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冠心病实用自我疗法(实用自我疗法系列)
17316400000033

第33章 冠心病的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简介

艾灸疗法是传统医学中一种重要而又独具特色的治疗疾病的方法。从古至今传承了几千年。艾灸疗法运用艾灸刺激人体经络腧穴,通过人体经络腧穴的反射传导,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从而达到祛除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灸”法是古代劳动人民实践中的产物,早在人类懂得熟食后,无意中被火烫了皮肤,同时却解除了身体上某种疾病的痛苦,从而联想到用“灸”来治病。以后又找到艾叶,发现这种植物经加工后,燃烧慢而火力温和,药性温热,能透过皮肤来驱散寒邪,具有通经活络的功效,便当作灸的原料。为了提高疗效,以后又在艾绒中加入其他药末来配制。开始人们都用艾绒直接灸灼皮肤,灸后皮肤往往溃破结疤,后来渐渐改为隔姜、隔蒜间接灸,或直接以艾炷放在皮肤上,等它将要燃尽而病人呼烫的时候才去掉,这种艾灸,灸后皮肤不溃破、不结疤、易为广大病人所接受。

1.灸法的种类

①直接灸

艾炷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等到将要燃尽而病者呼烫时取去艾炷,另燃1炷。

艾条灸:是由古太乙针法演进而来,临证时取艾条1根,点燃一端,放在距穴位1寸处熏灼,等灸处红润,感到灼热为止。

②间接灸:在灸处放药物,隔药用艾炷燃熏,叫做间接灸,例如隔姜、隔盐、隔蒜、隔饼等都是。

③其他灸法:除了上述的灸法外,还有烧针尾的温针灸,药制如炮竹式的太乙针灸、雷火针灸、局部涂药使发泡的天灸,使用灸筒的温筒灸,以及外科所用的桑木灸法和神灯照等。

2.施灸的程序与标准施灸的程序与施针的程序大体相同,不多述。灸法的计数以“壮”为单位,每灸1艾炷称为1壮。

凡在头面以及四肢末梢等处施灸时,艾炷宜小宜少,背腹肩股部宜大宜多;新病灸时,艾炷宜大宜多,久病宜少宜小;体强者可大些多些,虚弱者应小些少些(老幼也宜适当减小减少)。

3.施灸的注意事项

①防止烫伤:施灸时艾炷要放置平正,防止滚动。艾条灸应不时向上或向左右移动,防止过于灼热,病人呼烫时即应略为抬起,并时时弹去艾灰,注意勿使火星下落,以避免烫伤皮肤或烧坏被褥。

②灸后处理:灸治以后,病人被灸的局部皮肤,一般呈现浅红晕,片刻自然消失,无需加以处理。如红晕色深,或有灼痛感,应涂以油膏少许,加以保护。如局部起泡,这就叫“灸疮”,应涂消毒油膏,并以纱布包扎,防止继发感染,一般7天左右即可自愈,下次改换穴位施灸。

4.灸法的适应证

灸法由于其温热性质,能够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适用于慢性、阳气衰弱、虚寒性的疾病。

如慢性风湿病、胃痛、腹痛腹泻、痢疾、遗尿、脱肛、崩漏、厥逆、瘰疬、瘿瘤等。灸法亦是很好的保健之法,可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无病施灸,可充沛精力、延年益寿。

5.艾灸的禁忌

①在饥渴、酒醉、饱食、劳累、愤怒、惊恐、情绪不快和剧烈运动以后,都应禁针灸,酒醉后更绝对禁灸。

②孕妇慎灸。禁灸腹部各穴;禁灸三阴交、合谷、肩井等活血力强的穴位。

③神经干表浅部分的穴位要少灸或禁灸。

冠心病常用艾灸法

艾灸适宜于气阴两虚或阳气虚衰的冠心病患者,常见症状如气短、乏力,动辄气喘,多汗等。艾灸可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强体质,促进康复。常用的艾灸方法如下:

1.艾条灸法

处方:神阙、气海、肾俞。

操作:灸神阙或气海穴可自我艾灸,选择坐位或仰卧位。

若灸肾俞,则要让家属来操作,取俯卧位。艾灸时将艾条点燃,对准穴位,在距离皮肤大约3~5厘米处施灸。可选择回环灸或雀啄灸来缓和灸温过高而导致的不耐受。回环灸即作环形运动,使艾条在以穴位为中心的水平圆面上运行施灸;雀啄灸即像鸟雀点头啄食一样的上下施灸。通常艾灸时间为15~30分钟,能耐受的患者可将一根艾条灸完,耐受能力差的患者可适当缩减艾灸时间。每天1次,

5天为1疗程。

2.隔姜灸法

处方一:同上。

操作:切取较大的姜片,厚度约3毫米,在其上用缝衣针扎上数个孔洞,平铺于穴位上。取拇指肚大小的艾绒捏成小团,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待其缓慢燃烧完毕,用镊子拿挟,去灰烬,换上新艾绒,点燃继续施灸。若灸1个艾绒团称为1壮,则每次灸5~7壮即可。也可视个人耐受度不同来调整壮数。若姜片灸烤干燥,可更换新姜片。每天1次,5天为1疗程。

艾绒制品通常药店里有出售,艾灸操作也不复杂,冠心病朋友可以买来尝试一下,若能坚持艾灸,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处方二:脾俞、肾俞、太白、上巨虚。

操作:每次选常用穴及备用穴各1个,用隔姜灸法。艾炷高1厘米,炷底直径0.8厘米。鲜姜片厚2毫米,直径1厘米。每次灸5~6壮。每日1次,30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