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17316400000012

第12章 冠心病及其并发症的推荐药物(1)

心绞痛用药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一过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或窒息性疼痛,可向左肩背及左上肢、颈部放射,并伴有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有濒死感。

西药

1.发作期发作时立刻休息,服用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0.5毫克,舌下含服。或用硝酸异山梨酯5~10毫克,舌下含服。必要时可用罂粟碱15~30毫克,肌内注射。

2.缓解期选用作用持久的抗心绞痛药物预防心绞痛的发作,需联合应用作用持久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抗血小板药物,这些药物在前面已经叙述得很详细了。

硝酸酯异乐定50毫克,1/日,晨口服。

拜阿司匹林0.1毫克,1/日,早餐后。

钙离子拮抗剂合心爽30毫克,2~3/日,口服。

β受体阻滞剂(适于心率快血压偏高者)倍他乐克25毫克,2次/日,口服。

降脂药他汀类:立普妥20毫克,1/日,口服,适于高胆固醇血症;贝特类,力平之:200毫克,1/日,口服,适于高三酰甘油血症。

中成药银杏叶片,1片,3/日,口服。

中成药

1.速效救心丸含服,每次4~6粒,每日3次,急性发作时10~15粒含服。用于冠心病之胸闷憋气、心前区疼痛者。

2.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1~2粒,每日

3次,或发作时服用。用于寒邪内犯、气血阻滞之冠心病心绞痛。

3.血府逐瘀口服液口服,每次10~20mL,每日3次。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气滞血瘀者。

4.参附注射液肌内注射,每次2~4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每次10~20mL,每日1次。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之证属阳气暴脱者。

中药单方

1.山楂益母茶山楂30克,益母草10克,茶叶5克,用沸水冲泡,每日饮用。用于瘀血内阻型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

2.急心痛效方山羊血0.3克,烧酒化下。主治心绞痛急性发作。

中药复方

1.心痛饮

组成丹参30克,三七2克(冲服),降香5克,薤白10克,远志10克,琥珀2克(冲服),醋炒柴胡5克,杭白芍10克,五味子5克,橘叶10克,卧蛋草10克,党参10克,炒枳壳5克,桔梗5克,炙甘草5克。

功能行气化瘀,祛痰通络。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属气滞血瘀、痰浊壅塞者。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刘鸿.天津中医,1993,(5)116.

2.冠通汤

组成丹参9克,炒赤芍9克,桃仁4.5~9克,降香3克,生香附9~15克,广郁金15克,全瓜蒌15克,延胡索9克,远志3克,清炙草3克。

功能活血理气,化瘀通脉。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证属气滞血瘀者。

用法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张镜人.中医诊治心脑血管疾病.

3.参元丹煎剂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5克,玄参15克,丹参15克,地龙10克,延胡索10克,土鳖虫6克,水蛭6克。

功能祛瘀通络。主治冠心病心绞痛瘀血内阻证,或兼有气虚、阴虚证候者。

用法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刘红旭.中医杂志,1999,(4)219~221.急性心肌梗死用药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上表现为胸痛和对坏死心肌的全身性反应,常并发急性循环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本病要及早发现、及早住院,并加强住院前的就地处理。治疗的原则是尽量挽救急性缺血的心肌,争取缩小梗死范围,防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

西药

1.镇静剂止痛

(1)安定10毫克,肌内注射,后根据病情改口服,每次2.5毫克。

(2)吗啡每次3~5毫克,静脉注射,或每次5~10毫克,肌内注射,必要时15~30分钟后可重复1次,以后4~6小时可重复使用。

(3)哌替啶每次25~50毫克,静脉注射,或每次50~100毫克,肌内注射。

4~6小时后可重复使用。

2.改善心肌缺血治疗

尤其适用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选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以扩张冠状动脉及小动脉,增加回心血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缩小梗死面积。如异舒吉注射液30毫克,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滴注速度60-120μg/min。

3.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1)阿司匹林160~300毫克,每日1次,可长期服用。

(2)肝素50毫克,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使用时严格监测出凝血时间,连用3~5天。

4.如病人条件允许

应立即做冠脉造影检查,给PCI治疗植入支架,开通闭塞血管,挽救生命,发病6小时以内最佳。

5.溶栓治疗

如病人不能介入手术治疗,应早期(6小时以内)溶栓治疗。

尿激酶每千克体重1万~2万单位,加入100毫升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30~60分钟内滴完。

6.恢复期用药

急性期需住院治疗,出院后恢复期治疗参考心绞痛用药,同时需加用:

依苏5~10毫克,1/日,口服。

万爽力20毫克,3/日,餐中口服。

波立维75毫克,1/日,口服(根据医嘱)。

目的:控制愈后的心室重构,防治心衰。

中成药

1.速效救心丸每次10~15粒含服,每日3~5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疼痛发作期。

2.苏合香丸每次1丸,口服,每日1~2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证属气滞寒凝者。

3.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30~60毫升,每日1次,10~15天为1个疗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气阴两虚型。

4.川芎嗪注射液每次80~120毫克,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间隔3~5天可再进行1个疗程。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气滞血瘀之疼痛明显者。

5.葛根素注射液每次0.2~0.4克,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500毫升稀释后静脉滴注,每日2次。

中药复方

1.心梗六味汤

组成人参6克,或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丹参20克。

功能益气滋阴,化瘀止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属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者,并可减少室颤与室速的发生。

用法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4,(3)251

2.心梗方

组成桂枝10克,三七6克,郁金9克,琥珀3克(研末冲服),蒲黄10克,丹参15克,赤芍12克,炙甘草10克,红参10克(另炖),黄芪30克。

功能补气通阳,化瘀止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证属气阳亏虚、瘀血阻络者。

用法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郭凯明.广西中医药,1999,(1)1213.3.化死血方组成当归尾15克,川芎、牡丹皮、苏木、红花、延胡索、桂枝、桃仁、赤芍各9克,降香、通草各3克,炒麦芽6克,穿山甲9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畅行气。用于死血作梗的心绞痛、心肌梗死。

用法水煎服,入童便、酒、韭汁饮之,每日1剂,日2次服。

来源岳美中.名医治验良方.

4.徐氏心肌梗死方

组成丹参30克,当归18克,川芎15克,红花9克,桃仁12克,鸡血藤18克,瓜蒌15克,薤白9克,檀香9克,太子参12克,甘草3克。

功能活血化瘀,通阳益气止痛。用于心肌梗死缓解期或陈旧性心梗。

用法水煎,分2次服下,每日1剂。

来源徐乃斌.实用中医药杂志,1993,(2)30.冠心病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用药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由于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低于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综合征,心衰时通常伴有肺循环和(或)体循环被动性充血,故又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下肢浮肿,尿少,食欲不振等。治疗的原则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消除心衰发生的诱发因素。

西药

1.正性肌力药物

(1)洋地黄类药物

①静脉用:选用速效洋地黄制剂,如西地兰0.4毫克或毒毛K0.25毫克,注射液以20毫升,25%糖或0.9%盐水稀释后静脉。注射(时间不能少于10分钟),常用半量西地兰0.2毫克,毒毛K0.125毫克。视病情间隔1~2小时可重复给药,24小时总量不超过西地兰1.2毫克毒毛K0.75毫克。

②每日维持量疗法:适用于病情不太急的慢性心衰患者。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是地高辛,每日1次,口服0.125~0.25毫克。

(2)β受体激动剂多巴胺:常规应用2~5μg/(kg·min)对低心排血量、高充盈压和低血压的急、慢性心衰患者均有显著效果。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米力农:一般以50μg/kg稀释后静注,继以0.375~0.75μg/(kg·min)静点维持。氨力农毒副作用较大,现已少用。

2.血管扩张剂

(1)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最初剂量为10μg/min,5~10分钟增加剂量1次,一般用量为20~50μg/min。

(2)酚妥拉明静脉滴注常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5μg/min。

3.利尿剂

(1)氢氯噻嗪每日量25~50毫克,分2次口服。

(2)安体舒通每日用量

40~120毫克,分3~4次口服。

(3)呋噻米(速尿)20毫克,

1~2/日,口服或静注。

4.β受体阻滞剂临床症

状稳定时开始使用,开始剂量要小,递增剂量要慢,一旦病情加重,应迅速减量。可用美托洛尔,每次12.5~25毫克,每日1~2次,口服。可增量至每次50毫克,每日1~2次。

5.心肌代谢赋予药G-I-K即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液:通常以10%葡萄糖液+10%氯化钾10~15mL+普通胰岛素8~12U,也可加25%硫酸镁10~20mL,静脉滴注。

处方:心衰用药(缓解期)

1.地高片0.125克,1/日,口服(服3~5天停1~2天)。

2.速尿20毫克(安体舒通40毫克),1/日,口服(见尿增多后补钾,浮肿消退后停药)。

3.倍他乐克缓解片23.75毫克,1/日,口服(根据病情遵医嘱服用)。

4.万爽力20毫克,3/日,口服。

5.欣康缓释片40毫克,1/日,口服。

6.芪参益气滴丸0.5克,3/日,口服。

中成药

1.心宝丸轻者每次2粒,中度每次3粒,重者每次4粒,每日3次。用于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证,尤其适用于心跳缓慢者。

2.参脉注射液每次20~30毫升,加入50%葡萄糖液30毫升,静脉推注,每日1次;1~2次后用50~10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于心力衰竭气阴两虚证。

3.万年青注射液每次2~4毫升,用50%葡萄糖液20毫升稀释,静脉推注,每日2~4次。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

中药单方

1.强心散蟾酥1份,茯苓9份,每次口服用量60~100毫克,每日3次。

有强心利尿作用,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2.葶苈子散葶苈子末3~6克,每日3次冲服,有利尿强心作用,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3.丽参虫草汤高丽参15克,冬虫夏草10克,加水150毫升,煎2小时内服,用于心肾阳虚型充血性心力衰竭。

4.福寿草用3%福寿草浸液(每毫升含全草30毫克),每次1~3毫升,口服,每日2~3次。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药复方

1.桂枝葶苈汤

组成附片15克,干姜、桂枝各9克,葶苈子15克,茯苓、防己各30克,白芍15克,丹参、锻龙齿各30克,黄芪、党参、瓜蒌各15克。

功能温阳利水,活血祛痰。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慢性心力衰竭。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徐龙云.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2.强心活血汤

组成人参(另煎)10克,黄芪60克,丹参6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益母草30克。

功能益气活血。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郑梅生.中医心病临床与进展.

3.抗心衰方

组成赤芍、川芎、丹参、鸡血藤各15克,党参、益母草、麦冬各25克,附子10~15克,五加皮10~15克,泽兰15克。

功能温阳益气,活血强心。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来源周德魁.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用药

冠心病人常可见各种心律失常,按心律失常的发生时心率的快慢,可将其分为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两大类。快速型心律失常有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扑动、颤动以及引起快速性心率失常的预激综合征。缓慢性心率失常包括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交界性心律、心室自主心律及可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传导阻滞。治疗用药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西药

可分为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物和抗缓慢型心律失常药物两大类。

1.抗快速型心律失常药物

(1)美西律口服,每次150~200毫克,每隔6~8小时服用1次,以后可渐减。用于急慢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等。

(2)心律平(普罗帕酮)150毫克,每日3次,口服,用于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