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细节全书
17330200000027

第27章 做人从修身开始(26)

人人都认为储蓄是件好事。虽然它很好,但是并不表示人人都会依据有系统的储蓄计划去做。许多人都想要储蓄,只有少数人才真正做到。这里是一对年轻夫妇的储蓄经过。毕尔先生每个月的收入是1000美元,但是每个月的开销也要1000美元,收支刚好相抵。夫妇俩都很想储蓄,但是往往会找些理由使他们无法开始。他们说了好几年:“加薪以后马上开始存钱”“分期付款还清以后就要……”“度过这次困难以后就要……”“下个月就要”“明年就要开始存钱”。

最后还是他太太珍妮不想再拖。她对毕尔说:“你好好想想看,到底要不要存钱?”他说:“当然要啊?但是现在省不下来呀?”

珍妮这一次下决心了。她接着说:“我们想要存钱已经想了好几年,由于一直认为省不下,才一直没有储蓄,从现在开始要认为我们可以储蓄。我今天看到一个广告说,如果每个月存100美元,15年以后就有18000美元,外加6600美元的利息。广告又说:‘先存钱,再花钱’比‘先花钱,再存钱’容易得多。如果你真想储蓄,就把薪水的10%存起来,不可移作他用。我们说不定要靠饼干和牛奶过到月底,只要我们真的那么做,一定可以办到。”

他们为了存钱,起先几个月当然吃尽了苦头,尽量节省,才留出这笔预算。后来他们觉得“存钱跟花钱一样好玩”。

想不想写信给一个朋友?如果想,现在就去写。有没有想到一个对于生意大有帮助的计划?马上就开始。时时刻刻记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今天可以做完的事不要拖到明天。”这也就是我们中国俗话所说的:“今日事,今日毕。”

如果你时时想到“现在”,就会完成许多事情;如果常想“将来有一天”或“将来什么时候”,那就一事无成。

梦想是成功的起跑线,决心则是起跑时的枪声。行动犹如跑步者全力的奔驰,唯有坚持到最后一秒的,方能获得成功的锦标。

成功需要的仅仅是勇敢地行动

听说英国皇家学院公开张榜为大名鼎鼎的教授戴维选拔科研助手,年轻的装订工人法拉第激动不已,赶忙到选拔委员会报了名。但临近选拔考试的前一天,法拉第被意外通知,取消他的考试资格,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工人。

法拉第愣了,他气愤地赶到选拔委员会,委员们傲慢地嘲笑说:“没有办法,一个普通的装订工人想到皇家学院来,除非你能得到戴维教授的同意!”

法拉第犹豫了。如果不能见到戴维教授,自己就没办法参加选拔考试。但一个普通的工人要想见大名鼎鼎的皇家学院教授,他会理睬吗?

法拉第顾虑重重,但为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他还是鼓足了勇气站到戴维教授家的大门口。教授家的门紧闭着,法拉第在教授家门前徘徊了好久。终于,教授家的大门被一颗胆怯的心叩响了。

院子里没有声响,当法拉第准备第二次叩门的时候,门却“吱呀”一声开了。一位面色红润、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正注视着法拉第,“门没有闩,请你进来。”老老微笑着对法拉第说。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不闩吗?”法拉第疑惑地问。

“干吗要闩上呢?”老者笑着说,“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的时候,也就把自己闩在了屋里。我才不要当这样的傻瓜呢。”老者就是戴维教授。他将法拉第带到屋里坐下,聆听了这个年轻人的述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法拉第:“年轻人,你带着这张纸条去,告诉委员会的那帮人说戴维老头同意了。”

经过严格而激烈的选拔考试,书籍装订工法拉第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科研助手,走进了英国皇家学院那高贵而华美的大门。

对每个人来说,成功的大门都是永远敞开的。但是太多的人从它面前匆匆而过,因为怯懦的他们认为它是锁着的,开启它需要知识、经验、背景等等,但少数精英走过去才发现,成功需要的仅仅是勇敢地行动。

约翰是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青年,在他读高中时,进入全美著名的高等学府就是他的梦想,可是由于家境贫穷,他必须休学一年,拼命工作来挣取足够的学费。在等候工作机会时,他无意中听到关于西点军校招生的消息,他想在那里读书,学做军官,将来成就一番事业。

约翰当时对西点军校一无所知,他本来可以等一年,试一试考大学,然后再作决定。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只想了一晚,第二天,他用坚定的语气告诉母亲:“我要到西点去试一试。”

这一年,约翰刚满18岁,但是他具备了决断的勇气。仅仅过了5年,约翰便以出色的工作能力和非凡的果敢成为一名众人皆知的优秀军人。后来,当他光荣地卸去陆军上将的责任而退休时,有人介绍他到一个全新的行业去做事,本来他也可以等一等、想一想,可是他仍然没有这样做,他再次以坚定的口吻告诉太太说:“我要去试一试。”仅仅过了两年,约翰就成了该行业的专家。

生命就是奔腾的河流,不容许有片刻停留!人生中的机遇稍纵即逝,因此,当我们不能作决定时,为什么不先干起来再下结论呢?

人生的很多机遇都是在尝试过程中发现的。只要你行动,你就能成功。

第10节做一个信念强大的人

——告诉自己,我能成功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过:“即使拿走我现在的一切,只留下我的信念,我依然能在10年之内又夺回它们。”坚定的信念让人产生十足的动力,对于人生的影响举足轻重。它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只要善于运用,它就是一股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我们很多人也许更在意别人的目光,更在意别人的评价,其实,别人看得起,不如自己看得起。只有充分相信自我,才能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自信是通往成功的一种原动力。

拥有坚定的信念,一切皆有可能

有自信就能应对各种困难,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调动智慧去克服面临的难题。没有自信,就会在困难面前认输,败下阵来。

日本的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音乐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位。小泽征尔拿到评委交给的乐谱后,稍微准备,便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至此,他认为乐谱确实有问题。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不会有问题,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的权威人士,他难免会对自己的判断产生犹豫,甚至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评委席上的那些评委们立即站了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夺得大奖。

原来这是评委们存心设下的一个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真正称得上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坚信自己的判断不会错,而大胆地否定了权威们的意见,因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优秀奖。

缺乏自信的人在权威面前只有俯首称臣,不敢相信自己,只能相信权威。只有自信心极强的人才能坚持自己的看法而无视权威的地位。小泽征尔就是因为自信而取胜的。

热爱自己的生命就是要相信自己生命的价值,相信自己会获得成功。有了这一点就有了成功的机会。

韩信年轻时,一群无赖地痞故意刁难他,让他从人家的胯下爬过去。面对这种羞辱,韩信没有恼羞成怒,而是顺从地爬了过去,仍然走他的路。

为什么韩信能忍受这种奇耻大辱呢?因为他心中有更高、更大、更宏伟的目标,并且他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美国有史以来少数几本最伟大、最具鼓励性的书籍中,有一本是克劳德·布里斯托尔所写的《信念的魔力》,它最具科学性和说服力。他真心相信这项精神原则:“只要你有坚定的信念,事事皆有可能。”

人活着就必须拥有自信。自信就是找到自己能活在世上的模式,这个模式的风险性能由自己控制而不受别人的干扰,令自己从容地活下去。

人生最大的缺失,莫过于失去自信

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自信是通往成功的一种原动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纽约的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尺子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美元丢进卖尺子的盒子里,准备走开,但他想了一下,又停下来,从盒子里取了一把尺子,并对卖尺子的人说:“你跟我都是商人,只不过经营的商品不同,你卖的是尺子。”

几个月后,在一个产品推销会上,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员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记不得我了,但我永远忘不了你,是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我一直觉得自己和乞丐没什么两样,直到那时你买了我的尺子,并告诉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那位落魄的推销员把自己视为乞丐,不就是因为缺乏自信心吗?就是从纽约商人的一句话中,推销员找到了自尊和自信,并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自信心的威力。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一位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

有一位职工管不好自己的钥匙,不是弄丢了,就是忘了带,要不就是反锁到屋里了。他的301办公室就他一人,老是撬门也不是个办法,于是配钥匙时便多配了一把,放在302办室。这下无忧无虑了好些日子。

有一天,他又没带钥匙,恰好302室的人都出去办事了,他吃了闭门羹,于是他在303又放了钥匙。就这样,外边存放的钥匙越多,他自己的钥匙也就管得越松懈,为保险起见,他干脆在304、305、306……都存放了钥匙,以为多多益善。最后就变成这样的局面,有时候,他的办公室,所有的人都进得去,只有他进不去,所有的人手中都有钥匙,只有他的钥匙无处可寻。到这时,他那扇门锁住的,就只有他自己了。

在现实生活中放弃自己的权利,让别人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生活的人实在不少。他们把自己上学、择业、婚姻……统统托付或交给他人,失去了自我信仰,自我追求,从而也就失去了真正自我,最后变成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其实,人们的所作所为,一般地,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心态和两种不同的结果。前者是悲观消极的思维模式,自卑的心态,其结果必然是可悲的。后者是乐观向上的思维方式,充满自信的心态,成功便是指日可待了。前者过高地估计他人,过低地估计了自己,遇事认识不到自己拥有的能力和事情本身存在的可能性。越是这样,越是跳不出自己的思维模式;越是跳不出自己的思维模式,就越觉得自己不行。就必然要依赖他人,受他人的操纵。如此这样,每失败一次,自信心会受到一次伤害,久而久之,一切就会按照别人的意见行事,一切就会让别人来操纵,可悲的事就会接踵而来。后者因为用正确的观点评价别人和看待自己,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迷失自己,被他人操纵。

这些情况,我们在现实生活里会常常碰到。同样的事,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过程,产生不同的结果。仔细想想,这也并不奇怪,因为每一个人的眼光不相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样。所以遇事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指责和鄙视而轻视自己,产生自卑感。

爱迪生曾经尝试用1200种不同的材料作为白炽灯泡的灯丝,都没有成功。有人批评他:“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可是爱迪生不这么认为,他充满自信地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

如果我们遇事都能这样考虑问题,采用这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哪里还会有烦恼,哪里还会有自卑感?人的自卑感的存在和产生,不是自己在能力或知识上不如人,而是自己不如人的心态和感觉在作怪。为什么会产生不如人的心态和感觉呢?是因为有些人常常不用自己的尺度来判断和评价自己,而喜欢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弊端就是喜欢拿自己与他人相比较,尤其喜欢拿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与自己的缺点和短处相比较。原本这些不一样的东西,是不能进行比较的,越比较,就越自卑。这些简单、明显的道理,只要我们相信它,接受它,我们遇事就会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摒弃自卑,找回自信,学会自己支配自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自己策划自己的人生。

如果我们自信能够成功,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增加。如果我们心里认定会失败,就永远不会成功。没有自信,没有目标,我们就会俯仰由人,一事无成。

每个人都会制定一些人生的目标,要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必须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千万不要让形形色色的雾迷住了我们的眼,不要让雾俘虏我们自己。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挫折时,请记住,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充分相信自己,终能等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天,而丧失自信心,不仅会带来失败,还常常会酿成人间悲剧。靠自己拯救自己才是唯一出路。