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实用一生的语言精华丛书:校园实用经典趣味成语
17311300000041

第41章 防微杜渐

【书证】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宋书·吴喜传》:“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不欲方幅露其罪恶,明当严诏切之,令自为其所。”

【解释】

又作“杜渐防萌”,是指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露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蔓延发展。后来以此比喻在隐患或错误刚一露头时就要加以防止。

【故事】

东汉时期,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掌握朝政,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十分着急,都为汉室的江山担心。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和窦宪兄弟的专权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不久,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向汉和帝上了一份密奏,其中说道:“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亮是臣下的象征。日食出现,是做臣子的在侵夺君王的权力。在春秋的历史上,日食出现了36次,国君被臣下杀死的就有32人,都是因为做臣子的权力太重所致。”接着,丁鸿说了窦宪飞扬跋扈、权盖君王的罪状。他又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他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期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国家能够长治久安。”汉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打算,他采纳了丁鸿的建议,于是,便迅速撤了窦宪的官,剥夺了他们手中的权力,下令赐窦宪和他的兄弟们自尽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