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17316400000010

第10章 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药物(3)

【功能主治】行气化滞,散寒止痛。适用于寒凝气滞型胸痹心痛。

【用法用量】每次1丸,每日3次,嚼碎服用。也可临睡前或发病时服用。其胶囊制剂用法为每次2粒,每日1~3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用。热邪神昏、气虚津伤虚脱者禁用。

●心可宁胶囊

【药物组成】丹参、三七、冰片、水牛角、牛黄、人参等。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开窍止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闷、心悸、眩晕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及孕妇忌服。

●心血宁片

【药物组成】葛根和山楂提取物。

【功能主治】化痰通络,祛瘀止痛。用于心血瘀阻、痰阻脉络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益心丸

【药物组成】红参、冰片、红花、牛黄、三七等。

【功能主治】芳香理气,活血化瘀。用于胸痛、胸闷、气促及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见有上述症状。

【用量用法】舌下含服或吞服,每次1~2丸,每日1~2次。

【注意事项】服时可有舌麻感。孕妇忌服,月经期慎用。

●心宝丸

【药物组成】洋金花、人参、肉桂、附子、鹿茸、冰片、麝香、三七、蟾酥。

【功能主治】温补心肾,益气助阳,活血通脉。用于治疗心肾阳虚、心脉瘀阻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窦房结功能不全引起的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以及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心绞痛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用法用量】口服,慢性心功能不全按心功能1、2、3级1次分别服用120毫克、240毫克、360毫克,每天3次,1个疗程为2个月;在心功能正常后改为日维持量60~120毫克。病窦综合征病情严重者每次300~600毫克,每日3次,疗程为3~6个月。其他心律失常及房颤、心肌缺血或心绞痛者,每次120~240毫克,每日3次,1个疗程为1~2个月。

【注意事项】阴虚内热、肝阳上亢、痰火内盛者以及孕妇、青光眼患者忌服。

●心通口服液

【药物组成】黄芪、党参、麦冬、何首乌、淫羊藿、野葛、当归、丹参、皂角刺、海藻、昆布、牡蛎、枳实。为红棕色液体,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用于胸痹气虚、痰瘀交阻证,症见心痛,心悸,胸闷,气短,心烦乏力,脉沉细,弦滑或结代,或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20mL,每日2~3次。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如有饭后泛酸者,可于饭后服用。

●养心氏片

【药物组成】黄芪、党参、丹参、葛根、山楂、地黄、当归、黄连、灵芝、人参、淫羊藿、延胡索、炙甘草。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

【功能主治】扶正固本,益气活血,行脉止痛。用于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并发高脂血症、高血糖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糖衣片每次4~6片,薄衣片每次2~3片,每日3次。

【注意事项】痰火内盛者及孕妇忌服。

●银杏叶片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主要用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疾患,如慢性冠状动脉硬化、脑栓塞、心肌梗死、雷诺病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2~3片,每日3次。

【注意事项】少数病例由食欲减退、恶心表现,服药初期有便秘症状,部分病人有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现象,对低血压、心绞痛加重、心力衰竭严重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时,应减量或停药。

●冠脉宁片

【药物组成】丹参、没药、鸡血藤、血竭、延胡索、葛根、乳香、黄精、制何首乌、桃仁、当归、郁金、红花、冰片。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以胸闷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心悸不宁,舌质紫黯,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片,每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乐脉颗粒

【药物组成】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香附、木香、山楂。黄棕色或棕色颗粒。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解郁化瘀,养血通脉。用于冠心病、动脉硬化、肺心病、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等心脑血管疾病。或缓解气滞血瘀所致的头痛、眩晕、胸闷、心悸等症。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3~6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食肥甘厚味及酒类。

●心可舒胶囊

【药物组成】山楂、丹参、葛根、三七、木香。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引起的胸闷,心痛,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及心律失常、高脂血症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心可舒片是其片剂,功效用法同胶囊剂。冠心病证属心阳虚者不宜服用。中药针剂

●参附注射液

【药物组成】由中药红参、附子组成,为淡黄色或红棕色的澄清液体。

【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可用于阳虚(气虚)所致的心慌、胸闷、气喘等症,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20~10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每日1~2次;静脉推注,每次5~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使用),每日1~2次。

【注意事项】本品可使血压升高,故血压高者慎用。保存时注意避光。

●参麦注射液

【药物组成】红参、麦冬,为微黄色至淡棕色的澄清液体。

【功能主治】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气阴两虚症见气短乏力,五心烦热,盗汗的冠心病患者。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次;静脉注射,每次10~60mL,用5%的葡萄糖溶液稀释后应用。

【注意事项】阳衰阴盛者禁用。

●生脉注射液

【药物组成】红参、麦冬、五味子,本品为淡黄色或淡黄棕色澄清液体。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复脉固脱。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微欲绝的心肌梗死患者。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静脉注射,每次20~80mL,用5%葡萄糖溶液250~500mL稀释后静点。其他制剂还有生脉胶囊,用法为口服,每次3粒,每日3次;生脉颗粒,温开水冲服,每次10克,每日3次;生脉饮,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

【注意事项】暑热病邪盛者,或咳而有表证患者禁用。

●黄芪注射液

【药物组成】由黄芪一味组成。

【功能主治】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症。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可以明显提高冠心病人的红细胞钠泵功能,使细胞内钠浓度降低,从而恢复红细胞功能;另一方面活血化瘀,通脉养心。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静脉注射,每次4mL,用50%葡萄糖注射液20mL稀释后使用,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次10~20mL,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稀释后使用,每日1次。

【注意事项】不得与普萘洛尔(心得安)注射液混合使用;肌内注射可有局部疼痛,个别有皮疹反应。

●葛根素注射液

【药物组成】中药葛根提取物,为黄色液体。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瘀血阻络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还有利于心肌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的营养代谢。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次20~40mL加入5%~10%葡萄糖250~500mL,每日1次。

●血塞通注射液

【药物组成】以中药三七为原料,从中提取三七总皂苷制成的注射液。

【功能主治】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药理作用为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稠度等作用。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次10~20mL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

【注意事项】注射速度要缓慢。

●香丹注射液

【药物组成】丹参、降香,为棕色的澄清液体。

【功能主治】扩张血管,增进冠状动脉血流量,用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每次2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次10~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

【注意事项】不得与普萘洛尔(心得安)注射液混合使用,个别患者可能出现皮疹和注射处局部疼痛,血分有热者禁用。

●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

【药物组成】银杏叶经提取制成的灭菌水溶液,为黄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1次2~4mL,1日1~2次。静脉滴注,每日25mL,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或50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及心力衰竭者慎用,对酒精严重过敏者慎用。

●丹参注射液

【药物组成】中药丹参的提取制剂,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0.2~0.4克,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每日2次。

【注意事项】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禁用,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苦碟子注射液(碟脉灵注射液)

【药物组成】抱茎苦荬菜,为浅黄棕色至黄棕色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热祛瘀。用于瘀血阻络型冠心病、心绞痛。

亦可用于脑梗死。

【用法用量】静脉滴注,1次10~40mL,每日1次;用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

【注意事项】严重心力衰竭及严重器质性疾病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