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
17298900000043

第43章 《牛虻》

艾泽尔·丽莲·伏尼契(英国)艾泽尔·丽莲·伏尼契(1864—1960)原名丽莲·蒲尔,英国女作家。出生于爱尔兰科克市,幼年丧父,早年曾求学意大利,1882年赴德国学习,1885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后来结识了一些各国的革命者,与许多革命团体都有接触。回国后还担任了流亡者的杂志《自由俄罗斯》的编辑。伏尼契晚年移居美国,转向音乐创作,在孤独寂寞的隐居生活中去世。除《牛虻》外,她创作了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奥丽维亚·拉塔姆》以及《中断了的友谊》、《脱下你的靴子》等作品。

《牛虻》是伏尼契的代表作,描写的是19世纪意大利爱国者为祖国的统一和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作品通过牛虻在黑暗、污浊、欺骗、虚伪的现实教育下,背叛了他所笃信的上帝和阶级,投向了革命,卷入了火热的斗争,锻炼成了一个为统一和独立的意大利而战斗的革命者。他的光辉形象,曾使很多革命青年受到巨大鼓舞。

小说题名《牛虻》,是因为作者自幼尊敬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曾被诬告“用哲学腐蚀青年”而被宗教法庭判处死刑。临刑前他对审判官说:“真正意义的行动是不应当考虑生命危险的,我被神派到这个城市里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这种坚持信仰,宁死不屈的崇高精神,被作者移植到这篇作品的主人公身上,所以给亚瑟取了“牛虻”这个外号,小说即因此而得名。一个炎热的夏天的傍晚,所有的窗户都敞开着,大学生亚瑟·伯尔顿正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认真翻看着一大摞布道稿。院长蒙泰尼里神父深情地凝视着他。亚瑟的父亲伯尔顿是侨居意大利的英国富商,亚瑟名义上是伯尔顿与其后妻所生,实际上却是伯尔顿后妻与蒙泰尼里的私生子。亚瑟从小就在家里遭受到同父异母兄嫂的白眼与冷遇,看到母亲被他们折磨、侮辱,他怎么都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他对蒙泰尼里神父的渊博学识佩服得五体投地,把他当作良师慈父,准备以自己的刻苦学习回报蒙泰尼里对自己的关爱。

那时的意大利正遭受着奥地利人的侵略,为了奋起抵抗、争取民族独立,意大利人组织起了青年意大利党等革命组织。亚瑟为爱国的热情和党派的宗旨所吸引,决定投身这项事业之中。蒙泰尼里敏锐地洞察到了亚瑟的活动,十分不安,便想方设法加以阻拦。可是在亚瑟看来,做一名虔诚的教徒和做一个为意大利的独立而奋斗的人之间并没什么冲突。在一次秘密集会上,亚瑟邂逅了少年时代的女友琼玛,对她一见倾心。

蒙泰尼里被调到罗马当主教,警方的密探卡尔迪成了新任神父。在他花言巧语的欺骗之下,亚瑟在进行忏悔的时候把他们的行动以及战友们的名字都说了出来,结果导致他连同战友一起被捕入狱。不明真相的琼玛将此次被捕事件的全部责任都推到了亚瑟身上,并在愤怒之下打了他一记耳光。亚瑟对自己的幼稚无知追悔莫及,对神父竟然会出卖自己深感震惊。就在这个时候,他又得知蒙泰尼里神父原来是他的生身之父。一想到自己最为崇拜尊敬的人居然可耻地欺骗了他,他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几乎疯狂。他将心爱的耶稣蒙难像打了个稀巴烂,以示与教会彻底决裂,然后伪装了自杀的现场,一个人流亡到了南美洲。

亚瑟在南美洲一待就是十三年,其间经历了各种地狱般的折磨。流浪生活虽然艰苦,却更磨炼了亚瑟的意志,回到意大利的时候,当年那个年轻幼稚的亚瑟已经变成了一个坚定、冷酷而老练的“牛虻”了。在玛志尼党的授意下,他勇敢揭露了教会的骗局,以笔为武器,尖锐地指出,以红衣主教蒙泰尼里为首的自由派实际上早已经演变成了教廷的忠实走狗。牛虻渐渐地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就在此时,他遇见了琼玛,可是由于岁月的沧桑他容颜大改,琼玛已经认不出他就是原来的那个亚瑟了。

牛虻和他的战友们为起义做着积极的准备。在一次偷运军火的行动中,他们不幸被敌人包围,牛虻掩护他人突围之后本可逃生,可是因为蒙泰尼里的突然出现,他放下了手中的枪,结果被捕入狱。

牛虻的战友们设法营救他,可是牛虻伤势严重,在越狱途中晕倒在地没能逃脱。敌人果断地决定将他立即处死。蒙泰尼里前来探监,企图以父子之情和放弃主教为条件劝牛虻投降;牛虻则将他的悲惨经历对蒙泰尼里神父和盘托出,试图以此打动蒙泰尼里,让他在上帝(宗教)与儿子(革命)之间做出抉择。他们两个谁也说服不了对方,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信仰。蒙泰尼里的眼里露出阴冷的目光,在牛虻的死刑判决书上签了字,自己则发疯而亡。

刑场上的牛虻从容不迫,大义凛然。他在狱中偷偷地给琼玛写了一封信,并随信附上了他们小时候经常咏读的一首小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掉,

我都是一只

快乐的飞虻!

直到此时此刻,琼玛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牛虻就是她曾经爱过而又冤屈过的那个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