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人与环境知识丛书:地球与环境
17295100000021

第21章 守护我们的家园(3)

由于“和平号”空间站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国际空间站将成为人类进行太空资源开发和研究的重要基地,它将继续进行地球观测和天文观测,为人类了解地球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的太空探测积累资料。国际空间站作为人类在太空居住的一个巨型标志,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人类在做着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研究,另一方面,人类在探测着更遥远的外太空的秘密。

1977年发射升空的“旅行者1号”探测器,已在太空飞行了30多年,如今,它正以第三宇宙速度向太阳飞去,距离太阳约为162亿千米,是离地球最远的飞行器。

“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重815千克。原来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探测土星、木星及其卫星与环。现在,它早已完成对这两颗行星的探测,并发回一系列照片和数据,已经进入太阳系最外层边界,并即将飞出太阳系,它的任务是探测太阳风。

“旅行者1号”携带了丰富的地球信息,用于向外太空宣达。它携带了一张铜质磁盘唱片,内容包括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和各类音乐,以向可能遇到的“外星人”表达人类的问候。55种人类语言中有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语,还有4种中国方言。问候语为:“行星地球的孩子向你们问好!”还有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的问候:“这是一份来自一个遥远的小小世界的礼物。上面记载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科学、我们的影像、我们的音乐、我们的思想和感情。我们正努力生活过我们的时代,进入你们的时代。”

“我们正努力生活过我们的时代,进入你们的时代。”无论是否会有外星人接受到这样的信息,但这话表明地球人类正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既需要理想又要有理性,既要大胆探索,又要面对现实。到太空去,是美好的向往,是可实现的规划。我们居住的地球,也需要人类很好的呵护,它是我们离不开的家园。

科学的魅力就在于无限的遐想和努力去做。无论“旅行者1号”还是国际太空站,都只是人类的一个大胆的探索。我们可以到太空去,但我们的根仍然在地球。大规模的太空移民,还是十分遥远的事情,“生物圈2号”实验的失败,甚至预示着难以实现。但这并不能阻止人类对于太空的向往。美国太空总署的“太空移民设计大赛”仍一如既往地进行着。

2009年,加拿大的华裔青年温家辉,以最出色的设计,获得了“太空移民设计大赛”的冠军。

温家辉参加太空设计大赛的作品,是一座能够居住大约一万居民、接待300多名外来游客的太空城市。这座太空城市有政府、学校、旅馆、研究机构和能源仓库,可以为居民提供氧气、供水、通讯等服务,还可以种植农作物和进行食品加工等,与地球社会的功能很相似,可以满足人类生活的一切需要。

温家辉在获奖演说中有这样一句话:“不要丢掉自己的梦想﹗”是的,人类一直在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让我们从太空回到地球,再来看看人类对于地球除了掠夺性开发以外,还做了什么,还需要做什么。

人类已有的知识告诉我们,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这个星球在46亿年的历史中,用8亿年的时间,孕育出了最早的生命,而高等生物的出现,是很晚很晚的事情。大约在7千万年前,才从哺乳动物中分化出了灵长类动物,在一、二千万年前,从古猿中分化出了一支向人的方向发展,一直到大约三百万年前,终于进化出了能够使用工具的人类。此后,原始人类一边经历着大陆沧海桑田的变迁,一边向地球各地迁移,他们艰难的适应着不同的自然环境,最终形成了不同肤色的各种现代人。

人类从早期的农耕文明发展到繁荣的农业社会,又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依赖逐步减少,对地球自然面貌的影响越来越大,开垦农田使森林和草原逐步退缩。但从总体上,人类还是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野生动物仍过着自己安宁的生活,江河依旧泛着清波,地球还是像一个青春少女一样迷人。

200多年前,工业革命的钟声敲响,人类开始告别单一的农耕生活,隆隆的机器声曾经让人引以为骄傲,从地下到地表,从陆地到江河,人类开始对地球大动手脚,沉默的地球开始了暗暗的哭泣。因为,大气污染开始了,河流污染开始了,森林到处都遭到砍伐,草原植被也走向退化,城市在急剧发展,乡村也竖起了高高的烟囱,道路一直在拓宽、在延伸,向着深山,向着遥远的地方……文明发展到哪里,对地球的伤害就带到哪里。

有一句话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于是,地球开始了反抗,开始了对人类的报复。恩格斯首先发现了这种报复,他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这只是森林的报复。20世纪以来,还有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等等。除了“天灾”,还有人祸,俄罗斯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我国的松花江化学污染等,都是对人类不负责任的行为给予的无情的回报。

被毁坏的森林需要恢复,破坏的草原需要滋养,被污染的大气需要净化,淡水危机需要化解。被掏空的地壳该如何处置,海水倒灌用什么办法解决?已经绝灭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谁能拯救那些濒危的动物和植物?化石燃料用什么替代,短缺的粮食怎样弥补等等,这一切,都需要人类自己来回答。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陆地和森林。地球的陆地面积约占29%,2005年世界森林面积约为39.5亿公顷,占陆地面积的30.3%。2005年世界森林面积与1990年相比较,约减少1.3亿公顷。2000~2005年间,全世界有731.7万公顷的森林从地球上消失。1990~2000年世界森林面积总计每年约减少889万公顷,2000~2005年每年约减少732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