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
17298900000021

第21章 《少年维特之烦恼》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德国)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德国伟大的诗人、作家,出生于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1765年遵父命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1768年因病辍学。1770年入斯特拉斯堡大学继续读书,1771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回家乡做了一名律师。1773年发表《铁手骑士葛兹·伯利欣根》,轰动了德国,成为“狂飙突进”运动的主将。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与《浮士德》等。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名著。正如恩格斯说:“他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小说出版不久,就风靡欧洲各国,掀起了一阵阵“维特热”。富有的市民儿子维特,多才多艺。春天来了,他为了摆脱生活的烦恼,恢复内心的平静,便离开家庭和朋友,到城郊一个风景迷人的地方去度假。

野外的风光使他获得了极大的愉快。他结识了很多朋友,他们一起聊天、跳舞,十分快乐。特别是那些天真纯洁的孩子们最使他高兴。这些与他厌恶丑恶世俗的心理正好合拍。

一次,当地青年男女在村中举行舞会,维特在赴会的路途中认识了美丽大方的绿蒂姑娘。绿蒂是一位法官的大女儿,由于母亲过早去世,她担负着照顾父亲和8个弟妹的重任。一路上,维特与绿蒂开心投入地说笑,简直把一起来的两个姑娘都忘记了,惹得她们一次次地嗤笑他。

到了舞场,他们约定一起跳舞。绿蒂跳得娴熟而轻柔,维特感到整个世界都是他们两个人的。虽然绿蒂已经订婚,但对维特非常倾心。舞会结束后,绿蒂含着泪花深情地望着维特,维特更是沉入感情的急流中,动情地吻着她的手。

从此以后,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在维特心中,只有绿蒂的身影。

绿蒂的未婚夫阿尔伯特是一个冷静、理智的人,与维特的性格正好相反。他也很爱绿蒂。但他爱她勤勉,爱她母性般的温善。他对维特很好,与他一起散步,一起用友爱的口气谈论绿蒂。但他们总争论。在一次关于手枪的讨论中,阿尔伯特借题发挥,说任何“自杀”都是“愚蠢”的行为。维特却冷冷地说,就知道简单地说,这是愚蠢,那是聪明;这是恶,那是善,而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却不去追究。要是你真弄清原因,恐怕就不会那么认为了。他们总是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只得不欢而散。

如今,维特对自然所产生的轻松愉悦心情没有了,那绿色的山麓,蜿蜒的峡谷,悠然的河流,还有那映在水中美丽的云朵,都使维特感到自身的渺小,感到不自由,没有力量。晚上,他常常梦见自己与绿蒂坐在一起。早上醒来,床上却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他叹息自己命运是多么的不幸。挣扎在感情的漩涡中,维特感到心力交瘁,经过一番内心的激烈斗争,并在朋友威廉来信的劝告下,他决定离开绿蒂。

维特回到城市,按照母亲的意愿,来到一个公使馆当了办事员。他希望工作能让自己解脱。维特对这个环境非常讨厌,他发现同僚们都非常热衷于地位,对他人心存戒备。公使是个非常迂腐的人,维特经常受到无端的挑剔与指责。这年冬天,阿尔伯特与绿蒂没有通知维特便悄悄地结婚了。这使得维特倍感屈辱,受到深深的打击。第二年春天,维特去伯爵家吃饭,正好赶上当地的贵族男女到伯爵家聚会。在他们这些人看来,维特是没有资格与他们在一起进餐的,因而对他倍加奚落,并且还将此事闹得满城风雨。维特忍无可忍,愤而辞去了公使馆的工作,到另一位侯爵的庄园去做客。

侯爵对他很好。他想从军,可是侯爵反对,就只好作罢。很快维特就发现,他与这位侯爵之间其实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这样,仅仅住了八天,维特就离开了。

维特在生活中处处碰壁,他感到越来越孤独,感到自己根本忘不了绿蒂,于是,一年之后,维特重新来到了原来的小山村。

他沿着曾经与绿蒂一起去参加舞会的大路,追忆着当年的一幕幕往事。可到了小山村才发现,一切都已变得物是人非。他遇到绿蒂父亲的秘书,这位秘书因为对绿蒂情有独钟,丢了饭碗,最后发了疯。而绿蒂已经是阿尔伯特的妻子。

维特的心被震撼了,他猛地醒悟过来:周围一切原来是如此黑暗,如此绝望,如此没有安慰……爱情的挫折,世态的炎凉,官场的腐败,所有的这一切都使维特感到窒息。他无限感伤,悲叹只有告别尘世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此时的绿蒂顺从丈夫,已经渐渐疏远了维特,她甚至告诉维特,让他圣诞节以前不要再来找她。绿蒂的冷淡使维特对生活彻底绝望了。

圣诞佳节前夕,维特违约来到绿蒂的住所,向她朗诵奥希安的诗歌。诵读到动情伤感之处,他禁不住热烈拥抱、亲吻了绿蒂。这天晚上雨雪交加,维特登上悬崖,浑身湿透地回到家里,他烦恼到了极点。两天后,维特说要外出旅行,向阿尔伯特借了一把手枪,然后用全部的感情给绿蒂写了一封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遗书。午夜时分,维特面对着空洞的世界用这把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