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慢性肾炎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17314500000021

第21章 肾病的起居治疗(2)

肾炎患者能不能结婚?人患病后,经适当治疗就会痊愈,所谓痊愈有两种概念:一种是临床治愈,另一种叫完全治愈。内科不少病只能临床治愈而不能完全治愈,患者要终身带病,比如器质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都要终身治疗(器质性心脏病、肾动脉狭窄如能经手术治疗痊愈者例外)。肾炎和其他很多肾脏病也是这种情况。所谓临床治愈就是指患者的症状、体征全部消失,以肾炎来讲,还包括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也全部消失,肾功能完全正常,而且要在停药后两年内没有复发的现象。肾炎患者只有在达到临床治愈后才能结婚,没有达到临床治愈前不应该结婚。因为如果是在病情刚刚稳定或尚未稳定时就结婚,容易导致旧病复燃,症状反复发作,从而使病情恶化,而且如果是女性患者,怀孕后一旦发生妊娠中毒症,会使病情更加复杂,使肾功能减退,同时也会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一般认为,妊娠能使已有的慢性肾炎加重,而且容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如果原已有较严重的慢性肾炎,则孕期往往病情恶化。慢性肾炎病情较轻者对胎儿影响不大,但病情重或病程长者,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死胎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机会增加。慢性肾炎患者是否能妊娠,要根据病情决定。患者病情稳定、血压正常、肾功能正常,另外肾脏病理类型属于微小病变,早期膜性慢性肾炎或轻度系膜增殖,没有明显的小管间质病变,妊娠一般经过良好,对原病无不良影响。如患者渴望要孩子,并能理解妊娠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且能主动配合医生监护病情,可以妊娠。患有高血压的慢性肾炎患者在妊娠过程中易发生合并症,肾功能中度受损者预后较差,肾功能严重受损者病情随时可能恶化,这些患者要想正常妊娠和分娩几乎是不可能的。

慢性肾炎患者终止妊娠的指征是:①妊娠前或妊娠期尿蛋白(++),伴有浮肿,血压在20.0/13.3千帕以上者。②肾小球滤过率在50毫升/分钟以下者。③酚红排泄试验15分钟排出小于15%者。④血清尿素氮大于7.14毫摩尔/升或肌酐大于176.8微摩尔/升者。⑤狼疮活动未控制者。

慢性肾炎患者允许妊娠的指征是:①急性肾炎痊愈后1年以上无复发者。②隐匿性肾炎病情稳定,至少观察2年无复发者。③肾小球滤过率在70毫升/分钟以上者。④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者。⑤狼疮性肾炎临床与病理均无活动病变达1年以上,强的松维持量在每日10~15毫克及以下者。

也有人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允许妊娠的条件应为:①血压正常。②肾功能正常。③病情稳定。④肾活检病理类型属于微小病变、早期膜性慢性肾炎或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炎,没有明显的小管间质病变和血管病变。患者具备以上各条件的条目越多,妊娠后母亲和胎儿的安全性、成功妊娠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应该强调的是,即使上述条件都具备,妊娠后慢性。肾小球肾炎仍可加重。故妊娠后应每隔2周诊病1次,32周后每周1次,监护内容包括:

尿常规(蛋白及沉渣镜检)、血压、肾功能和胎儿情况,如有蛋白尿的出现或增加、血压升高,都应卧床休息。单纯蛋白尿增加伴或不伴有血压升高和肾功能损害,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如发现有肾功能下降,首先要注意有无可逆因素,如泌尿系感染、隐蔽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可能由于不适当的利尿)、不可逆的肾功能下降才是终止妊娠的指征。

慢性肾炎合并妊娠的自我保健措施主要有:①孕前应先专科咨询是否宜于生育。一般而言,有蛋白尿而无高血压、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无显著不全的,可以妊娠;慢性肾炎已有高血压和肾功能显著不全者不宜妊娠,特别是肌酐>;3毫克/100毫升或尿素氮>;30毫克/100毫升者,若已妊娠宜在孕3个月内及时做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②慢性肾炎患者妊娠期,应力争病情稳定、避免发生妊高征,并严密监测血压和肾功能变化。若肾功能不断恶化,应终止妊娠。对胎儿的预后,高血压的水平是关键,血压越高,胎儿死亡率越大。③慢性肾炎合并妊娠者,须注意加强营养,以高蛋白低脂肪食谱为宜;但若肾功能(尿素氮、肌酐)相当差,则应控制蛋白摄入量;若有水肿应限制钠盐和水的摄入。④慢性肾炎孕妇在妊娠后半期应住院治疗(病情严重者随时住院),以便密切观察肾功能的改变和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处理,力争能保障胎儿和母亲的安全。

⑤如果孕期内发展到尿毒症或肾功能衰竭,则以挽救母亲生命为主,患者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限制每天食盐和水的摄入量,食谱不要配有高蛋白、高脂肪,注意纠正贫血、预防感染以及及时终止妊娠。⑥慢性肾炎妊娠在产后要加强随访(血压、肾功能指标等),认真治疗疾病。⑦产后哺乳问题。一般可以喂哺。病情严重(如肾功能中度以上损害者,血压>;21.3/14.6千帕)的母亲不宜自己哺乳。

预防感染

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可以直接由尿道逆行上升,进入肾脏,使肾脏感染发病。为了防止细菌逆行使尿道感染,要保持会阴部及尿道口的清洁卫生。另外,微生物通过血液循环和淋巴液循环的途径也可以感染肾脏。因此,当身体其他部位有感染性病灶存在时,例如扁桃体炎、龋齿、疖肿、结核等,都应及时治疗处理。

毒本身对肾脏的损伤,而是由于患者患感冒、流感后,降低了身体的抵抗力,致使上呼吸道的其他细菌乘虚而入,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也就是既有病毒又有细菌的混合感染。细菌感染进一步削弱了患者的抵抗力,通过抗原-抗体反应(细菌和病毒都可以作为抗原)而引起免疫复合物性肾炎,使病情加重,患者原有的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进一步加剧,以致病情难以控制;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甚至有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和心衰。因此肾炎患者预防感冒和流感,对肾小球疾病的发病、发展和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肾炎患者预防感冒和流感也和正常人一样,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避免发病诱因,住室应注意通风。②积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③平时要注意衣着,气候变化时,注意随时增减衣被,防止受寒感冒。④应尽量避免接触感冒或流感患者。在流感或感冒流行期,应注意隔离,避免到公共场所去,如一定要去,患者要戴口罩,以防止交叉感染。⑤室内可用食醋熏蒸,进行空气消毒,杀灭病毒。每立方米空间用食醋5~10毫升,加水1~2倍稀释后加热,紧闭门窗,每次熏蒸2小时,隔日熏蒸1次。有条件者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⑥感冒或流感流行期间应服药预防,如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冲剂、感冒冲剂等,每次1包,每日3次。或大青叶、板蓝根、贯众各20克,水煎代茶饮。

⑦10%大蒜液滴鼻,每次1滴,每日2~3次;也可用色甘酸钠滴鼻。

扁桃体炎是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因此,积极防治扁桃体炎对于治疗肾炎,防止肾炎复发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肾病患者反复发作的前驱疾病大多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咽炎和扁桃体炎占2/3以上。由于肾炎患者血中存在着抗溶血性链球菌的抗体,所以每次扁桃体炎发作时,溶血性链球菌作为抗原就会与血中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而使。肾炎病情加重。所以预防扁桃体炎,对肾炎的发生、复发、控制与治疗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预防扁桃体炎的具体方法如下:①注意口腔卫生,经常用淡盐水漱口,或用含碘喉片口含,以杀灭咽部的细菌。②扁桃体已有发炎疼痛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预防扁桃体化脓感染。③如扁桃体炎反复发作,经保守治疗无效,应施行扁桃体摘除术。④如患者体质虚弱导致咽炎、扁桃体炎经常发作,应积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能力。⑤做咽拭子培养,如有链球菌生长,应使用青霉素10~14日。⑥做抗“O”及血沉检查,如抗“O”滴定度增高,血沉加快,也应及时注射青霉素10~14日。

⑦注意衣着,防止上呼吸道感染。⑧绿豆汤或萝卜叶煎汤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