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征服太空之路丛书:载人航天器的故事
17312000000018

第18章 航天先驱与英雄(5)

返回地球后,随之而来的是种种摆脱不了的名誉和光环,并于同年获总统颁发的自由勋章。可是,阿姆斯特朗对自己的成名并没有心理准备,认为成名是个负担,无法应付和承受。让他感触最深的是,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们对待他的方式与过去截然不同了。

不久之后,阿姆斯特朗出任太空总署航空学协会副会长。接着,为了彻底从公众的目光中隐退,阿姆斯特朗在1971年从美国宇航局退休,到辛辛那提大学航空工程学院担任教授至1979年。阿姆斯特朗甚至还在一个偏僻的乡下买了一个杂草丛生的农庄,开始了自己的半隐居生活。他感慨地说道:“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别人才不将我当做一名宇航员看待?”曾经有人建议阿姆斯特朗多出去走走,到各地散散心,可这个倔强的美国人只说了这样一句话就堵住了所有人的嘴:“我连月球都去过了,地球上还有什么地方能吸引我呢?”

在30多年中,他很多时候都拒绝媒体采访,保持低调的沉默,甚至他调侃自己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工程师”。

由于工作需要,阿姆斯特朗非常忙碌而且需要经常出差,为此根本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两个儿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他很少参与。从月球返回之后,他的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妻子珍妮特渐渐厌倦了这样的日子。1989年年底,珍妮特在餐桌上留了一张纸条给他,提出离婚的要求。1994年,阿姆斯特朗与共同生活了38年的妻子珍妮特正式离婚。阿姆斯特朗回忆当时的场景,唏嘘不已:“我想挽留她,可在当时那样的情景中,我能说什么呢?我们的婚姻,就像一次失败的飞行,无声地崩溃了……如果可能,我还要说,我爱妻子。我很抱歉,我们的婚姻,成为我成功的最大代价。”

几年前,阿姆斯特朗再婚了。垂暮之年的他更愿意“生活在现在”,还经常驾驶滑翔机过把飞行瘾。

1968年以来阿姆斯特朗的主要活动

1968年他被选为“阿波罗”11号指挥长,授命第一个登上月球,“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16日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当月20日着陆月球;

1969~1971年,阿姆斯特朗担任美国航空航天局副署长,负责太空先进技术的研究;

1971~1979年,阿姆斯特朗担任辛辛那提大学航天工程教授;

1982~1992年,阿姆斯特朗担任位于弗吉尼亚州航空计划技术公司董事长;

1986,阿姆斯特朗被总统任命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委员会副主席;

1989~2002年,阿姆斯特朗担任位于纽约的电子和航空制造商AIU技术公司董事长;

2002年正式退休,现居住在他的家乡俄亥俄州。

杨利伟

杨利伟一飞冲天,千年梦圆。随着杨利伟的成功返航,中国一跃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中国和平利用太空的舞台从此更加广阔。杨利伟,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赢得了国人的尊敬,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教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让他到房后头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试了再试,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额头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却始终不敢登上离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对小利伟的胆怯,在镇学校做教师的父母担心地说:“这孩子的性格不改变,怕是长大后不能成事。”

为了改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暑假日,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或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则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9岁这年秋天,在绥中镇北巍巍的燕山山脚下,经父亲鼓励,小利伟平生第一次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当从大树上下到地面后,浑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伟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高声喊道:“爸爸,我成功了!”

孩子这激动的高喊,似乎击落并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看见孩子第一次勇敢地战胜自己,父亲竟喜极而泣。从此,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兴趣。常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觅传说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嗄》、《鸡毛信》等战争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帮助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领“红军”攻克“白军”山头阵地,活捉了“胡汉三”、日本皇军头子“龟田”。他还常率领伙伴在学校的操场上“飞碍阻”、练习投掷铁饼、跑百米。在亲人的眼里,小利伟真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1983年,杨利伟考进了空军第八飞行学院,历任空军航空兵某师飞行员、中队长,曾飞过歼击机、强击机等机型,安全飞行1350小时,被评为一级飞行员。四年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终于成了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儿时的梦想成了现实。从此,他尽情地飞翔在蓝天。从华北到西北,从西北到西南,在祖国的万里蓝天上,处处留下了他矫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骤然升高,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重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异常冷静:一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慢慢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果断采取放起落架的应急措施,顺利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团长激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对这次“空中特情”的正确处置,显示了杨利伟优秀的心理素质。

1996年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千克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后,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加临床体检。杨利伟是最幸运的,也是最优秀的。他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征服了评选委员会全体专家。1998年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中的一份子,杨利伟带着他的梦想与追求,来到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不到两年时间,他学完了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等10多门高新技术课程,考核成绩全部达到优秀。为掌握过硬的航天技能,他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5年时间内圆满完成8大类、58个专业的近百项训练任务,熟练掌握了飞行程序和操作规程,以专业技术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入选首飞梯队。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5时2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出发!”随着总指挥庄重下达的命令,杨利伟大声答:“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

太空旅行归来的杨利伟火箭腾空而起,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载人飞船,开始了中国人期待已久的太空之旅。这位航天勇士在太空安全飞行21小时23分、60万千米,于10月16日早晨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宇航员杨利伟自主出舱并接受身体检查。杨利伟在走出返回舱后向人们招手致意。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

2003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杨利伟“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2005年8月19日,俄罗斯联邦航天署授予杨利伟一枚“加加林勋章”,以表彰他在载人航天飞行方面取得的成就和为中俄两国航天合作方面所做的努力。

2006年5月,杨利伟受聘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2008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2008年11月获聘海南省文昌中学荣誉校长;2009年9月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时刻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任何任务!”杨利伟经常这样说。

知识点神舟飞船着陆场选在内蒙古中部的原因

根据飞船运行轨道特点,着陆场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飞船将从这个地区上空多圈次通过;二是场地要开阔;三是地势要平缓,地表要足够坚硬;四是天气状况要好。内蒙古中部地区属沙质草地,地势平坦开阔,区内没有大河,为中温带大陆气候,全年干燥,少雨多风,能见度高。当地人烟稀少,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超过10人。因此,“神舟”飞船的主着陆场选在了内蒙古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