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
17305300000029

第29章 奇特的深海蠕虫

在太平洋2500米深的海底曾发现一种蠕虫,属前庭动物,叫加拉帕戈斯管蠕虫。因是在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海底温泉口发现而得名。其体长有3米,令人惊异。更奇特的是它竟然连口和消化系统都没有,而在深海海底有温水渗出的区域分布的数量却很多。它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呢?起初人们推测,它能用其红色触手从海中吸取溶解的养料。但近来的研究显示,它的身体组织可能与能从矿物质的化学还原反应中产生能量的细菌共生,深海蠕虫的营养可能就来自这种共生的化学自养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温泉中的硫化物合成碳水化合物,供蠕虫吸收。上述合成过程必须有酶的参与,而这种细菌体内就含有具有该功能的酶。另外,人们发现它栖身的管子建造速度很慢,建1毫米长也需要若干年,而管子的大小也就代表蠕虫的大小,所以3米长的蠕虫或许寿命已不短了。

管状蠕虫是深海海底热液区的代表性物种

圆圆胖胖的虫

螠虫是一群非常有趣的动物,圆圆胖胖的身躯有20多厘米长。身体前部有一个能神奇般膨大的吻部,吻的近上端有一对金色的钩状刚毛,围绕肛门还有一圈相似刚毛,喜栖身于沙滩或泥滩的半永久性洞里。它挖洞的方法很巧妙,前部的吻和刚毛像铲车一样在前方挖掘,靠身体后部的运动和肛门处刚毛的作用,像推土机一样把挖出的泥沙向后推出洞外。洞一旦打成,它就在里边安居,不受骚动它是不会离开的。它前部的肌肉一收缩,身体就变细,洞外的水就被吸进来,收缩波沿身体往后传,变细的部分也随之后移,后方的水也就被往外推。这种蠕动作用,就像水泵一样把洞外的水吸进来,再由后方排出洞外,使洞里的水经常保持着“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清新状态。螠虫吃食的方法也很高明,它先分泌黏液形成一个网眼很细的网,置于洞口附近,然后身体向后退,网也随之向下拉长,等拉到5~10厘米长时,它就在洞里停住,身体迅速蠕动使水流动,水从黏液网的网眼流过时,食物就被过滤下来。待网上积满食物时,它又上去连网带食物一起吃进去。它虽是以过滤方式捕食,但它的过滤系统完全设置在体外。

大块的食物螠虫就丢弃了,但也浪费不了,螠虫的几位“亲朋好友”会来享用。有几种海洋动物喜欢借住在螠虫的洞里,一来这里能给它们提供食物,二来比较安全。如2厘米长的豆蟹和4厘米长的多毛类蠕虫就是如此。多毛类蠕虫还总爱和螠虫靠得更近一些,以便比豆蟹更快地得到食物。还有两个常客是小鰕虎鱼和蛤。鰕虎鱼是以此洞为家,高潮时外出到泥滩上找食物;蛤不在泥滩上挖自己的浅洞,免得被水冲掉或被其他动物吃掉,而是在螠虫洞口下方的旁边挖通洞壁,把它那很短的出入水管伸进洞里,从洞内水流中吸取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