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素质养成必读故事:让青少年学会孝敬的故事
17294900000004

第4章 理解父母的关心与爱护(4)

应该忏悔的儿子

故事发生在我读中学4年级的时候。那是一个秋天,学校组织我们年级参加一次为期四天的集体旅行,从东京开始,沿着日光大道到足尾山地。学校通知我们必须在早晨六点半赶到上野火车站集合。

那天的天气不怎么好,是个阴天。我赶到火车站的时候还早,只有我们班的两三位同学等在候车室里。我们彼此打过招呼,然后就像往常一样,开始唧唧喳喳地叫嚷起来。我们都才十多岁,正处在喜欢表现自己的年龄。从大伙嘴里冒出的句子就像急流喷涌,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大谈自己对旅行的渴望,并对老师评头论足。

在同学当中,一位名叫野原的男生最为活跃。这时,野原注意到坐在他旁边的一个人正在看报,这人脚上穿的皮鞋在脚趾处破了几个小洞。那时有种叫“麦克金利”的新款皮鞋,所以野原把那人的鞋子叫做“裂缝金利”。大伙顿时哄笑起来:“裂缝金利,简直太形象了!”

经野原这么一说,大伙都来了兴致。于是,我们开始拿进出候车室的人们开玩笑,说上一通东京中学的男生所能想到的任何刻薄话。当然,在我们中间,说话最尖酸,也最有幽默感的,还得算野原。

“野原!看,店主的老婆在那儿!”“她的脸像一条怀孕的河豚。”“守门人也在那里,野原,你看他像什么?”“那家伙的两条腿活像是圆规。”

后来,我们中有人注意到,一个长相奇特的男人正站在火车时刻表前,仔细查看上面的数字。他穿着一件猪肝色的外套,两条纺锤形的细腿包裹在一条灰色宽条裤子里。他明显上了年纪。杂乱而赫糊糊的花白头发从宽边帽下露出来。他所有的装束和举止活脱脱像是从杂志上剪下来的漫画人物。

那个发现这个恶作剧新笑料的同学高兴极了,耸起他的肩膀笑着推了推野原的手臂,“嗨,那个家伙怎么样?”于是,我们便都去看那个男人。他站着,微微驼着背,正对照时刻表上的数字,不住地看着怀表。从他脸上的轮廓,我马上认出那是野原的父亲。而我们班没有别人知道这件事。他们都等着野原把这人丑化一番,好大笑一通。

正当我要告诉他们那是野原的父亲时,我听到野原说话了。“他?他像是伦敦街头的叫花子。”于是,大伙又是一阵哄笑。有些同学甚至开始夸张地模仿他父亲的姿态。“这个称呼对他简直是太合适了!”“看!看他那样子,真是滑稽。”每个人都大声地笑起来。火车站在多云的天气里变得有点昏暗,尽管现在还是黎明。

后来我才知道,野原的父亲在大学的医务室工作,那天他在去上班的途中,特地绕道来火车站看他要去旅游的儿子他事先没有告诉野原他要来。

别摔坏了你的孩子

一个妇女,她的儿子3岁那一年,被人贩子拐走了。她受不了这个打击而精神崩溃,变得神经错乱,半疯半傻的。有时候她很平静,有时候见人就打,见东西就摔,弄得家里不得安宁。家里人实在没有办法,将她送进了市郊的精神病医院。

妇女入院的第三天,就从精神病医院跑了出来。离精神病医院不远,有一家乡里办的鞭炮厂。此时接近中午,大门口的保安恰好进屋去接一个电话。就在这一会儿的空当,疯女人跑进了厂里。她径直闯进了生产车间,顺手抓起一些东西就往地上摔。等车间里的几个工人和保安跑来制止她时,她正举起一个小铁箱,要往地上摔。几个工人和保安看到这个场面顿时都吓傻了,一个个目瞪口呆,甚至忘了往外逃跑。因为这个疯女人举起的小铁箱,是一箱用来做鞭炮的火药,这箱火药一落地,强烈的撞击很可能会引起火药的爆炸。而这箱火药一爆炸,一定会引发周围更多成品和半成品的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有人反应过来向她叫喊:“放下它!放下它!”可是疯女人只是看了他一眼,反而更高地举起了火药箱。保安急得大叫:“别动!那是火药,摔下来,你自己也会没命的!”但疯女人显然不明白他们的话,看着他们又咯咯咯地笑起来。

情况万分危急!保安和工人们想拼命冲上去,夺下疯女人手中的火药箱,但他们又不敢动,他们怕这样做反倒刺激这个疯女人迅速把火药箱扔下去!眼看着一场惨烈的灾难就要发生了,车间里的人们纷纷跑出来,往工厂的大门外跑。就在这时,一直在追寻疯女人的精神病医院的医生赶到了。医生看到这些工人一边跑一边大喊大叫:“疯女人要摔炸药了……”

医生从这个混乱的场面和人们惊慌失措的喊叫声中,猜到疯女人可能在这个鞭炮厂里,医生立即冲进了厂里并迅速冲进了车间。果然不出所料,医生看见几个工人远远地围着那个疯女人,而那个疯女人的手中正举着一个小铁箱。医生顿时意识到那个小铁箱的危险性和重要性,说时迟那时快,医生灵机一动立即冲疯女人叫了起来:“别摔坏了你的孩子!”医生刚说出这句话,那个疯女人顿时愣住了,她睁大一双无神的眼睛,直直地看着医生。那箱火药却仍举在头上,没有立即落下。医生又大声而和蔼地说了一句:“你手上举的是你的孩子。”

疯女人的神情立即安定了许多,她将举在头顶的火药箱放了下来,紧紧抱在怀里,低头打量着怀里的东西。就在这一瞬间,保安和工人们冲了过去,夺下了那箱火药。

所有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当人们拖着疯女人往外走的时候,而疯女人还在呜呜吼叫着要抢回那个小铁箱。

赤脚开门的人是佛

从前,有个年轻人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相当贫困。后来年轻人由于苦恼而迷上了求仙拜佛。母亲见儿子整日念念叨叨、不事农活的痴迷样子,苦劝过几次,但年轻人对母亲的话不理不睬,甚至把母亲当成他成仙的障碍,有时还对母亲恶语相向。

有一天,这个年轻人听别人说起远方的山上有位得道的高僧,心里不免仰慕,便想去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但他又怕母亲阻拦,便瞒着母亲偷偷从家里出走了。

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在山上找到了那位高僧。高僧热情地接待了他。听完他的一番自述,高僧沉默良久。当他向高僧问佛法时,高僧开口道:“你想得道成佛,我可以给你指条道。吃过饭后,你即刻下山,一路到家,但凡遇有赤脚为你开门的人,这人就是你所谓的佛。你只要悉心侍奉,拜他为师,成佛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年轻人听了非常高兴,谢过高僧,就欣然下山了。

第一天,他投宿在一户农家,男主人为他开门时,他仔细看了看,男主人没有赤脚。

第二天,他投宿在一座城市的富有人家,更没有人赤脚为他开门。他不免有些灰心。

第三天,第四天……他一路走来,投宿无数,却一直没有遇到高僧所说的赤脚开门人。他开始对高僧的话产生了怀疑。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日落时,他没有再投宿,而是连夜赶回家。到家门口时已是午夜时分。疲惫至极的他费力地叩动了门环。屋内传来母亲苍老惊悸的声音:“谁呀?”“是我,妈妈。”他沮丧地答道。

门很快打开了,一脸憔悴的母亲大声叫着他的名字把他拉进屋里。在灯光下,母亲流着泪端详他。这时,他一低头,蓦地发现母亲竟赤着脚站在冰凉的地上!

刹那间,灵光一闪,他想起高僧的话。他突然什么都明白了。年轻人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

母亲最愿意见到的

一位母亲的儿子在战场上死了,消息传到母亲那里,她哀痛非常,向主祈祷说:“要是我能再见到他,即使只见五分钟,我也心满意足。”

这时天使出现了,对她说:“你可以见他五分钟。”母亲欢喜得眼泪流满双颊说:“快点,快点让我见他!”天使又说:“你的孩子是个大人,他已经30岁,你要看他三十年中的哪五分钟呢?”母亲听了以后,一时也说不出来。

天使说:“你愿意见到他英勇殉国的情景呢?还是他离开你参加军队的那一刻?你愿意见到他在学校时走上讲台接受奖品的那一天,抑或是他还是婴儿在你怀中的时候?”母亲的眼神开始闪亮,她一字一句地告诉天使:“这些我都不要。我要的是那一天,他从院子里跑进来,要我饶恕他的顽皮。他年纪那么小,却那么不开心,满脸污泥,眼泪直淌。他扑向我的怀里,几乎把我撞倒。”

母亲最愿意见到的,是孩子最需要她的时刻。

感动世界的陌生人

1912年4月14日,号称“不沉之舰”的泰坦尼克号豪华客轮,在它向美洲进发的处女航中,不幸触到冰山遇难,船身开始下沉。

船上二千二百多名乘客开始惊慌地离开沉船,争乘为数不多的救生艇,妇女和儿童先上。这时候,一名中年妇女对着一只已坐满人的救生艇大声喊道:“有谁能给我让个位置出来吗?我的两个孩子在这只艇上!”

有人回答说:“没有位置了,再上人,这艇就要沉了!”“妈妈——”两个小孩子眼看就要与妈妈分离,忍不住哭喊起来,中年妇女心如刀绞。

坐在两位孩子身边的一位陌生姑娘慢慢地站了起来,离开救生艇,重回到了沉船上,对那位心痛欲绝的母亲说:“现在你孩子身边有个空位置,你快上吧。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

两个小时以后,泰坦尼克号沉没,这位陌生的姑娘同船上一千五百多人不幸遇难。没有人了解她更多的情况,只听说她叫艾文思,独自乘船准备回自己在波士顿的家。

这个姑娘虽然不是一位母亲,却是一个具有伟大母性的人,她理解母亲对于孩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