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与环境知识丛书:环境与城市
17292500000017

第17章 未来的食物(1)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吃东西是为了求生存,也是人们享受生活乐趣的方式之一。不过随着食物越来越精致化,人们总怕吃太多,会变胖,会不健康。

为了让食物吃起来更美味,对人体健康的维持更有效率,英国政府打算着手进行未来食物的研发。他们列了一份食物清单,举凡不含卡路里的巧克力蛋糕,可以对抗癌症的花椰菜,或是能够在寒带生长的香蕉等等,对未来食物做了一连串的假设,并对民众发出问卷,希望事先了解民众的接受度。

关于未来食物的这些想法的确很吸引人,说不定未来人们吃东西,就真的不用担心会多了好几块赘肉了。但是在本章中,你还将了解更多关于未来食物的设想。

1.绿色食品是未来食物的方向

未来食物消费与现在会有很大的不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将发生巨大变化,恩格尔系数下降,食物消费额相对减少,绝对额提高。人们会精心挑选食品,品牌消费将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习惯,绿色食品作为一种代表无污染、高质量食品的品牌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未来食物生产需要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基础之上,构筑可持续发展的食物生产技术体系。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有着较为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技术要求,代表着未来食物生产的方向,随着食物发展阶段的推进,食物规范化生产是必然趋势,绿色食品生产为食物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示范。

今后,农业、食品工业与营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最终目标是满足人们对食物营养摄入的需要,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充分注意了食物营养的变化,绿色食品的优质生产,包括了食物品质的改善和营养价值的提高。绿色食品将满足人们选择更富营养食品的需要。

此外,食品卫生安全,是今后食物发展中的难点之一。食品卫生的不安全来自于食物原料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销售过程的污染以及食用过程中的污染。就目前的情况看,生产加工过程的污染防治任务更为艰巨复杂。绿色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针对不同等级,都有严格的规定或限制。因此,选择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绿色食品,就成为人们安全消费的必然选择。

2.马铃薯将成为“未来的食物”

马铃薯是一种比玉米、小麦和稻米用地更少但产量更高的粮食作物。作为世界最大非谷类食品,马铃薯是全球粮食系统的重要补充部分。全球有100多个国家种植马铃薯,2007年全球马铃薯产量达3.2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马铃薯已被一些科学家称为“未来食物”。

马铃薯之所以可以充当“未来的粮食”,主要是因为它比米饭所含的营养成分多,除了维生素外,还有矿物质,可当蔬菜又可当成主食。根据营养专家检测发现,马铃薯所含蛋白质与维生素B1相当于苹果的10倍,维生素C是苹果的3.5倍,维生素B2和铁质是苹果的3倍,磷是苹果的2倍,糖和钙质与苹果相当,只有胡萝卜素含量略低于苹果。此外,马铃薯还含有丰富的钾,可有效预防脑中风及高血压。当人体摄入过多盐分后,体内钠元素就会偏高,钾便呈现出不足而引起高血压,常吃马铃薯能及时给体内补充所需求的钾元素,平衡人体内的酸碱值。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颁布了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新《指南》建议居民要适当增加薯类的摄入,每周吃5次左右,每次摄入50~100克以满足平衡膳食的需要。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网报道,全球谷物价格不断上涨,引起各国对马铃薯这种“未来食物”的关注。发展中国家马铃薯的消费量正在大幅度增加,目前已占全球收获量的一半以上。马铃薯栽培方法简单,热能含量高,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农民的宝贵经济作物。

2008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马铃薯年。同年3月25日举行的库斯科马铃薯会议,是主要科学家们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旨在利用马铃薯的潜力,在农业、经济和粮食安全方面,特别是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90多个马铃薯和研究促发展方面的世界主要权威机构参与讨论提高马铃薯生产系统的生产力、收益率和可持续性战略,发展中国家将被作为特别重点。

本次会议的预期成果之一被称为“库斯科挑战”,是全球马铃薯科学界内部长达一年的对话,将讨论这一重要作物未来发展的问题和机遇。

三种特殊经济体在马铃薯发展中面临的挑战。第一种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主要是非洲,那里的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他们的生产的马铃薯用于家庭消费和在当地市场出售。国际马铃薯中心和粮农组织认为,这些国家的优先重点是研究和技术共享,以支持“可持续生产力革命”并在生产者与国内和区域市场之间建立联系。

非洲、亚洲和中东的“转型经济体”需要不同的战略,那里的马铃薯系统的特点是规模非常小和集约管理的商业化农场。这些国家面临的挑战是集约化系统的可持续地管理,在最大限度减少健康和环境危险的同时提高生产力。

在拉丁美洲、中亚和东欧为代表的城市化经济体中,所面临的挑战是确保马铃薯生产系统的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以及将马铃薯的小生产者与新的食品市场联系起来。

马铃薯的前景是光明的。在秘鲁国内,粮食价格的暴涨促使政府鼓励人们食用添加了马铃薯粉的面包,作为减少高价小麦进口的一种措施。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2007年的产量达到7200万吨,农业专家提议使马铃薯成为国家大部分可耕地中的主要粮食作物。

3.势不可挡的转基因食品

随着地球上人口的日益增多,人类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危机: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科学家们正从以往的品种改良技术转向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的成功运作,使科学家们能够按照人类的意愿,对生命的最基本特性——遗传物质直接操作,把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使生物体获得新的性状和物质,以此改变生物的遗传特性。例如,把人类免疫球蛋白的基因等转移到植物和动物中去并使之表达出来,以此获得人类所需要的物质。

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一是按人类的需求来量身定做食品,如增加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减少油类作物的脂肪等;二是使植物或动物的疾病得到预防,如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减少喷施农药和简化控制杂草的措施;三是获得高产稳产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获得质优价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