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
17305300000052

第52章 千姿百态种类多

隆头鱼在沿岸浅海,由于有江河汇入,带来大量营养盐类,使水质肥沃,浮游生物极为丰富,所以鱼的种类和数量都最多。这里有成群结队的鲱鱼、青鳞鱼、鳓鱼和著名的凤尾鱼;有水面游弋的鲐鱼、鲅鱼、飞鱼;有栖于近岸浅水的鰕虎鱼、鳚鱼。在我国盛产的大黄鱼、小黄鱼、带鱼,有喜温的蝴蝶鱼和隆头鱼,有耐寒的鳕鱼和高眼鲽,有栖身礁石中的鲉、鱾和篮子鱼等。

活跃于大洋中的金枪鱼、旗鱼、箭鱼等活动能力强,分布广泛,且十分凶猛。它们追逐猎物,到处游弋。另一些鱼喜匍匐在海底生活,有埋身泥沙中的鲆、鲽类,有喜隐身礁石中的鲂鮄、鲬、毒鲉,有躲在岩洞或石缝中的笛鲷、海鳝和石斑鱼等。它们活动能力弱,移动范围不大,伏于海底,伺机捕食各种底栖生物。

大眼睛鱼

各种鱼的大小不同,大者如鲸鲨,体长可达25米,重8万多千克,小者如印度洋的刺鰕虎鱼,成体也仅长8~10毫米。多数鱼体呈纺锤形。由于环境多样,也使鱼的形态多种多样,如鳗鱼细长如蛇,鲆鲽类扁平如板,刺纯体圆如球,箭鱼嘴长似箭,燕鳐鳍大似鸟,海马头形如马,须纯形如海草,旗鱼背鳍高如船帆,蝴蝶鱼美如彩蝶,箱鲀鱼体如装甲车,鲔鱼颇像炮弹,躄鱼怪模怪样,状如枯枝败叶,鮟鱇鱼更像扁平的大嘴蝌蚪,侧面观鳝鱼形如柱,银鲳成菱形,鲷鱼似长方形,眼镜鱼像个三角形,真称得上是千姿百态。明代屠本畯所著《闽中海错疏》中称:“夫水族之多莫若鱼,而名之异亦莫若鱼,物之大莫若鱼,而味之美莫若鱼,多而不可算术穷推。”

多数鱼体被鳞,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称:“鳞者粼也。鱼产于水,故鳞似粼;鸟产于林,故羽似叶;兽产于山,故毛似草。鱼行上水,鸟飞上风,恐乱鳞羽也。”意思是说,水栖的鱼类,鳞片就像照在水中的粼粼波光;鸟生活在树林中,羽毛像树叶;兽生活在山上,毛长得像草。鱼喜逆流上,鸟爱迎风飞,因怕顺流顺风容易搞乱了它们的鳞片或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