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尊敬师长
17297600000082

第82章 佐柯白教子尊师

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

——荀子

德国著名化学家阿道夫·冯·贝耶尔是约翰·佐柯白陆军中将的儿子。约翰中将虽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军旅中度过,但仍对自然科学始终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中年后,他才有机会系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后来竟然也成为一名学有专长的著名学者,76岁时还担任了柏林地质研究院院长之职。

贝耶尔的成长,深受父亲约翰的影响。父亲50多岁了,整天还在刻苦地学习。为了完成学业,他不能常在家中与妻子、儿子共享天伦之乐。父亲苦学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贝耶尔,他决心要像父亲那样,生命不息,学习不止,要努力攀登科学事业的顶峰。

在父亲的影响和指点下,贝耶尔学业进步很快,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著名的柏林大学。

一天,贝耶尔与父亲谈起他的老师威贾石教授,父亲不厌其烦地一再提醒儿子要虚心向这位著名的化学家求教。贝耶尔有点不以为然,随口就说:“他只不过比我大6岁……”父亲立刻严厉地打断了他的话,说:“难道只大6岁就不值得你学习了吗?我开始系统学习的时候,老师要比我小30多岁,我能因此就不向老师学习了吗?”贝耶尔自觉失言,红着脸低下了头。父亲的教诲,他刻骨铭心。从此他更加勤奋地学习,虚心地向一切有专长的人求教。当他向别人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无不感慨地说:“父亲对我的教训这是最深刻的一次了!”

1858年,年仅23岁的贝耶尔就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是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年迈的老父亲参加了授予学位的盛典。典礼结束之前,校长走到贝耶尔身边,亲切地问:“年轻的博士,今后作何打算啊?”贝耶尔回头望见父亲正以深情的目光注视着自己,他毫不犹豫地快步走到自己的老师威贾石面前,紧紧地拉着老师的手,大声说:“教授,让我紧跟着您,步您的后尘吧!”在场的人们,对他的铮铮话语报以热烈的掌声。看着这一情景,两鬓斑白的老父亲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贝耶尔没有辜负老师的培养和父亲的厚望,一生都在不知疲倦地学习,以毕生的精力从事他的科研项目。他首次揭示了靛青、天蓝、绯红三大基本染素的分子结构。1905年,以他在有机染料和芳香剂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