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感恩的故事
17294700000008

第8章 易地以处学会感恩(2)

“太太,行行好。”一个声音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循声望去,他看见前面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伸出鹰爪样的小黑手,尾随着一位贵妇人。那个妇女牵着一条毛色纯正、闪闪发亮的小狗急匆匆地赶路,生怕小黑手弄脏了她的衣服。

“可怜可怜吧,我3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

考虑到甩不掉这个小乞丐,妇女转回身,怒喝一声:“滚!这么点小孩就会做生意!”小乞丐站住脚,满脸是失望。

真是缺一行不成世界,多尔先生想。听说专门有一种人靠乞讨为生,甚至还有发大财的呢。还有一些大人专门指使一帮孩子乞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说不定这些大人就站在附近观察呢,说不定这些人就是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完不成定额,回去就要挨处罚。不管怎么说,孩子也怪可怜的。这个年龄本来该上学,在课堂里学习。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可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太狠心了,无论如何应该送他上学,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尔先生正思忖着,小乞丐走到他跟前,摊着小脏手:“先生,可怜可怜吧,我3天没有吃东西了。给一美元也行。”不管这个乞丐是生活所迫,还是欺骗,多尔先生心中一阵难过,他掏出一枚一美元的硬币,递到他手里。

“谢谢您,祝您好运!”小男孩金黄色的头发都连成了一个板块,全身上下只有牙齿和眼球是白的,估计他自己都忘记上次洗澡的时间了。

树上的鸣蝉在聒噪,空气又闷又热,像庞大的蒸笼,多尔先生不愿意过早去候车室,就信步走进一家鲜花店。他有几次在这里买过礼物送给朋友。

“你要看点什么?”卖花小姐训练有素,礼貌又有分寸。

这时,从外面又走进一人,多尔先生瞥见那人正是刚才的小乞丐。小乞丐很认真地逐个端详柜台里的鲜花。

“你要看点什么?”小姐这么问,因为她从来没有想小乞丐会买花。

“一束万寿菊。”小乞丐竟然开口了。

“要我们送给什么人吗?”小姐问道。

“不用,你可以写上‘献给我最亲爱的人’,下面再写上‘祝妈妈生日快乐!’”

“一共是20美元。”小姐一边写,一边说。

小乞丐从破衣服口袋里哗啦啦地摸出一大把硬币,倒在柜台上,每一枚硬币都磨得亮晶晶的,那里面可能就有多尔先生刚才给他的。他数出二十美元,然后虔诚地接过下面有纸牌的花,转身离去。

这个小男孩还蛮有情趣的,这是多尔先生没有想到的。

火车终于驶出站台,多尔先生望着窗外,外面下着雨,路上没有了行人,只剩下各式车辆。突然,他在风雨中发现了那个小男孩。只见他手捧鲜花,一步一步地缓缓地前行,他忘记了身外的一切,瘦小的身体更显单薄。多尔看到他的前方是一块公墓,他手中的菊花迎着风雨怒放着。

火车的轮子撞击铁轨越来越快,多尔先生的胸膛中感到一次又一次的强烈冲击。他的眼前模糊了。

孩子的遗愿

一对农民夫妇15岁的儿子得了一种恶性皮肤病,那是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夫妻俩借了所有能借到的钱,领着儿子到处去看病。

那年冬天,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里,母亲陪护儿子治疗,儿子睡在病床上,母亲就和衣坐在冰凉的水磨石板上。几十个日日夜夜,她没有安稳地睡过一宿觉。母子俩吃的都是从家里背来的煎饼和咸菜,大夫们实在看不下去,午餐的时候,总会给他们打来两份饭菜,而母亲依旧吃着煎饼和咸菜,把另一份留给儿子晚上吃。

后来,儿子的病情不断恶化,医生告诉母亲:“孩子的病治不好了,维持生命需要很多的钱。”母亲回到病房,默默地收拾行李,然后平静地对孩子说:“咱们回家吧。”说完,母子两人在走廊里抱头痛哭了整整一夜。天亮时,便乘火车离开了北京。

再后来,孩子的不幸遭遇被一些媒体报道了,好心的人们纷纷捐款,连学校的孩子也将自己的零花钱一分一分地捐了出来,希望能留住他的生命。然而,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孩子还是死了。

孩子在离开人世之前,把能够知道姓名的好心人一个一个地记在笔记本上,他告诉父母:“我不想死,可我知道自己的病拖累了你们。我死之后,一定把这些钱还给人家。”终于有一天,孩子走了,孩子走的时候脸上带着微笑,像睡着了的样子。

埋葬了孩子,这对可怜的父母显得苍老了很多。虽然家里已是空空荡荡的,连生活都成问题,但他们还没有遗忘孩子的遗愿。夫妻俩变卖了家产,踏着积雪,敲开那一扇扇门,把钱一笔一笔地退给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并对那些好心人说:“孩子已经走了,多谢你们帮忙。”

人们拒绝接受,他们哭了:“孩子的心愿不能违呀!”大伙只好含着泪收下。而那些无法退回的钱,他们用来作为一个基金,谁家有病有灾的,尽可以拿去使。其实,他们正是最需要钱的。然而,他们却帮助了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们。

十二号的皮鞋

那是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街上每个来去匆匆的行人似乎都在寻找阴凉的歇脚地,所以街脚的那间冰激凌店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

下午三点左右,一个叫做珍妮的小女孩手中攥着硬币走进店中,她只想买一份最便宜的甜筒。可是还没有走近柜台就被侍者拦住了,侍者示意她看一看门上挂着的告示牌。珍妮的脸一下子红了,她感到店里那些衣冠楚楚的顾客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缀着补丁的衣服上。于是她转过身,想赶快走出去。但是她没有发现,店里有位高个子先生悄悄起身,跟在她的后面走出店门。

高个子先生看到,珍妮凝视着的那块牌子上写着:“赤足免进”。他看见这个贫穷的小姑娘眼睛里噙满泪水。他叫住正要离去的珍妮,她吃惊地看着高个子先生脱下脚上那双十二号大的皮鞋放到她面前。

“哦,孩子,”他轻松地说,“我知道你不喜欢它们,它们的确又大又笨。可是,它们却能带你去吃美味的冰激凌。”

他弯下腰帮珍妮穿上大皮鞋,“快去买冰激凌吧,好让我的脚凉快凉快。我就坐在这里等你。你走路一定要小心。”

珍妮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她红扑扑的笑脸是骄阳下灿烂而甜美的花朵。她穿着那双特大号的皮鞋,摇摇晃晃地、一步一步走向冰激凌柜台。店堂里突然安静下来。

一辈子,珍妮都会记得那位始终不愿意告诉她名字的叔叔,记得他高大的个子,宽大的鞋子,博大的心。

看见的第一眼

他生下来就是个瞎子,父母开始还抱着能治好的希望,把他留了下来。可是当他们听医生说,治好他这双眼睛起码要花5万元钱,而且还没有把握时,父母彻底绝望了。他们是农民,5万元钱可不是说着玩的。

后来,他们又生了个健康的儿子,于是他被丢在了一个陌生城市的火车站。那时他才6岁,又是冬天,母亲把最厚的棉衣穿在他身上,他还是感到冷。他开始哭,“哇哇哇”地大哭,惊动了许多人。他听到身边有好多人在说话,他听不懂说什么,就一个劲地喊:“我要妈妈!我要妈妈!”但是妈妈没来,爸爸也没来。他知道爸爸妈妈嫌他是一个瞎子,不要他了。

后来,有一双粗糙的大手拉起他冰凉的小手,一直拉着他走进了一个温暖的地方。这个人说:“这是我的家,以后也是你的家。”这个人让他喊他叔叔,他喊了,换来了许多好吃的东西。

后来,叔叔一点儿一点儿地让他熟悉这个家,告诉他床在哪儿,柜子在哪儿,吃的东西在哪儿。叔叔常常出去,他就在家里待着。叔叔怕他寂寞,给他买来许多玩具,有能跑的汽车,有能响的冲锋枪。他看不见,却愿意听这些玩具的声音,他觉得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东西。

他慢慢长大了,在叔叔的细心照顾下,除了眼睛看不见,其他部位都很健康。他曾问叔叔,自己长的什么样。叔叔说他长得很好看,就像电视里的小帅哥。他没见过电视,当然不知道电视是什么样子,更不知道里面的小帅哥到底有多帅。他脱口说道:“我要是能看到该多好啊!”

叔叔听了,用那双粗糙的大手抚摸着他的脸,怜爱地说:“你不是听医生说过,5万元钱就可以治好你的眼睛吗?我现在正在挣钱,不管能不能治好你的眼睛,我一定要试试。”当时他躺在叔叔怀里哭了,泪水从他那黑暗的眼里流出来,热辣辣的。叔叔用他那双粗糙的大手给他擦泪,尽管有点痛,可他却觉得非常幸福。

终于有一天,叔叔兴奋地告诉他,攒够5万元钱了!叔叔激动地拉着他的手来到医院。后来他被推进了手术室。7天后,当医生准备给他拆眼睛上的绷带时,叔叔突然止住了医生,对他说:“孩子,如果你看到的世界和你想象中的世界不一样,或者你还是什么也看不见,你会失望吗?”他说他不会失望,叔叔说:“那我就放心了。”医生拆绷带时,他紧紧攥着叔叔那双粗糙的大手,心里紧张极了。

医生一层又一层小心地拆着,他的心就一下比一下跳得猛,当医生终于把最后一层绷带拆掉时,他终于看到了!他首先看到了许多人,这些人脸上都挂着泪滴。他一侧头,不禁惊呆了,他面前正坐着一个眼睛深深凹下去的瞎子!他顺着瞎子的胳膊一直往下看,他看见,自己正紧紧地攥着瞎子那双粗糙的大手。

请你做我爸爸

我第三次见到那小女孩时,她依然穿着那套陈旧然而干净的牛仔服。她弓着身子,拿着一块深灰色抹布擦洗着我的车轮,蹲在地上的她显得瘦小单薄。

我以为她是家境困难,想通过这种方式赚点钱。我拍拍她的短发跟她打招呼,她惊恐地站起来,将双手反背在身后,红着脸跟我打招呼:“您好!莫伦先生,我叫莎丽尔。”

我一边打开车门一边掏钱打算付给莎丽尔小费,但是莎丽尔却紧张地摇头说:“莫伦先生,我并不是想要您的钱。”

我看着紧张而羞怯的莎丽尔开玩笑说:“难道,你是想跟我交朋友?”

她“咯咯”笑出声来:“因为,您跟我爸爸长得很像!”

看得出,莎丽尔说这话的时候积攒了很大的勇气,而且一提到“爸爸”,她的眼泪几乎就要掉下来。我突然萌生出一种无以言表的情愫,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的感情。于是我对她说:“我开车带你兜兜风好吗?”

她睁大眼睛,有些不相信地看着我,然后突然雀跃着钻进车里。莎丽尔在车上兴奋地这里摸摸那里碰碰。

很快,这个十多岁的小孩子消除了陌生感,打开了话匣。她说她父亲是个非常英俊幽默的男人,在她两岁的时候离家去阿姆斯特丹做生意,他承诺赚了钱就会开着红色跑车回来接妻子和女儿,还要为她们创建一座牛羊成群、绿草如茵的大农场呢……

莎丽尔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我已明白了她的意思。她的母亲快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莎丽尔希望找到一个长相和她爸爸相似,而且有着鲜艳跑车和大农场的男人,让妈妈“等到”心爱的男人,了无遗憾地离去。

“莫伦先生,我在半年内找了许多叔叔,可是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愿意听我的故事。您是最好的!”她还从口袋里取出了一张照片——她父亲15年前的照片,照片里的是一个英俊年轻的小伙子,但并不像莎丽尔说的那样和我非常神似。莎丽尔是要我扮演她的“爸爸”,也就是她母亲的丈夫。

莎丽尔满脸笑容,眼神中映射着无比澄澈的温暖,我无法拒绝这样一个小女孩如此善良的要求。

一个阳光普照的下午,我载着莎丽尔向霍华德大街的“南茜精神病院”出发了。莎丽尔的妈妈正在熟睡,这个被思念和病魔折磨得不成人样的女人,却被小小的女儿拾掇得异常整洁。

没想到,莎丽尔的母亲醒来后,突然扑倒在我怀里号啕大哭。她真的把我当成了她苦苦等待的丈夫!看着一旁兴奋激动的莎丽尔,我突然觉得自己的生命在那一刻无比澄澈温馨。

坐在一旁的莎丽尔似乎不相信眼前的一切,她好几次悄悄掐自己的手背,然后露出得意的笑容。

我朝她努努嘴:“怎么不叫爸爸?”慢慢地,莎丽尔终于蹭到我身边,迟疑许久,轻轻地叫了声:“爸爸。”我伸开另一只臂膀将她搂进怀里……

一小时后,我和莎丽尔将她母亲扶下楼,当她远远看到我那辆鲜红的跑车时,紧紧抓住我的手说:“亲爱的,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我终于等到了你。”我当然“回来了”,我甚至也为“妻子”准备了一座大大的农场。整个晚上她都拽着我和莎丽尔在农场转悠。

突然间,我领悟到,原来做一个有情又有义的男人可以这样的幸福。晚上10点钟,我开车送她们回医院。我一直等莎丽尔的母亲睡着后才离开。莎丽尔将我送到病房外面,她说:“莫伦叔叔,真的谢谢你。”莎丽尔不知道,我这个42岁的中年人其实早已被她深深感动和激励。

翌日下午,我又开车来到精神病医院。这让莎丽尔感到无比惊喜,我拍着她的肩膀说:“我愿意做你的爸爸,喜欢和一个好孩子陪着她的妈妈。”

半个月后,莎丽尔的妈妈最终含笑离去。丧礼结束后,我向莎丽尔张开双臂,说:“孩子,知道我现在最想你叫我什么吗?”莎丽尔眨眨眼睛没领会过来。

我再指指自己的胸口,莎丽尔终于张开双臂跑过来扑进我的怀里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

让他为你擦车

我们驱车去一个朋友家玩。途中,朋友说,她自己轻易是不请人到家里作客的,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于是,我们就笑着回答说:“那我们是贵客哦。”

她有些羞涩地说:“其实也有我哥哥的原因,因为他自小就是一个哑巴,即便是长大了,心里也很单纯,所以接人待客多少有些不方便。”

我们沉默了些许,表示理解,越发觉出朋友对我们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