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法律法官的思考
17317200000214

第214章 后记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理论又植根于实践。在实践中发现理论,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才是我们科学求是的工作态度。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指导思想,在南国深圳市宝安区,一群法官和他们的助理,在繁重的审判工作之余,潜心向学,笔耕不辍。他们拾起工作中的点滴偶得,融入学习中的些许领悟,或是审判经验的积粹,或是法学理论的一家之言,在长期的积累中,汇聚成著,为正义与公正的法治孜孜以求。

深圳市宝安区是深圳市的工业基地,也是深圳市连接珠江三角洲和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辖区面积73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含流动人口)逾400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宝安区的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03年全区GDP已达人民币518.32亿元。经济的发展催生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宝安区法院公正司法,开拓进取,锐意改革,为宝安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在法治建设的历程上写下了她浓墨重彩的华章。2001年,宝安区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2003年,宝安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9890件,结案19118件,人均结案324件,结案率达96.12%,解决诉讼标的金额45.31亿元,为辖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司法服务,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一等功”;2003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宝安区法院“全国模范法院”荣誉称号。

队伍是审判工作的关键,队伍素质更是审判工作的根本。宝安法院狠抓队伍职业化建设,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在繁忙的审判工作之余,致力于提高法官法学理论素养,培养专家型、学者型法官。我们认为,法官的理论素养与理论研究的水平对案件审判质量有着相当大的影响。长期以来,宝安法院已经形成了一种调查研究的良好氛围。无论是有着丰富审判经验的老法官,还是刚刚踏出校门的年轻法官助理,他们都在边审判、边总结、边探讨。特别是每当看到年轻的法官助理在法院图书馆手不释卷,在办公室里甚至在班车上探讨案件的情景时,我们都会被他们那种好学深思的风气所感染。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宝安法院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也看到了祖国法治建设的希望。值此纪念宝安人民法院55周年华诞的活动之际,我们特别组织了一次学术论文研讨会,并将获奖论文结集付梓,为我们的法官提供一个法学争鸣的平台,充分展现当代法官的思想与才华。

奉献给读者的这本论文集,就是本次学术研讨会成果的载体。它展示了宝安法院法官们睿智的思想、犀利的笔锋,也是对新时期宝安法院这支学术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审判队伍理论研究水平的一次大检阅。论文选题涉及了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对审判实践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也有对法学前沿问题、现代司法理念及审判方式改革等领域的深入交流和探讨。应该说,每一篇论文都体现了宝安法院法官们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学术视野,其中不乏极具理论深度的文章,独辟蹊径的理论见解,鲜明独特的学术观点,得到众多评委和专家的首肯和赞许。当然,法官的主要工作是审判,投入到理论研究中时间有限,但我们的法官以勤学的态度,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把他们平时的积累诉诸于墨端,以求正于方家。

谨以此书向宝安法院55周年华诞献礼!衷心祝愿宝安法院的审判事业与时俱进,继往开来,再创辉煌!本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和论文集的顺利出版,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及宝安区委、区人大和区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对此我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宝安法院工作的领导、同志和社会各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收编的论文,在内容和观点上难免会有偏颇甚至错误之处,敬祁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2004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