地解释了科学信息,这个世界确实越来越热。影片热播后,戈尔成为非政府组织“气候保护联盟”的主席,他开始考虑新的策略——如何让更多人更深地了解全球变暖问题。

戈尔曾经说过,他找到了一种更纯粹也更有激情的方式去为民众效力。有意思的是,2008年美国《芝加哥论坛报》推出“八大不环保名人”的评选,被称作“环保先锋”的戈尔赫然名列其中,原因在于他环保方面的“不检点”,因为在不足1年时间内,戈尔一家共计用掉19.1万度电,而他所在市的一般家庭每年平均用电约为1.56万度。消息曝光后,戈尔备受质疑。

3.好莱坞明星的环保桂冠——娜塔丽

2009年2月,好莱坞才女娜塔丽·波特曼被一家环保网站评为最环保的明星。娜塔丽·波特曼,1981年6月9日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3岁后随全家搬到纽约。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母亲是艺术家,父亲是名医生。11岁时的某一天,她在长岛的大街上闲逛的时候,一个星探看中了她,当时星探给她的定位是收入很高的模特,但娜塔丽却沉吟道,自己想当一名演员。

娜塔丽·波特曼

星探把她推荐给导演吕克贝松。吕克贝松当时正在为即将开镜的《这个杀手不太冷》招聘女主角。虽说娜塔莉当时年龄太小,但最后她还是幸运地赢得了这个角色。结果从未涉足表演的她自此一鸣惊人,开始了一边读书一边拍戏的生涯。在好莱坞,她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才女,而在哈佛大学心理系,她是最惹人注目的学生。

接下来1995年她在麦克尔曼的《盗火线》中做了艾尔帕西诺的继女,1996年在《火星人攻击地球》中出演杰克尼科尔森的女儿。同年她又出现在伍迪·艾伦的音乐喜剧《人人都说我爱你》里,她在剧中的轻松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世纪末娜塔丽出演了她最为广泛议论的角色——在风靡全球的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中饰演高贵而美丽的阿米达拉女王。

从最初站在镁光灯下到今天,昔日的女孩如今已长大,纯真依旧,但是却多了份成熟女人的自信与风情。娜塔丽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她是好莱坞新一代演员中最具实力,最有前途的女星。

对于她为什么夺得环保明星桂冠,网站发言人盛赞她一直致力于各项环保活动,如拯救卢旺达的大猩猩、为节能灯泡代言等,以及为素食主义者设计“环保高跟鞋”等。27岁的波特曼本人也是一名严格的素食主义者。

相比之下,也有一些大牌明星上了“环保黑名单”,如足坛万人迷大卫·贝克汉姆就被指每年都要频繁搭乘飞机;英国模特出身的女星伊丽莎白·赫利去年在印度办婚礼时,邀请了250名客人坐飞机来赴宴;乐坛“辣妹”组合在重聚期间举办世界巡演时也大张旗鼓地出动私人喷气式飞机。这些过于铺张的“空中飞人”被评为最不懂环保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