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17311300000117

第117章 贪小失大

【书证】

《吕氏春秋·权勋》:“贪于小利失大利者也。”

汉代刘昼《新论·贪爱》:“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解释】

比喻因贪图小便宜失掉大的利益,也作“因小失大”。

【故事】

古时候蜀国(今四川)是一个很富庶的地方,沃田千里,谷满仓库,金银财帛更是数不胜数。可是蜀侯却是个贪得无厌的人,他还想要更多的金钱和美女。

秦国是蜀国的邻国,秦惠王见蜀国如此富有,早有吞并的野心,只因两国交界之处,不是悬崖,便是险道,很难出兵进攻。后来,秦惠王看到蜀侯贪便宜的毛病,命人雕刻了一头大石牛,给它披红绸、戴绿花,并把它放在通往蜀国的道路上,还不断地使它往前移;同时,秦惠王派人在石牛移动过的路上放置了一块块黄金,而且一面放出风声说这是一头会排泄黄金的金牛,一面派出使者向蜀侯说,为了两国的友好,愿将金牛送给他。蜀侯信以为真,高兴极了,便派身强力壮的禁卫军去开山填谷,修筑起一条路来让金牛通过,等路开好了,秦军便顺着新路攻打进来,将蜀国消灭了。

蜀侯为了贪小利,连国家也失去了。

后来的人便将这段故事的最后一句“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简化为“贪小失大”这则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