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海洋中取之不尽的宝藏
17304400000017

第17章 靠海吃海(3)

海洋养殖(二)生物工程中还有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有性生殖的父母体的基因不一样,有时会把某些在父母体内是隐性的不健康的因素遗传下去。如果选出优良品种,不经过有性生殖,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用秋水仙素溶液浸泡生物,能使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加倍,变成优良基因纯合的二倍体生物。同样,还可以处理成三倍体、多倍体生物。这些多倍体生物品种比靠有性生殖繁衍的种更有遗传的优势。这种做法就叫做细胞工程。大家都从新闻中知道,英国科学家利用细胞工程的技术培养出一头克隆羊,引起发达国家舆论大哗,人们担心世界上出现一个像希特勒一样主张种族主义的暴君利用这种技术克隆出一大批暴君。当然这种担心可能是多余的,遗传因子相同的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成长,形成的道德品质是不会一样的,何况克隆技术并不可能复制出完全一样的人,克隆技术应用到人类还是很困难的。所谓克隆技海洋养殖(三)术就是利用细胞无性生殖的技术,应用这种技术不但可以培养良种,还能研制药品,利用生物体制造人造器官,比如让猪长出人能接受的肾,是造福于人类的新技术,完全不应该害怕,而应该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它。在海洋养殖中,已经培育出裙带菜单克隆无性繁殖系,用于培育幼苗。在海洋动物方面,已经完成了皱纹盘鲍、牡蛎的多倍体诱导,形成了优良品种,并已经通过小规模生产养殖得到证实。用这种方法也成功地培育了三倍体的对虾新种,抗病的本领特别强。我国还在继续进行海洋动物多倍体的研究。

在海洋生物工程中,发酵工程和酶工程也是很重要的方面。用酶解紫菜单细胞的技术已应用于生产中的采苗。用基因重组技术把鱼的生长激素转到繁殖很快的大肠杆菌中并通过大肠杆菌表达出来,再用发酵工程使细菌大量增殖,可以生产出能促进鱼类生长的饲料添加剂。用虾类甲壳提取虾青素,把它加到饲料中,也可以使鲑鱼提高产量,并使鲑鱼的肉质得到改善。

用发酵工程还可以培养出各种有特殊本事的细菌。这些小精灵武艺高强,可以在不同的领域大显身手。有一种细菌特别喜欢吃石油,用石油里的碳氢化合物构成它的细胞质。当海面被溢出的原油污染时,把这种细菌洒在海面上,它就会把石油当做美餐,吃得一干二净。而这种细菌本身没有毒,可成为浮游动物的食物。最后海面油污消除干净了,浮游生物也喂肥了。另一种细菌与石油碰到一起时,产生有机酸、气体和表面活性剂,使高含蜡、沥青的原油变软、变稀,容易开采,可使油井产量增加20%以上。我国海洋石油中这类高稠性原油占的百分比很大,如果推广使用这种细菌,效益将是巨大的。还有的细菌和海洋生物脾气更怪,它们竟能把海水里含量十分微小的金属元素或有毒物质富集在它体内。人们可以用生物工程培养这些细菌、生物,让它们从海水中为人类提取有用的金属元素,或者让它们当清洁工,把有毒的污染物从海水中除去。

生猛海鲜哪里来

海洋冷藏船在大街上,有的餐厅门口挂着“生猛海鲜”的招牌招徕顾客,走进餐厅可以看到用玻漓缸养着的各种活生生的海鱼、龙虾、海蟹和贝类。鲜活的水产品比冷冻的水产品更受顾客的青睐。在超级市场里,各种各样用海产品制成的食品和半成品,也十分新鲜诱人。在海里自然生长的或人工养殖的海洋生物,在将它们捕获以后,怎样保鲜和加工,同样是一个需要用技术去解决的重要问题。

过去出海的渔船上没有冷藏设备,甚至连冰也没有,捕到的鱼还没运回来就臭了,当时只能带些盐出海,打上鱼来用刀剖开,用盐腌成咸鱼。盐渗进鱼体,水渗透出来,鱼变得干燥一些,盐还能抑制细菌生长,这样起到保存鱼的作用。咸鱼比起鲜鱼味道就差多了,如果打鱼的海域离岸近,可以赶快运回来,在岸边把鱼晒成鲞,也就是不咸的鱼干。沿海很多地方的餐馆里,都有用咸鱼或鲞做的菜,有些人还特别爱吃这种味道。

海蟹后来人们懂得在冬季收集自然冰,把它储藏在冰窖里,到夏天也不至于完全融化。渔船出海时带着冰,在船上给鱼保鲜。后来进一步有了制冰机械,就不用依赖自然冰了。

现在渔船上有电,装备了冷藏舱,就更先进了。捕到的鱼虾可以在船上或岸上的工厂里加水速冻成大块,到吃时解冻。速冻的保鲜效果比较好,加水又可以使鱼不会脱水,这样解冻后的鱼肉还有弹性。有的美食家还认为鱼在活的时候鲜味没有发挥出来,死后几个小时或者速冻化冻以后,氨基酸等带有鲜味的物质才分解出来。有报道说水产品洒上低温的水速冻的效果最好。日本人吃的生鱼片不是用活鱼,而是用冻鱼切成的。

在有海水舱的渔船上,可以把捕上来的活的水产品放在海水舱里养着。还有专门用于往飞机上或轮船上运送活水产品的海水箱。温度低一些,生物的新陈代谢会慢一些,存活时间就长一些。把螃蟹用草绳捆住,洒上海水保持湿润,可以远距离运输。在没有海水的内陆城市,用按方配制的人造海水也能养活海鲜。北京不靠海,在海洋馆里用人造海水养活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包括巨大的鲨鱼和海豚,使北京人不出京城就能感受到大海的气息。

海带营养丰富,可是有人不会烹调,或者吃不惯它的味道,于是在工厂里把它切成丝加作料烹调,或者压成美味的海带片。有一些红藻类的长在海底的藻含有很丰富的胶质,住在海边的人用它熬成凉粉。它的胶质提炼出来就是琼脂,做成粉条一样的粉,叫做洋粉,可以凉拌着吃,也可以用它做成各种果冻、冰淇淋、糕点,或者药品里的添加剂、赋形剂。从另一些藻类中能提炼出褐藻胶、甘露醇等,除了用在食品工业中以外,还能用在纺织工业中。用低值的小鱼的肉可以加工成各种既好吃又好看的模拟蟹肉、鱼丸、鱼排和鱼片等。将来谁也不愿意花宝贵的时间在厨房里拾掇那腥气的鱼虾,工厂会把各种鱼虾贝藻制成可口的美味供你享用,为你提供营养更平衡、更容易被吸收、胆固醇适中的食物。

使人更健康更聪明

海马海洋生物不仅能给人类提供富含高蛋白质的食物,还能给人类提供很多种功能食品和药物,使人类吃了以后更健康更聪明。有位科学家认为,海洋生物资源就像是一座巨大的药品库。人们现在对癌症、艾滋病等超级杀手还束手无策,解决这个难题的钥匙也许就是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现在不是已经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出医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良药了吗?

鲍鱼海蛤蝓我国传统医学已经知道很多种海洋生物可以入药。例如鲍鱼、牡蛎、砗磲、珍珠贝和海龟等的壳可以明目、镇惊;海马、海龙是增强神经功能的补药;海蛇是治疗风湿的良药;鹧鸪菜可以驱除消化道内的寄生虫;珍珠粉和珍珠贝壳内层的粉既可以内服,有定惊安神、清热益明的功效,外用还可以治眼病,并可使皮肤细腻。

海鱼的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D,身体衰弱、缺钙、患肺结核病的人吃了可以强壮身体。海鱼的内脏、骨头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功能食品,对心血管、脑神经有益,难怪广告里把它冠以“脑黄金”的美名了。藻类可以提取藻酸双酯钠(简称PSS),是心脑血管病和高血粘度综合征的防治良药,该技术在国际上得过金奖。珍珠精母注射液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新药,用量小,疗程短。刺参多糖注射液是用一种海参的粘多糖制成的滋补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对血栓性疾病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也有疗效。褐藻淀粉硫酸酯(简称为LS)也能抗凝血、降血脂、抗血栓。甘露醇酸酯可以降血脂、降血压。“海力特”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免疫增强药物,对乙型肝炎、肿瘤有很好的疗效。从海洋生物中精炼出来的药物除了有对心血管病有特效的品种以外,还有治疗糖尿病的良药。

柳珊瑚用海洋生物还可以制成很多其他药物。例如从海洋头孢菌素中可得到用途很广的广谱抗生素先锋霉素;从海绵的阿糖酸苷可得到抗白血病的药物;用河豚毒素能提取出缓解后期癌症的药。褐藻酸钠对放射性锶有特殊的抑制功能,是抗放射性病的药物;柳珊瑚中有前列腺素,能有效地使人类避孕、助产、降血压,还能使牲畜怀驹增产。沙蚕的毒素是理想的无残毒农药,而沙蚕是海滩上的主要“居民”,海边的人用沙蚕当鱼饵钓鱼,它们的数量很多,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从海藻中也能分离出杀虫、抑制真菌的活性物质。从海洋天然有机物中还能提取细胞分裂素,这在细胞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材料。

海绵美国科学家近年来在佛罗里达附近热带海域找到一些珊瑚、海绵、海鞘和海藻,它们体内含有能抑制癌细胞生长、杀死癌细胞和细菌、病毒的活性物质,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效果非常好。可是这些种海洋生物本身是不常见的,而1吨这些种海洋生物才能提炼出1克药物。单是找到这些种的海洋生物和知道它们有抗癌的宝贵性质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想办法用细胞工程的技术培育良种,大量繁殖它们,开一座海洋制药厂才行。有人看到鲨鱼没有得癌症的,猜想在它体内一定有抗癌物质,就研究这个问题,千方百计地向鲨鱼索取能防治人类顽症的物质,但愿他们能够成功。

牡蛎、蚶、蛤的壳中含有大量石灰质,在窑里焙烧后,可以制成活性钙,这种药物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缺钙的人吃了可以补钙。甲壳类动物虾、蟹的壳内的甲壳素是一种几丁质,成分跟人的皮肤很接近,可以用来制造人造皮肤,在外科手术和医治烧伤中很有用,将它们覆盖在伤口外面,能使伤口很快愈合。

除了药物以外,还有很多重要试剂也是从海洋生物体内取得的。河豚和海豚虽然只是一字之别,可完全不是一类动物,河豚是人们对生活在海水里的豚科鱼类的俗称。这种鱼在受到攻击时,能吸收空气,使身体膨胀成一个球,把敌害吓跑。河豚肉很鲜美,是江南的名菜,可是它的血液和内脏有剧毒,一不小心吃了就要送命,江阴人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河豚的毒素有很大用处,可以在神经生物学、生理和药理学中作为试剂。鲎是一种样子奇特的甲壳动物,像安了一条尖尾巴的钢盔,它的血是蓝色的,可以制成临床检验用的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