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17311300000129

第129章 徒有虚名

【书证】

《北宋书·李元忠传》:“计一家不过升斗而已,徒有虚名,不枚其弊,遂出十五万石以赈之。”

《三国演义》:“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

【解释】

形容只有一个不合实际的虚名,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出兵北伐,屯兵祁山寨中。忽然接到探报,司马懿领兵20万,向祁山杀来。诸葛亮非常吃惊,说道:“司马懿一定要夺取街亭,断我粮道,街亭虽小,却是咽喉要地,万一失守,就坏了大事。”大将军马谡自以为深通兵法,小小的街亭一定能守住,因此坚决请战,并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给他调拨25000名精兵,并派上将军王平相助,叮嘱他处处小心,千万不得失误。

马谡和王平率兵来到街亭,见这里都是山间小路。马谡笑道:“丞相真胆小,这样一个地方,魏兵哪里敢来!”王平说:“虽说魏兵不敢来,我们也应在五路总口下寨,以防万一。”马谡却主张在路边一座小山下寨。王平说:“当路下寨,敌兵无法偷过,如果屯兵山上,敌兵四面包围,如何应付?”马谡大笑说道:“兵法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敌兵来了,定叫他片甲不回。”王平又说:“这山乃是绝地,敌兵如果断我水道,我军就乱了。”马谡不高兴地说:“你不要乱说。孙子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敌兵断我水道,蜀兵必然死战。我熟读兵书,连丞相都经常向我请教,你何必再要阻挡?”王平仍然反对在山上下寨,于是,马谡便拨给他5000人马,在离山10里的地方,扎下一个小寨,与山上大寨形成犄角之势。

司马懿率兵来到街亭,看到马谡在山上扎寨,便大笑道:“马谡只有虚名,是个庸才,诸葛亮用这样的人物,怎能不误事!”司马懿传令下去,立即驱动军马,一拥而上,把山的四周团团围定。马谡在山上望去,见魏兵漫山遍野,声势浩大,慌忙挥动红旗,命令蜀兵向下冲杀。蜀兵见魏兵阵势浩大,非常害怕,不敢下山。马谡大怒,连斩杀蜀军二将,蜀兵惧怕,只好下山冲杀,但魏兵岿然不动,蜀兵只好又退回山上,马谡见情况不妙,命令紧闭寨门,等待援军。

王平引军来救,但兵员太少,被魏将张郃领兵挡住,无法救援。山上的蜀兵被围困了一天,又被断了水道,军心大乱。到了夜间,山上蜀军饥渴难耐,便打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心慌意乱。正在这时,魏兵又放火烧山,直烧得满山通红,只听见魏兵一片喊杀之声。眼看守不住了,马谡只好带领残兵,乘夜从西面杀下山去,慌忙夺路而逃,街亭失守。最后,诸葛亮不得不挥泪斩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