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青少年身边的环保丛书:人类的生态困境
17304300000065

第65章 干扰和退化生态系统对生态安全的危害

学者怀特和皮卡特将干扰定义为:任何在时间上相对不连续的事件,它破坏了生态系统、生物群落或生物种群的结构,改变了资源或物理环境。他们列出了26种主要的扰动源,分为非生物的(如火灾、飓风、冰雹、山洪等)和生物的(病菌、捕食、人为扰动等)。干扰又称扰动,从群落演替角度来讲,另一种比较形象的理解方式为:干扰能够不连续地、间断性地杀死、替代或损害一个或多个个体,从而为新来的个体或集群的建立创造机会。

中度水平的扰动会使生物多样性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而高、低强度的扰动都会使多样性下降。在一次干扰后少数生物物种能够生长在干扰发生后的相对恶劣的环境中(这类生物物种称为先锋种),如果干扰发生次数过于频繁,则先锋种不能发展到演替中期,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如果干扰间隔时间长,使演替能够发展到顶级期,则多样性也不会很高;只有中等程度的干扰,才能使群落多样性维持最高水平,它允许更多物种入侵和定居。

自然干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对较小,人为因素往往能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剧烈变化。人类为了使环境朝着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总是不断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其结果是局部环境得到了改善,但人为干扰所导致的生态系统退化,最终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人类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退化生态系统是指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退化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以陆地为例可分为:裸地、森林采伐地、弃耕地、沙漠化地、采矿废弃地和垃圾堆放场等,这些都是典型的退化生态系统;根据生态系统的层次与尺度,又可分为局地退化生态系统、中尺度的区域退化生态系统和全球退化生态系统。

与成熟生态系统相比,退化生态系统表现出以下一系列特征:1.在系统结构方面,退化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生化物质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和空间异质性低。2.在能量学方面,退化生态系统的生产量低,系统储存的能量低,食物链简短,食物网相对简单。3.在物质循环方面,退化生态系统中总有机质存贮少,矿质元素较为开放,无机营养物质多存贮在环境中,而较少存贮于生物中。4.在稳定性方面,由于退化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单一,生物之间的联系简化,因此退化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显得较为脆弱和敏感,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低。

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

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自然景观、结构特征、功能过程(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水分平衡等生态过程)、生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等。具体来说,主要可导致: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或丧失;②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③生物多样性降低;④生态系统生产力下降;⑤生态系统基本结构和功能破坏或丧失;⑥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抗逆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