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认识海洋系列丛书: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
17305300000098

第98章 吵闹繁殖的海狮

鳍脚类动物以其四足都成鳍状以适于水中游泳而得名,包括14种吼声如狮且头有耳壳的海狮类,18种后肢不能朝前弯、无外耳壳的海豹类和1种巨齿獠牙的海象。它们体呈纺锤形,多数种体表密被短毛。我国海域共5种,除一种斑海豹数量较多外,其他4种只是偶有所见。

海狮

海狮因雄兽颈部多有鬃状长毛其状如狮而得名。其中既有身体密被绒毛的海狗和毛皮海狮,又包括体型很大,常破坏渔网、危害渔业的北海狮,以及常被训练作各种表演的加州海狮等。海狮以北太平洋和南极海域为主要分布区。它们整年2/3的时间分散在海上漂泊巡游,索饵觅食,主要吃鱼和乌贼。每到生殖季节,便陆续返回它们的生身故乡,离海登陆,交配繁殖。与鲸类相比,海狮(也包括其他鳍脚类)对海洋的适应程度低,它们必须在陆地上生育后代。它们虽称作海兽,但尚未完全和陆地脱离联系,实际上应算是两栖性海洋动物。它们在哪个岛上出生,成熟以后,一定再到它们出生岛上去繁衍后代,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在繁殖上它们多是一雄多雌,多配偶动物。由一头雄兽和若干头雌兽组成一个个多雌群或生殖群,雌兽的数目往往由海狮种类不同和雄兽个体的强弱不同而异。一般是雌雄性间大小差别越大的种,每头雄兽占有的雌兽数越多;如海狗平均20~50头,最多108头,北海狮则是平均10~20头。

每到海狗生殖季节,年轻力壮的雄兽首先到达繁殖场,划疆而治,各自控制一块地盘,不准其他雄兽侵入。约一周后临产的雌兽陆续到达繁殖场,分别进入各雄兽控制的势力圈。上岸后一两天即产仔,一般是一胎一仔,产后很快交配。然后下海觅食,4~5天后上岸哺乳一次,以后每隔几天上岸哺乳一次。由于其奶汁的含脂量很高,所以小海兽长得很快。雄兽每天忙于争夺雌兽和交配活动,持续2个月之久,其间它从不下海觅食,不吃也不喝,靠平时体内积累的皮下脂肪维持巨大消耗。这样,海狮繁殖场上势必有大量过剩的雄兽被排斥在生殖群之外,它们也不会甘于寂寞,尽量找可乘之机,身体更强壮者便冲入生殖群与占有雌兽的雄兽进行搏斗,夺取占有权。生殖群中的雄性经常处在不安定的更迭之中,屡屡被更强者所取代。所以海狗5岁就性成熟,但直到9岁才有能力参与生殖活动。长期选择的结果使两性在大小上差别很大,雄性可长达25米,重300千克,雌性不过15米,重63千克。有的差别还要大,达6~10倍。这是在短时间内提高雌性受孕率的一种适应。繁殖场上有母子间的呼唤,雄兽间的威胁恫吓,整日吵吵闹闹、熙熙攘攘,一片嘈杂景象。由于交配活动和争雌搏斗的践踏,仔兽的死亡率是很高的。海狗的毛皮珍贵,猎捕人员往往瞄准了繁殖场上的过剩雄兽,将1000头左右为一批赶进屠宰场,然后再分割成20~50头的小群,乱棍打死,就地屠杀,尤以3岁雄兽为首选目标。海狗的雄性生殖系统可入药,称海狗肾,有壮阳补肾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