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当代西部文学文库-细微的声音
17320600000010

第10章 塬上的钟声

钟声是从塬上飘过来的,短促,明快,穿过村庄里一些叶子很浓的大树后便有了一种颤动的金属的嗡音。

钟是挂在学校里一株苍黑的树桩上的。

村庄在塬上,学校在村庄中间。学校被临近的树木和村舍团团围住,隔门而望,十亩见方的地盘上便有了十足的人间烟火味。勤快的老师们忙忙碌碌,趁着闲暇,在黄泥土屋的宿舍兼办公室前用竹篱围出几块空地,种菜,也种花。一到夏天,满园花红中便有一缕淡淡的幽香和爽人的清凉气息飘过来。在这座屋舍简陋的学校里,我度过了自己童年中最为难忘的一段日子。

似乎有些遥远了。那时候我十一二岁。每天清晨,伴随着一声一声的钟鸣,我揉着眼窝慌慌地从家门里走出来,过一段土路,上一面陡坡,抬头之间就能清晰地看见静卧在塬上的小学了,我的心便砰砰乱跳。那时候老师还被人们尊重,理想的概念在孩子的心里还很纯正。我趴在地上画生字。在我的用碎布缝成的破旧书包里,除了几本书和半个权作午餐的窝头外,碰在一处叮当乱响的便是许多用来练字的电池里的炭棒。老师用朴实的语言教导我们:好好念书,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我那时候尚不明白怎样才算有用,但在我的潜意识里,读书写字完了,被老师表扬了,心里便感觉甜蜜舒畅,走在路上即使饥肠辘辘也满脸欢喜。

那是多么贫穷而又振奋的日子啊。

许多年后,我上了大学又有了工作。我所生活过的那个小镇,人人喊着“下海”,家家的门前都搭起了赚钱的棚子。在满眼钞票飞舞的小街上,我的那些可怜的工资慢慢地为人们所不齿。我惶惑而且疑虑。在平静而又沉闷的日子里袁我常常被一种莫名其妙的苦恼所折磨。偶遇困惑,便时时回忆。我知道,我的那些关于友谊和挨饿的故事早已变成黄昏后美丽而缥缈的云霞了。

消沉和暮气笼罩在我的四周。

那挂锈渍斑驳的铁钟已被我渐渐遗忘。

五月的一天,我有事回家。走近离村不远的一条土路上时,我的脚步渐渐慢了下来。那时正是下午,太阳西斜,云淡风轻,我身边庄稼地里弥漫过来的泥土和青草的芬芳隐隐流荡。远远的,老家的泥屋村舍就映在眼前了。塬上的庄稼碧绿亮眼,而被庄稼包裹着的村庄则是高树挺秀。静悄悄的,一丝儿爽人肺腑的情绪浸洇到我的心底。我在一刹那间感觉踏实而且激动了。

学校的钟声飘过来了。当当——当当——是一种掠过清静麦田而远远飘来的清脆的铁音。在午后静静的村庄上空,在塬上由庄稼和树木渲染出来的一片诗意淡淡的风景中,这钟声格外嘹亮,悦耳,穿过暖暖的空气仿佛要走进人的心里。这时候,阳光照着我的母校,母校整个被一团绚丽的橘黄所簇拥。那种肃穆,那种宁静,仿佛能给人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力量和勇气。

晚上,我独自出门散步,很好的月光,很好的氛围,我在村里的学校门前徘徊了许久之后走了进去。我站在昔日的校园里,只默默望了一眼那挂老钟就悄悄出去了。

隐隐的钟声,满耳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